由于CAN為愈來愈多不同領域采用和推廣,導致要求各種應用領域通信報文的標準化。為此,1991年 9月 PHILIPS SEMICONDUCTORS制訂并發布了 CAN技術規范(VERSION 2.0)。該技術規范包括A和B兩部分。2.0A給出了曾在CAN技術規范版本1.2中定義的CAN報文格式,能提供11位地址;而2.0B給出了標準的和擴展的兩種報文格式,提供29位地址。此后,1993年11月ISO正式頒布了道路交通運載工具--數字信息交換--高速通信控制器局部網(CAN)標準(ISO11898),為控制器局部網標準化、規范化推廣鋪平了道路。
CAN具有較高的效率是因為總線僅僅被那些請求總線懸而未決的站利用,這些請求是根據報文在整個系統中的重要性按順序處理的。這種方法在網絡負載較重時有很多優點,因為總線讀取的優先級已被按順序放在每個報文中了,這可以保證在實時系統中較低的個體隱伏時間。
對于主站的可靠性,由于CAN協議執行非集中化總線控制,所有主要通信,包括總線讀取 (許可)控制,在系統中分幾次完成。這是實現有較高可靠性的通信系統的獨有方法。
rs232轉can工具是集成標準CAN總線接口和串行總線接口的工業通訊轉換器,它一般都可以被使用在這些地方:
1、有樁公共自行車系統通信總線改造項目里。
2、RS232接口傳感器CAN通信改造項目里。
3、消防設備遠距離通信改造項目中。 一般如果不是特別強調的話,CAN總線相關的分析儀以及轉換器什么的,它們都默認支持全范圍的CAN波特率,即5Kbps-1000Kbps,題目中所說的485轉CAN設備也不例外。
CAN總線上節點較多的時候,節點經常會出現故障,這種情況要具體分析總線上的狀況了,因為有多種可能性導致這種情況。,比如接收節點將該節點的數據過濾掉了,或者總線上有幾個ID比該節點小的節點在發送數據,由于仲裁導致數據發不出來。
如果你問我如何分析故障原因?其實這個很簡單,你看看ZLG的,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