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過程中,凡是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它是生產過程的主要部分。工藝過程又可分為鑄造、鍛造、沖壓、焊接、機械加工、裝配等工藝過程,機械制造工藝過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機器的裝配工藝過程的總和,其他過程則稱為輔助過程,例如運輸、保管、動力供應、設備維修等。工藝過程又是由一個或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工序組成的,一個工序由有若干個工步組成。
機械加工設備使用的材料須符合安全環保要求,不允許使用對人體有害和未經安全部門檢驗合格的材料。精密機械加工的形式根據不同的材質工件和產品的要求而有所差別。傳統的精密機械加工方法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車、鉗、洗、刨、磨這些。而隨著機械科技的發展,在精密機械加工方面,還出現了電鍍、線切割、鑄造、鍛造和粉末加工等等。對零件進行這一工序呢,一般通過精密車削,研磨等操作,常常能讓那些有色金屬材料制作的零件表面形成一定的光潔表面,比如我們常說的鏡面效果。
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稱為工藝基準。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定位基準、測量基準和裝配基準。定位基準:天津機械加工時使工件在機床或夾具中占據正確位置所用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機械加工的精度,主要是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為尺寸精度、幾何形狀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其中幾何形狀精度包括圓度、直線度以及平面度等,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以及同軸度等。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定義是,按步驟,按工序完成各主要表面的終加工,包括工件平行度,表面光潔度,表面垂直度,表面硬度等等,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質量達到圖樣規定的要求的過程。
零件加工的幾何形狀精度主要是指軸頸、外錐面、莫氏錐孔等的圓度、圓柱度等,一般應將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圍內。對精度要求較高的內外圓表面,應在圖紙上標注其允許偏差。機械加工是通過機械設備對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進行改變的加工過程,機械加工對現代工業生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機械加工的時候,學會對零部件的精度進行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因為只有精度得到控制以后,才能夠讓加工出來的零部件更能夠滿足精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