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兩個磨頭的砂輪端面同時磨削工件的兩個平行平面,有臥軸和立軸兩種型式。工件由直線式或旋轉式等送料裝置引導通過砂輪。這種磨床效率很 高,適用于大批量生產軸承環和活塞環等零件。此外,還有于磨削機床導軌面的導軌磨床、磨削透平葉片型面的磨床等。由于砂輪直徑大于工作臺寬度,磨削面積較大,適用于磨削。如停機在8小時以上,應先空運轉3—5分鐘使各系統運轉正常后再使用。磨削面積較大,適用于磨削
換向閥芯上聯出一拔桿,為采用行程換向閥換向。利用工作臺上的行程擋塊推動拔桿來實現自動換向。工作臺慢速運動時,當換向閥到達中間位置,不管液壓缸左右兩腔或是都通壓力油、或是都通回油、或是都封閉,這時,液壓缸兩腔沒有液壓力推動,都會使工作臺運動停止,因而換向閥不能到達另一端,也就出現了所謂“死點”;金機通提示當工作臺高速運動時,擋塊推動拔桿使換向閥變換方向非常快,液壓缸的一腔壓力突然由工作壓力p降低到0另一腔則由0突然上升到p這就出現了極大的換向沖擊。目前這種系統應用在小型磨床上的比較多。當*次修整砂輪成功后,砂輪與金剛輪接觸點會記錄在記憶參數中,若下次再進行修整,即可快速接近到該點,提率。
磨床運動時超調引起加工精度不好的話可能是加、減速時間太短,可適當延長速度變化時間;因此,磨削加工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如所磨工件的材料性質、熱處理方法、工件形狀、尺寸及加工形式和技術要求等),選用合適的砂輪。也可能是伺服電動機與絲杠之間的連接松動或剛性太差,可適當減小位置環的增益,可能是兩軸聯動時的圓度超差,這種變形可能是機械未調整好造成的。軸的定位精度不好,或是絲杠間隙補償不當,會導致過象限時產生圓度誤差。磨床的零件的加工精度差一般是由于安裝調整時,各軸之間的進給動態根據誤差沒調好,或由于使用磨損后,機床各軸傳動鏈有了變化(如絲杠間隙、螺距誤差變化,軸向竄動等)。可經過重新調整及修改間隙補償量來解決。
采用環氧樹脂結合劑,將薄片工件在自由狀態下粘到一塊平板上。平板連同薄片一起放到磁力吸盤上。磨平薄片一端平面后,再將薄片工件從平板上取下來,以磨平的一面放到磁力吸盤上,再磨削薄片工件的另一端平面。由于環氧樹脂在未硬化之前有流動性,它可以填平薄片工件與平板之間的間隙。當環氧樹脂硬化后,工件與平板粘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從而大大增強了工件的剛性。在磁力吸引下,薄片工件不會產生夾緊變形,為磨削出平直平面創造了條件。也可用厚油脂代替環氧樹脂填充薄片工件與磁力吸盤之間的間隙,增強工件的剛性,同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現代制造業正從降低勞動力成本、產品成本,提高企業整體效率和質量的竟爭,發展到滿足顧客要求、積極開發新產品的竟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