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電刀自1920年應用于臨床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了。其經歷了火花塞放電——大功率電子管——大功率晶體管——大功率MOS管四代的更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應用、發展,實施了對各種功能下功率波形、電壓、電流的自動調節,各種安全指標的檢測,以及程序化控制和故障的檢測及指示。因而大大提高了設備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簡化了醫生的操作過程。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提出的要求,以高頻手術器為主的復合型電設備也有了相應的發展:高頻氣刀、高頻超聲手術系統、高頻電切內窺鏡治療系統、高頻旋切機等設備,在臨床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而隨之派生出來的各種高頻手術器附件(如:雙極電切剪、雙極電切鏡、電切鏡汽化滾輪電極等)也為臨床手術開拓了更廣泛的使用范圍。
注意事項
切忌盲目增大電刀的輸出功率,以剛好保證手術效果為限。因為高頻電刀手術中任何危險均隨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當手術要求的功率明顯大于正常值時(一般電極電刀手術使用的功率在20—80W左右,特殊手術如截肢要求大一些,單超過200W),應檢查極板安放情況、極板及刀頭電纜的完好程度、機器狀態和病員懸浮程度,千萬別隨意增大輸出功率設定值。在不能預知正常功率時,應從小到大逐步試驗到剛好用為止。機器使用結束和開機之前均應保證個輸出功率設定值在較低值,否則過大功率突然加到病員身上。
(九)高頻電刀的輸出波形一定要穩定,其基波應是相對純凈的正弦波。否則,易引起輸出功率不穩、增大高頻漏電流或產生低頻工作電流。(十)電刀的手柄及連接電纜外表對電極的耐壓應能承受3000V(交流有效值)和2倍高頻電刀開路輸出電壓試驗。否則,有可能因漏電而灼傷操作者和(或)病員。(十一)一個控制動作應只能啟動電刀的一只手術電極。否則,不用的刀頭誤動作將引起與其接觸的操作者或病員意外灼傷。有些老式電刀,一個控制動作可同時啟動一只以上手術電極(刀頭)輸出。在這種情況下,應特別注意:不用的刀頭不要接入機器。若已接入,應置于絕緣容器中。千萬不要隨手亂放。
(二十一)額定負載下的輸出應與設定位置對應,功率偏差應≤20%。不同負載下的全功率和半功率曲線與規定值偏差也應≤20%。(二十二)手控開關的工作電壓應≤12V;腳踏開關的工作電壓應≤24V。(二十三)輸出回路應串入不小于5000pF的高壓電容。輸出電極(對)直流阻抗應遠大于2MΩ,以防低頻輸出。(二十四)機器內部應進行防潮處理,機殼應能防止液體(翻倒時)浸入機內。保證儀器的絕緣和隔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