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輪蝸桿加工機床如滾齒機、插齒機及磨齒機的高速化首要是指機床具有高的主軸轉速和高的工作臺轉速,它們是前進切削功率的首要目標,傳統機械滾齒機的滾刀主軸速度一般至高為500r/min,工作臺轉速至高為32r/min,跟著蝸輪蝸桿加工性能的前進,蝸輪蝸桿加工機床的高速切削得到了飛速展開和成熟。
蝸輪蝸桿滾齒切削速度由100m/min展開到500~600m/min,切削進給速度由3~4mm/r展開到20mm/r,這使滾齒機主軸的至高轉速可達5500r/min,工作臺至高轉速可達800r/min,機床部件移動速度也高達10m/min,大功率主軸體系使機床可運用直徑和長度均較大的砂輪進行磨削,有利于添加砂輪壽命,也有利于操作者挑選至優的磨削參數來完成磨削加工。
在裝夾工件的過程中,一般優先選擇一夾一頂或者雙頂夾尖的方式進行裝夾;對于齒根圓直徑的誤差需要控制在0.2mm以內,而Z軸換刀的誤差需要控制在左右趕刀量內,具體為0.1mm,須滿足工件的公差要求。
在設計工藝時,主程序需要從起刀點位置進行,另外加工蝸輪蝸桿的過程中還需要其他子程序的調用,整個過程的完整性才能得到保證。一般在粗車完成之后再進行精車,車床轉速選為10RPM,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軸向齒厚精度和齒側表面粗糙度進行確定。左右切削法粗車完成之后,可以在兩邊齒側距離刀刃之間看到趕刀刃的間隙。
精車起刀點的確定,可以根據對刀的誤差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避免空走刀現象的出現。在精加工主程序定位之后,嚴格按照相關圖樣的要求,對蝸輪輪蝸桿的左側面進行加工。如果主程序需要進行二次定位,要保證蝸輪蝸桿齒厚度和右側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添加切削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切削加工效率,改善齒面加工質量。
如果您想要了解關于蝸桿的測量方法,我們為您解析:
1、用三針和單針測量,方法與測量梯形螺紋相同;
2、齒厚測量法.是用齒輪游標卡尺測量蝸桿分度圓直徑處的法向齒厚;
3、齒輪游標卡尺由互相垂直的齒高卡尺和齒厚卡尺組成,測量時將齒高卡尺讀數調整到齒頂高(蝸桿齒頂高等于模數mx)法向卡入齒廓,亦使齒輪卡尺和蝸桿軸線相交成一個導程角的角度。
此外,蝸桿還會做少量轉動,使卡角與蝸桿兩側面接觸,(利用微調調整)此時的讀數即是蝸桿分度圓直徑處的法向齒厚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