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激光的防護措施
了解激光的危害性,當可就激光的安全使用,建立制造者與操作者、使用者、管理者分工配合的基本觀念及措施。
1、激光產品制造者的安全責任
制造者應提供周到的防護步驟及設施,使其產品具有基本的安全性。購買者驗收時,則須確認所購產品具備此等安全性。
a、認定激光級別
制造者須測定光束質量,據以認定其產品之危險等級。
b、提供適切標示及指引
制造者須根據光束狀況和級別,提供適切數據,包括在適當的位置( 如孔徑處 ) 附著適當標志;并提供操作與維修之安全指引及重要規格數據。
c、備妥基本安全設施
激光產品應有堅固的護罩(Protective housing)、安全連鎖(Safety interlock)、鑰匙開關(Key switch)、發射指示器(Emission indicator)、光束弱化器(Attenuator)、手動重開機裝置(Manual reset)等。
激光的防護措施
1.激光防護鏡防護原理激光防護鏡可分成吸收型、反射型和復合型3類。
(1)吸收型:吸收型防護鏡失意吸收某一波長或某幾個波藏的大部分光能來實現防護的,實在玻璃或聚碳酸酯塑料中加入大量染料制成。染料能吸收一種或幾種特定波長的激光而允許其他波長的光通過,從而實現有效防護。
(2)反射型:按照反射的方式,反射型激光防護鏡可分為干涉型和衍射型2種。
①干涉型防護鏡實在玻璃基底上蒸鍍多層質膜,有選擇地反射某一種或某幾種特定波長的激光而實現防護的。
②衍射型防護鏡是由重絡酸鹽明膠或光敏聚合物膜層制成的全息光學元件,利用后向衍射原理實現對激光的反射而進行防護的。
(3)復合型:復合型激光防護鏡是一種或多種染料加到基體中,然后在其上蒸鍍多層介質反射膜層而制成。由于這種防護鏡將吸收型防護鏡及反射型防護鏡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因而在一點程度上改善 了激光防護性能。
激光防護措施
如前所述,激光是有危險,但和電一樣,只要我們不大意,掉以輕心,而是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則,就能無害地使用激光于治。由于各類激光器各有其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因此除了提出一般安全規則外,還將就紫外、可見、紅和近紅外、遠紅外和染料激光器分別提出它們對皮膚等可能引起的傷害以及應采取的防護措施和安全標準,這將便于激光工作者就其所使用的激光器采取應防護措施,做到心中有數,而不必瞻前顧后。
激光的安全與防護
1 采取相應措施:
(1)甲類激光器發射的激光不引起任何生物學危險,可免于采取控制措施;
(2)乙類激光器屬低功率范圍,波長0.4~0.7μm,功率小于1mW,長時間注視可能會引起視網的膜損傷,故要采取防護措施和使用警示牌;
(3)丙類激光器屬中功率范圍,人受短時間照射就可能引起生物學損傷,故控制措施不可少。這類激光器的激光漫反射光束無危害;
(4)丁類激光器屬高功率范圍,能產生危險的激光束反射激光束,人體短期直接或彌散性的暴露都會引起生物學損傷,必須采取嚴格控制措施。
2 認真執行安全工作制度:
(1)激光器運轉場所,如實驗室應具有高度的照明度,使工作人員瞳孔縮小,減少進入眼內激光量。室內采用白色或淺色粗糙墻壁,減少鏡面反射面。在激光室內或門口,激光束易到達的地方設“激光危險”標志。
(2)激光工作人員注意操作規程:
A、激光工作人員需經過激光安全教育和訓練;
B、配戴防護眼鏡,并注意選用各種規格;
C、激光器使用后即終止光路,開啟激光器時嚴格遵守水電操作規程;
D、接觸激光的工作人員不能直接注視功率或能量密度超過容許閾值的主光束,并定期作體檢;
(3)有關單位必須落實激光安全防護措施,設置安全監視系統;
(4)激光器生產單位對乙類激光器須在面板醒目位置注有“禁止直視激光束”字樣的警示牌和必須的防護罩。對丙、丁類激光器必須用封閉罩包住整個激光器,安裝安全聯鎖和鎖鑰開關,激光器觸發前應有警告信號等。對各類激光器還應提供波長范圍、很大輸出能量和功率、脈沖寬度、重復脈沖頻率、光束發散角等物理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