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興則市場強,預期穩則信心足,金融司法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資本市場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6月10日,北京金融法院院長蔡慧永在首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上表示,構建金融法治協同機制是實現資本市場科學治理、良性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金融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蔡慧永談到,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以來,始終牢記建院使命,堅持兩條工作主線:一是立足審判強業務,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審判高地;二是立足大局推協同,探索建設國家級金融法治協同平臺。
“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以黨建引領金融治理,是中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和優勢所在。”蔡慧永介紹說,建院以來,北京金融法院自覺在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中謀劃和推進金融審判工作,通過廣泛的聯學聯建聯動,在強化政治性、彰顯人民性、提升專業性上共同發力,形成“以黨建領共建、以共建強協同、以協同促治理”的工作格局,確保金融法治協同的正確政治方向,打造了“開放式·融黨建”特色品牌。
蔡慧永認為,金融立法、金融司法、金融監管、行業協會在服務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上目標一致、價值趨同,必須在明確分工、厘清職責的基礎上協調配合、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通過加強協同機制建設,推動金融立法與時俱進適應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需要,促進金融裁判標準與金融監管規則最大限度保持協調一致,支持金融行業協會依法加強自律管理,確保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同時,蔡慧永強調,要加強司法大數據研究運用,積極推進金融司法數據與監管數據、行業數據的聯合研判,有助于強化風險早期預警,筑牢資本市場安全防線;要加強資源協同,匯聚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資源力量,真正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治,為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法治生態。
“資本市場是一個充滿創新活力、持續升級迭代、不斷改革發展的復雜系統。理論界和實務界必須強化合作、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應對解決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蔡慧永介紹說,北京金融法院積極借力專家智慧、行業經驗、智庫支撐,為金融專業化審判提供智力支持;與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圍繞資本市場治理開展多項聯合課題研究;搭建各大論壇平臺,匯聚各方智慧。未來北京金融法院還將借助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這一新的平臺,拓展協同格局,延伸協同力量,促進智力協同,打造助力資本市場建設智囊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