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份一季報預告!萬澤股份預增超70% 疫情高峰過后益生菌還能否大賣?
“現在益生菌市場供不應求,我們做多少,就可以銷售多少。”萬澤股份證券部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
一季度剛過半,A股市場首份一季報業績預告已出爐,數據樂觀。
由于新冠疫情管控放開,益生菌產品今年一季度銷售火爆,萬澤股份(000534.SZ)預計一季度凈利潤將增長超70%、扣非凈利潤增長超140%。
“現在益生菌市場供不應求,我們做多少,就可以銷售多少。”萬澤股份證券部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一季報預告是基于自身產能和在手訂單情況進行的預測。
然而,當前新冠感染一波高峰期已過,益生菌大賣的情況可持續嗎?上述人士認為,“全年銷售應該會不錯的。”2月17日,“國內首次檢出XBB.1.5”話題沖上熱搜第一,市場有所擔憂,但后市仍是未知。
同時,萬澤股份布局八年的與航空發動機等相關的高溫合金業務也已進入成長期,該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預計去年和今年均有翻倍式增長,貢獻更高比例營收。
廣西:逾800家單位提供超5萬個崗位 人才需求量大證券時報e公司訊,2月18日,廣西人才市場在南寧舉辦2023年春季人才交流大會,80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了5萬多個招聘崗位。據了解,本次大會的參展單位行業覆蓋面廣,人才需求量大,特別是旅游業、酒店餐飲業參展數量明顯增長,呈現復蘇回暖態勢。計算機、互聯網行業參展數保持穩定增長。
產業集聚訂單旺 中歐班列長安號跑出新年“加速度”在外漂泊了12年之后,倪龍剛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臨港產業園內創立了西安同創達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距離園區幾公里處,中歐班列長安號滿載貨物徐徐開行,該企業生產的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一起,由此發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吸引倪龍剛將企業的生產部門由深圳搬到西安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中歐班列長安號帶來的運輸效率和成本優勢。掰著手指頭,倪龍剛算了筆賬:“以土耳其為例,以前貨品運過去需要將近60天,如今用中歐班列長安號只需不到14天,價格還更優惠。”
今年剛過完春節,倪龍剛的企業便正式投產了。“大年初十正式量產,正常情況下每天能生產3700臺至4500臺手機。產品主要出口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穿行于車間流水線作業現場,倪龍剛介紹說。流水線兩側,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完成著從切片、焊接到測試的一個個工藝,整個車間只聽得見機器輪轉帶來的陣陣轟鳴。
在中歐班列長安號的輻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慕名而來,落地于絲綢之路起點。陜西康佳智能家電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中歐班列長安號讓內陸城市成為對外開放的新窗口,運輸時效快、線路輻射廣,為我們提供了綜合成本低的選擇,為企業開辟了更寬廣的國際貿易空間。”公司總經理陳釗說。這個于2022年11月才投產的企業,當年就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發運9個專列,銷售洗衣機3.2萬臺。
步入這家公司的制造車間,智能化的生產設備令整個車間安靜而高效,身著工服的工作人員通過設備前的電子屏幕掌握著生產進度和各項指標。在這里,50萬臺的大訂單正緊鑼密鼓地投入生產,開啟了企業的新一年。
“新投產的企業開年就能接到50萬臺的訂單并不多見,新年開新局,對我們是極大的鼓舞。”面對開年50萬臺的大訂單,陳釗感到驚喜萬分又信心滿滿。
筑巢引鳳,產業興旺。鄰近中歐班列長安號集拼中心的臨港產業園如今出租率已達81%,以智能家電、消費電子、網絡終端設備為代表的產業正在加速聚集。中歐班列長安號滿載貨物呼嘯而過,不僅引來像倪龍剛、陳釗一樣的企業家,更筑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往來、民心相通的黃金通道。西安車站海關副關長齊曉勇介紹,今年1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46列,較去年同期增長11.6%,運送貨物總重25.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5.3%。
“新的一年,希望公司訂單多、賣得多,我也掙得多!”正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臨港產業園一家企業生產線上工作的工人楊敬威期盼。新的一年里,從像他一樣的工人手中制造出的智能家電、手工藝制品、光伏器件等豐富多樣的貨物,將繼續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抵達各地。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