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家鋼廠降價 成交回暖 鋼價有望止跌
一、鋼材期現市場價格
2月14日,國內鋼材市場漲跌互現,唐山遷安普方坯出廠含稅漲20報3770元/噸。14日黑色商品期貨市場震蕩上行,部分鋼材現貨市場小幅上漲,詢盤力度增加,工地需求稍有恢復,市場成交回暖。
2月14日,期螺低開高走,收盤價4027跌0.10%,DIF與DEA繼續向下,RSI三線指標位于41-52,處于布林帶中軌與下軌之間運行。
2月14日,國內6家鋼廠下調建筑鋼材出廠價10-30元/噸。
二、四大品種鋼材市場價格
建筑鋼材:2月14日,全國31個主要城市20mm三級抗震螺紋鋼均價4236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下跌3元/噸。短期來看,隨著期貨震蕩偏強運行,市場心態有所好轉。但是目前大部分貿易商正處于冬儲任務量的消化階段且終端剛需尚未明顯恢復,商家后市觀望情緒仍然濃烈。預計短期國內建筑鋼材價格或仍將繼續窄幅震蕩運行。
熱軋板卷:2月14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4.75mm熱軋板卷均價4218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上漲4元/噸。目前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成交有所回暖,但庫存依舊較高,生產企業由于虧損較多,轉產情況開始有所顯現,供需不強的情況下,短期內市場分歧較大,預計15日全國熱軋板卷價格或將震蕩偏強運行。
冷軋板卷:2月14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1.0mm冷卷均價4636元/噸,較上個交易日下跌6元/噸。當前商家多以謹慎操作為主,整體觀望情緒較為濃厚,14日市場整體成交表現一般。資源方面,目前貿易商的庫存依舊存在年前補庫資源,疊加下游工程用量尚在恢復階段,資源整體消耗速度不佳,資源呈小幅累庫狀況。綜合來看,預計15日國內冷軋板卷價格或將盤整運行。
中厚板:2月14日,全國24個主要城市20mm普板均價4325元/噸,較上個交易日持平。目前國內終端需求釋放節奏不及預期,項目開工有所滯后,市場消耗量仍處于相對緩慢的階段,采購意愿較差,因此短期市場情緒較為謹慎,價格走高缺乏動力。另外成本支撐較強,有限的利潤空間制約了產能釋放的力度,短期內供應總量變化不大。綜合來看,預計15日國內中厚板價格持穩觀望運行。
三、原燃料市場價格
進口礦:2月14日,山東進口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小幅上漲,成交較弱。山東部分成交:青島港,PB粉報866元/噸、868元/噸。
焦炭:2月14日,焦炭市場穩暫穩運行。焦企目前開工暫穩,基本維持即產即銷,廠內焦炭庫存低位運行。鋼廠方面,鋼廠原料庫存基本保持在合理偏高水平,多按需采購為主,考慮到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成材消費依舊弱勢,部分鋼廠控制原料到貨,短期內焦炭市場暫穩運行。
廢鋼:2月14日,全國45個主要市場廢鋼平均價2737元/噸,較上一交易日價格下調11元/噸。具體來看,13日夜盤期螺走勢下行,不少鋼廠小幅下調廢鋼采購價格,卸貨區也出現廢鋼壓車的情況;市場方面基地碼頭收貨量明顯增加,廢鋼資源流轉速度加快,情緒相對穩定,認為短期價格以窄幅波動為主。
四、鋼材市場價格預測
一方面,本周初,鋼材需求恢復速度依然偏慢,庫存有進一步累庫壓力。另一方面,在國內經濟穩步回升,以及2月下半月工程項目加快開工的預期下,需求依然可期。短期來看,市場仍處于強預期與弱現實的博弈階段,鋼價表現為震蕩運行,市場普遍持觀望情緒,靜待需求兌現。
輿情預警丨山石網科:元禾重元擬減持不超過3%南方財經2月14日電,山石網科公告,股東元禾重元擬減持不超過3%。
比亞迪新車實現“油電同價”:劍指合資燃油車腹地,A級轎車市場“變天”?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新浪科技訊 2月14日晚間消息,國內A轎市場冠軍爭霸戰已進入焦灼階段,車企都在尋求破局之道。近日,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上市,DM-i車型價格首次下探至10萬元內,真正實現油電同價。
長期以來,A級轎車市場一直是合資品牌燃油車型的主陣地。這一細分市場的熱銷車型,也是主流合資品牌的重要銷量支柱。而隨著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的快速崛起,A級轎車這一重要的細分市場正迎來劇變。或許,留給合資燃油車的時間不多了。
油電同價,打破合資燃油車防線
2022年,是A級轎車市場的“洗牌之年”,換道超車的中國汽車工業開始展現出獨特的競爭優勢。此次,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共推出五款車型,滿足了消費者的購車需求。
通過該車型布局,秦PLUS DM-i2023冠軍版殺入合資燃油車的價格腹地,并將DM-i車型價格首次下探至10萬以內,實現了“油電同價”,這意味著直接擊穿了合資燃油車的防線。根據比亞迪官方形容,這是讓更多人有機會用“燃油車的價格”體驗到DM-i超級混動的革命性產品力。
根據官方數據,該車型配備DM-i超級混動技術以驍云-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和DM-i超級混動專用刀片電池為核心,打造出以電為主的混動技術,零百加速7.3s,百公里虧電油耗3.8L,綜合續航1245km。這被看作是重新定義A轎的新標準。有行業人士稱,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的上市,中國品牌或許將徹底拿回A級家轎的話語權。
合資車“落幕”,拿回A級家轎話語權
近年來,自主品牌車企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插混車型的相對優勢凸顯。因其相比燃油車更省油,相比電動車價格更低,擁有純電車的駕駛體驗,且沒有續航焦慮等特點,廣受市場認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36.5萬輛,同比增長8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151.8萬輛,同比增長1.5倍,增速頗為可觀。
這也意味著,綠色轉型、減污降碳已成為全球共識,何時禁售燃油車也成為業內熱議焦點。此前,歐盟已經就“到2035年禁止在歐盟境內銷售燃油汽車”達成共識。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近日也通過新規,到2035年將全面禁止銷售新的燃油動力汽車。
相比正在“落幕”的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謂“一路凱歌”。
去年,比亞迪也宣布停產燃油車,全力以赴新能源,最終以186.8萬輛的銷量收官,不但反超特斯拉,奪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而且在中國市場超越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合資品牌,獲得車企銷量冠軍。
業內汽車專家表示,從長遠來看,燃油車退出歷史舞臺是大的趨勢,“對于中國來說,毫無疑問,純電、氫能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在節能減排的大前提下,中國也允許多種技術線路充分發展。”短時間內,燃油車依然會以另一種形式存續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會越來越強勁,在未來交通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隨著比亞迪開啟油電同價的步伐,A級轎車市場勢必迎來洗牌。比亞迪意在一舉推動盡可能多的新用戶進入新能源市場,進而撬動整個車市形成裂變。(文猛)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