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西股份:目前索爾思光電800G模塊已實現小批量交付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中際旭創和天孚通信800G光模塊已量產,請問貴司旗下索爾思光電是否量產800G光模塊?還有貴司投資的GTI公司生產的人工智能芯片是否量產?
華西股份(000936.SZ)2月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據了解,目前索爾思光電800G模塊已實現小批量交付。GTI人工智能芯片尚未量產。
(記者蔡鼎)
萬科城市總,壓力山大來源:濤哥雜談
龍頭房企的城市總們,各個如坐針氈。
去年到今年,萬科對旗下多個城市公司一把手進行調整,涉及人員之多,變化之大令人驚嘆。
這其中,不僅有城市總之間的輪動和換防,也出現不少城市總降級,還有多位服務萬科多年的老兵離職。
最典型的,要數服務萬科超過20年的原深圳萬科總經理宗衛國,他曾任杭州萬科副總、寧波萬科總經理,均取得突出的業績,在內部被稱為“宗sir”,聲望很高。
然而,在年初的一波調整中,東莞萬科總經理周嶸調任深圳總經理,萬科南方區域副總李東接任東莞總經理,宗衛國去向待定,有消息稱他可能將入職信達地產副總裁。
宗衛國的去職,在萬科內部引起很大反響,不少萬科員工都跟濤哥討論了這件事,表現出遺憾或傷感的情緒。
宗衛國作為萬科第二屆新動力管培生,在總部、華北、華東、華南均有任職經歷,內部了解和認可他的人很多。
對這次調整,萬科表示這是“戰場出將領,業績論英雄”的用人文化,給優秀將領更大的舞臺,但很多萬科人卻并不怎么認同。
種種跡象表明,在地產進入黑鐵時代之后,萬科這家以企業文化著稱,曾沉淀大量資深經理人的企業,正變得越來越冰冷、越來越難待了。
2020年底,在一次媒體會上,郁亮表示萬科要打造“冠軍組織”,要像爭奪冠軍的球隊一樣,永遠讓狀態最好的人在場上。
也是從那時開始,萬科城市總們的業績壓力越來越大,必須在所在城市干到前列,否則很可能會被替換。
前幾天,有粉絲告訴濤哥,廣州萬科總經理曹江巍半夜在公司群里“發瘋”了。
晚上23:40分,很多人準備睡覺了,總經理群里發話:“一切以貢獻論英雄,全員服務客戶、和客戶交朋友,全員一起賣房子?!?/p>
他還表示:“廣州萬科沒有總經理,我先革了自己的命,不等你們攆我走,所有官僚主義都去死吧。”
很難想象,都快夜里0點了,這位去年賣了240億的老總,經歷了怎樣的輾轉反側,才忍不住發飆,向全員傳遞自己的苦悶。
據萬科員工說,他應該是最近壓力太大了,因此通過這些發言,希望所有人緊張起來,聚焦客戶成交。
這讓濤哥想起當年的冠軍劉翔,他曾經拿下奧運金牌,但后來因傷黯然退賽,連續的高強度高壓力,也許能逼出短期的冠軍,但經得起長跑嗎?
所以,在濤哥看來,郁亮提出的“全能冠軍”和“長跑勝將”本身存在一定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以人的損耗為代價。
事實上,去年以來,在組織人事上發生巨大變化的,不止萬科,包括中海華潤保利招商金茂在內,頭部企業管理崗壓力,都越來越大了。
只不過,萬科城市總層面的變動范圍更大,更有典型性。
就在1月底,萬科又調整了一批管理崗人員,涉及北方、東北和南方區域。
原北方區域副總曾巍,調任東北區域首席合伙人;原東北區首席合伙人林瞳,調任北京公司首席合伙人。
一來一回,有人升、有人降。
曾巍從副總升到區域總,萬科東北近年銷售疲軟,業績壓力較大。曾巍是營銷出身,先后任職總部營銷戰投部,煙臺萬科總經理、北方區域合伙人,在營銷去化方面有豐富經驗,也許能給東北帶來突破。
林瞳從區域負責人降至城市負責人,他加入萬科18年,2021年6月任東北區域負責人,不到2年。這次調至北京,挑戰同樣很大,北萬歷史遺留問題較多,2022年銷售額130億,市占率第14位,下降了近10個名次。
同時,南方區域也又有總經理變動,原廈門總經理常樂,調任佛山公司任總經理,任命高駿為廈門總經理;原佛山總經理黃運林,調任北京區域任合伙人職務。
原惠州總經理劉健華,調任東莞公司任合伙人;原南方區域工程客服部合伙人陳致中,擔任惠州公司總經理;
不難看出,萬科確實實現了郁亮所提出的“干部能上能下”,有的區域總降為城市總,有的城市總降為副總,而其他人也有了上升的機會。
除了以上近期變動外,之前類似的城市總變副總的案例還有很多,例如:
原萬科冀北公司總經理鄂大鵬,任命為大連公司合伙人;
原萬科太原公司總經理李祥柏,任命為深圳公司副總;
原萬科貴陽公司總經理柏超,任命為西部區域副總;
原萬科西寧公司總經理劉軍,任命為西部區域研發部合伙人;
原萬科江門公司總經理席海峰,任命為佛山萬科副總。
這也許也解釋了如今萬科很多城市總壓力巨大的原因,干部調整、城市總降級已經變成常態化,如果業績不理想,很快就會從一線總經理崗位上被擼下來。
要知道,在幾年前,萬科的城市總變動還是以換防和升職為主,那時候公司持續擴張,機會也多。
甚至那時萬科還覺得內部人才不夠多,并通過“獵頭行動”引進外部優秀管理人才。
而現在,隨著地產行業進入收縮狀態,頭部大企業除了裁員降薪之外,對管理崗位的考核也更加嚴苛了。
不僅萬科,據濤哥了解,還有多家頭部房企今年都修改了考核標準,明確將完不成目標就下馬列入了軍令狀。
在濤哥看來,目前房企中層管理人員,特別城市總,是壓力最大的一個群體。
因為他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行業地位,今天的成就來之不易,而如果被辭退或降職,在當前市場下再找對等的工作,其實挺難的。
所以,這些城市總們只能拼命向前沖,一方面自己保持高度緊張,另一方面也將壓力傳導給團隊。
萬科的城市總被頻繁調整,只是一個開端,接下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原本穩定的國央企,開始對管理層動刀。
在外部市場難以改善的情況下,刀刃向內,能者上、弱者汰,將成為今年房企組織管理的新常態。
關于今天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么評價?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脈脈林凡:傳統招聘模式難解行業痛點 2月8日給出答案隨著各行各業全面復工復產,就業市場逐漸回暖,2023年春招大戰的帷幕已經拉開。BOSS直聘延續了重金投放策略、智聯招聘邀請熱門脫口秀演員為其“代言”。
職場社區平臺脈脈創始人兼CEO林凡則直擊招聘行業痛點,聚焦當下中高端人才招聘難、虛假招聘、人崗不適配等難題,在朋友圈發布了一張“問題海報”,并透露將在2月8日給出問題的答案。
新興產業高速發展,中高端人才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脈脈人才智庫數據顯示,“招聘優秀合適的中高端人才”是HR面臨的最大挑戰。中高端人才作為招聘市場的稀缺資源,很少主動求職,而是更依賴于人脈圈子,這也是傳統招聘模式難解中高端人才求職招聘困境的原因。
中高端人才雖然鮮有主動求職需求,但對消費職場內容、連接高端人脈有著高頻需求。他們頻繁在脈脈交流行業熱點、同事圈信息、拓展人脈。脈脈注冊用戶超過1.2億,總監級及以上管理者約有1500萬,C-level級別的高級管理者超過320萬。脈脈已經成為最大最活躍的中高端人才聚集地,為企業、獵頭順利挖獵到中高端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脈脈平臺上,擁有職業身份認證的中高端用戶比例達70%。真實職場用戶發布的內容帶有職業身份背書,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逐漸打破了職場信息差,有效減少了虛假招聘、人崗錯配現象。
公開數據顯示,脈脈招聘連續兩年營收增長領跑行業。 2020年,脈脈招聘業務營收增長179%,遠超獵聘的23.5%以及BOSS直聘的94%;2021年,脈脈招聘業務營收增長146%,超過獵聘的41.8%及BOSS直聘的119%。
去年春招,脈脈招聘推出公司點評模式,引領了職場人“反向背調”風潮,助力企業連接了更多優秀適配的中高端人才。2023年春招是經濟復蘇后的首個招聘季,今年脈脈招聘又將推出哪些重磅舉措?從林凡的朋友圈來看,脈脈招聘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責任編輯:徐帥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