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全聚德周延龍:白酒能“拯救”烤鴨嗎?
來源:財經十一人
推出醬香型白酒的消息,讓全聚德2022年末經歷了一輪股價暴漲。回歸業務本身,這家百年老字號想撕掉“做游客生意”“全聚德即烤鴨”的標簽,挽救低迷業績
文|馬霖 熊彥莎
2023年春節前,全聚德(002186.SZ)公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這家老字號餐飲品牌2022年營收預計為6.9億元-7.5億元,下跌20.9%-27.2%,虧損2.7億元-2.9億元。
這是全聚德連續第三年虧損。2020年和2021年,全聚德分別虧損2.8億元和1.9億元。
受虧損的業績預告影響,據Wind(萬得)數據,截至1月31日收盤,二級市場上全聚德主力資金連續12日凈流出,累計凈流出7.31億元。
就在這一波連續下跌前不久,全聚德的股價才剛剛經歷了一波罕見的暴漲。
2022年12月中上旬,全聚德在線上平臺及門店內推出了兩款定制醬香型白酒。這一消息快速反應在股市中,公司股價自12月9日起大幅上漲,經歷多個漲停,從10.5元/股的低點漲至最高22.8元/股。
暴漲的股價引起了部分投資者的不解:“全聚德是想借白酒概念拉升股價嗎?”亦有投資者質疑剛剛上市的兩款白酒能對全聚德的業績產生多大貢獻。
白酒的刺激沒能維持太久。全聚德股票1月3日至1月9日停牌自查,1月10日復牌后開始接連跌停。截至1月31日,全聚德股價為15.3元,較12月高點位置下跌三分之一。
2022年業績預告發布后,連續虧損的情況引發了投資者對全聚德是否存在退市風險的擔憂。全聚德在投資者平臺表示,其2022年營收超過1億元,因此不存在退市風險。根據交易所退市規則,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時將觸發退市風險警示。
但是,這家老字號餐飲企業確實到了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即使沒有疫情,全聚德也已經出現危機,需要改變增長乏力的局面。”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在接受《財經十一人》獨家專訪時坦言。他還表示,全聚德做白酒是認真的,不過目前白酒對公司業績的貢獻仍可忽略不計。
“做白酒不是炒作”
全聚德將2022年業績惡化歸因于疫情的影響。但是,全聚德的業績早在疫情之前就已停滯多年。
2013年到2016年,全聚德的營收一直徘徊在18億元到19億元的水平。當時,外界對全聚德的詬病包括長期依賴游客業務,產品結構單一,“除了烤鴨沒有好吃的”,以及收取高額服務費等等。在烤鴨領域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全聚德的菜品、環境和服務越來越難以打動消費者。
疫情的影響,使全聚德的業績由原地踏步轉入大幅后退。2020年,公司營收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幅下滑至7.8億元,由微利轉為虧損。2021年,其營收增長至9.5億元,但仍未扭虧。進入2022年,受疫情反復的影響,全聚德業績繼續下行,前三季度營收僅為5.6億元,同比下滑22.3%,虧損1.7億元。
周延龍此前曾執掌東來順10余年,2019年底出任全聚德總經理,不久就趕上了新冠疫情。他形容:“僅僅與全聚德度過了短暫的蜜月期,就開始經受疫情下全行業的風風雨雨。”
受市場關注的醬香型白酒產品,正是在該公司在2022年四季度餐飲堂食、食品銷售收入雙雙受疫情封控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推出的新品。
目前全聚德推出了“全聚德?1864”和“全聚德?傳奇”兩款醬香型白酒,在全聚德天貓旗艦店可以看到,全聚德?1864和全聚德?傳奇兩款白酒的價格分別828元、568元,都是500ml裝,酒精度為53%。
白酒概念短時間內拉動股價的原因不難解釋:白酒產品成本低、利潤足、消費者黏性高,是消費品領域難得的好生意。在資本市場,醬香型白酒的代表貴州茅臺不僅具有消費屬性,還具有投資屬性,被視為“酒中奢侈品”,其超高溢價能力使得茅臺成為A股股價、市值第一的股票。
但是,全聚德不是茅臺,在白酒行業并無積累。公司進入這個陌生的領域,一定能立竿見影嗎?
有消費者認為,全聚德白酒帶有編號,最初幾批白酒也許未來會升值。從更多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大多數人購買全聚德白酒還是為了喝,而非投資。
周延龍表示,做白酒業務并非炒作,而是全聚德現有業務自然延伸。“中國人的餐飲,有餐必有飲,按照傳統理解,這個‘飲’不是如今餐館里各種各樣的飲料,而是酒。” 他認為,全聚德提供的是商務宴、家宴、朋友聚會服務,產品線中理應包括酒水。
目前白酒產品能夠為全聚德貢獻的收入占比很小,全聚德也并沒有大力度投資白酒行業,不過這家公司的確希望未來白酒業務能夠提升整體營業收入,這也符合餐品品牌擴大零售業務板塊的趨勢。
此次全聚德是以OEM代工形式,與貴州宋窖酒業合作。在這之前,全聚德與其他酒企合作已有20年的歷史,比如全聚德一直與紅星二鍋頭合作推出印有全聚德字樣的二鍋頭,還與紅酒商合作,在餐館里推出紅酒產品。這一次全聚德是向前走了一步,不僅在餐廳內賣酒,也將酒品當作零售產品,在天貓及私域會員體系等線上渠道銷售。
周延龍表示,其白酒產品定價適中,市場反饋不錯,線上銷售好于預期,團隊會進一步研究和推出能夠豐富消費層次的產品。春節后第二批定制白酒產品將上市。
一位投資者對《財經十一人》表示,從全聚德股價的大漲大跌可以看出,市場早已快速消化了白酒概念對股價的刺激因素,未來全聚德只有將白酒業務做到一定規模,才有可能真正提升估值,而只有業績基本面有明顯改善,全聚德才能扭轉在資本市場的頹勢。
從“做游客生意”到“服務本地市場”
推出白酒產品,只是全聚德全面業務調整的一部分。
疫情出現之前,全聚德的管理者已經發現危機:剛性需求的消費者減少,在餐飲市場的優勢減弱,業績逐年下滑。這與全聚德過于依賴旅游業務、餐飲板塊本地化程度不夠,以及旅游和食品市場中主力爆款產品出現市場風險有很大關系。
過往三年疫情對餐飲行業造成沖擊,更加速了全聚德從董事會大股東到經營層對于市場殘酷性的認識。在沒有客源的日子里,周延龍和員工們依然看到,新興餐飲品牌此起彼伏地出現,也不斷有預制菜賽道和休閑食品供應商走紅。“我們一直瞄著市場并思考,其中哪里有全聚德的位置。”周延龍說。
周延龍表示,全聚德正在從堂食菜品、預制菜、店面風格改造及服務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大范圍改革,減輕對旅游市場的依賴,做本地人信賴的餐廳。“我們希望從里到外,從瓤到皮,重新回到主流餐飲的行列中去,讓全聚德的經營盡快回歸正常,扭虧為盈。”
全聚德高度依賴游客生意。以2019年為例,全聚德餐飲業務中,北京市場營收占比60%,其中以游客為主要客源的前門店、王府井店與和平門店貢獻了超過60%的營收,其他門店當中也有相當的游客比例。不少初來北京的游客會首選全聚德用餐,但在疫情前,初次來北京的游客已經越來越少。對于來過北京的游客來說,全聚德作為第一選擇的“中簽率”大大降低。疫情三年中旅游業蕭條,使得全聚德賴以為生的游客生意更加難以維系。
創立更晚的四季民福、大董等烤鴨品牌近年來也分流了不少全聚德的客流,這讓全聚德損失了不少個人消費者。這樣,全聚德的“基本盤”就只能以團隊游客為主了。???
多年服務于旅游市場,使得全聚德在服務本地客源方面存在能力短板。做游客生意,接待面積要足夠大,要能夠承接短時間內猛增的旅游客流,出餐快,滿足高峰就餐需求,但本地消費者并不趕時間,他們對餐品質量和豐富度,以及餐廳氣氛要求更高,全聚德難以滿足。???????
菜單吸引力不足,也讓全聚德損失了更多本地客源。長期以來,全聚德除了烤鴨,并沒有其他有競爭力的產品。“全聚德158年以來被大家約等于烤鴨,但全聚德不是全鴨德,也不是鴨聚德,我們希望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中式正餐的形象。”周延龍表示,被視為賣烤鴨的餐廳,讓全聚德損失了很多本地客源。在過往幾年旅游市場下滑的形勢下,全聚德的這一劣勢完全凸顯。
改善服務的第一步是各全聚德餐廳取消收了多年的服務費。“2020年5月我們取消了服務費,消費者對全聚德收服務費有意見,我們的服務也存在短板。”
為了提升全聚德對本地消費者的吸引力,全聚德試圖改變其“產品單一,除了烤鴨沒什么好吃”的形象,近兩年通過自研及與專業菜品設計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新菜,不再是圍繞鴨菜的深度挖掘,而是在原材料選擇、烹飪方式、擺盤及健康養生等方面做出創新。例如主推新菜干燒大黃魚,以“腹不開、炸要干、汁明亮、油要少”等更嚴格的要求烹飪,還新增了雪花牛慕斯、草莓及海鹽焦糖口味的萌寶棒棒冰等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甜點,其中雪花牛慕斯是一款草莓口味、形似雪花牛的甜品。
此外,全聚德也從裝修風格下手,將老式、有距離感的店面,翻新為年輕人和中老年人都能接受的新中式風格。其和平門店的一間近700平方米的大廳,被改造為“中華一絕”空中四合院,其三層包間也是相同風格。王府井店有近15000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此前主要接待旅游客人,目前也被改造為與故宮合作的主題餐廳,消費者可以在這里換裝,體驗奉茶敬香等古時故宮里的用餐細節。
未來全聚德新店裝修也將是簡約中式風格,近期其武漢、成都、東北地區門店將進入調整計劃,2023下半年上海門店改造也將落地。
改造風格后的全聚德門店的確在起效果,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年輕消費者去其前門店打卡下午茶,并給出好評。
全聚德的另一挑戰來自食品零售業務,這部分收入占全聚德總收入的四分之一,餐飲業務占比四分之三。食品零售業務中,主力產品“真空包裝烤鴨”曾是游客必買的伴手禮。但是,隨著疫情中游客數量大幅減少,以及初次來北京的游客減少,這款產品的銷量大幅下降。
全聚德的傳統包裝烤鴨產品是常溫產品,保質期長,和堂食烤鴨的口感差距大,整只烤鴨更像德州扒雞,而非需要片制的烤鴨。對此,全聚德2021年推出了冷鏈運輸的片制熟食烤鴨,2022年又推出針對年輕市場的單人份片制烤鴨,用精美的盒子包裝,通過線上和門店多渠道銷售,新產品口感更接近堂食。在全聚德天貓旗艦店上,其真空包裝烤鴨139元/只,片制烤鴨338元/只,有折扣時250多元/只,單價大幅提升。
新品烤鴨2022年在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平臺上的銷量增長了40%,目前尚無法彌補老款烤鴨銷量下滑所損失的營收。周延龍表示,全聚德在自有工廠生產新款片制烤鴨,一年的產能是20萬只,也可以做到30萬-35萬只,如果做到這個量,就基本能夠替代對老款烤鴨產品的依賴了。
餐飲產品食品化,也就是火熱的預制菜領域,是重要的行業趨勢,預制菜不需要進行原材料處理,進行復熱就可食用,這對消費者來說已日漸成為剛需。截至2022年底,全聚德有20個-25個鴨類和非鴨類產品在售,全聚德旗下四川飯店、豐澤園和仿膳也分別從川菜、魯菜等方向推出了預制菜產品。
銷售策略上,全聚德希望將抖音直播、小紅書種草、企業微信社群等手段常態化,以提升零售食品的銷量。
創新效果有待市場檢驗
盡管全聚德在服務、菜品及門店改造等多方面進行了創新,但由于過往三年疫情反復對經營節奏、物流運輸造成影響,這些創新還沒有在消費端得到大規模檢驗。
周延龍對2023年全聚德業績恢復情況沒有給出預判,他表示,團隊的目標是實現扭虧,重拾對消費者的洞察,對食材的敬畏,對技藝的拿捏,展現出全聚德應有的品牌價值、市場價值。
大環境提供了業績反彈的有利條件。消費自2023農歷新年前開始回暖,《財經十一人》此前從全聚德北京各主要門店了解到,全聚德北京門店的年夜飯預訂大多處于爆滿狀態。王府井店員工表示,店鋪自2022年12月北京堂食解封就開始接受年夜飯預訂。春節前半個月,大堂和包間的年夜飯餐位都已被預訂。
全聚德湖北首店于2021年落地武漢,該店員工表示:“2023年的情況比2022年好太多了。2022年的年夜飯沒訂滿,今年年前這段時間,每天中午晚上都爆滿,連大廳的四個圓桌都訂滿了。”
不過,在消費大環境復蘇的形勢下,全聚德的競爭對手們也收獲了可喜的年夜飯業績。北平食府的人均價格和全聚德相似,其王府井分店店員表示,該店于2022年12月28日恢復營業并開始接受年夜飯預訂,在2023年1月10日前后,大年三十中午和晚上的包間就已全部訂出。大董是主打高端烤鴨的連鎖店,大眾點評上該店的日常人均消費約為500元。大董于12月31日公布年夜飯套餐價格和內容,年夜飯人均價格在1000以上,春節前一周左右,大董金寶匯店的員工對《財經十一人》表示,“現在預訂已經比較晚了,廚房需要根據菜品確定食材,大部分客人的食材已經入廚。”
“吃是剛需,餐飲的恢復力度會比較大。”周延龍表示,疫情政策放開后,從市場反饋來看,北京地區整體上2023年1月以來已經達到同比水平,年夜飯預訂火熱,春節銷售旺季給2023年帶來了一個“開門紅”,他對2023年全聚德的業績恢復,對餐飲行業的需求反彈有信心。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速!上海臨港制定30條實施細則記者2月2日從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獲悉,近日臨港新片區發布了《臨港新片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實施細則(試行)》(簡稱《實施細則(試行)》,擬加快推進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目前,該細則正公開進行意見征詢。
《實施細則(試行)》分為六章,共30條,包括總則、道路測試申請、示范應用申請、示范運營申請、監督管理、附則。
其中,圍繞道路測試申請,《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主體申請前應當完成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包括模擬仿真、封閉場地、主駕位上有人的實際道路測試等。同時,《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主體申請流程、申請材料以及高風險道路測試、擴大道路測試范圍、增加道路測試車輛、異地測試等情況下的申請要求。
根據《實施細則(試行)》,申請高風險道路測試的,必須嚴格遵守從低風險到高風險道路逐級申請的要求;申請增加測試車輛的,探索簡化申請流程,對已開展50000公里以上累計里程的無駕駛人道路測試,且達到規定要求的,可以申請批量確認安全性自我聲明;同時,允許對區域外的測試結果進行異地互認。
在示范應用申請方面,《實施細則(試行)》明確了示范應用能力評估、申請流程、申請材料等。其中提出,能力評估方面,申請主體在申請前應當完成規定要求的無駕駛人道路測試等。與道路測試相比,在示范應用方案、應急預案、保險等方面增加了載客、載貨方面的要求。
在示范運營申請方面,《實施細則(試行)》提出,申請主體在申請前應當完成規定要求的無駕駛人示范應用,并參考《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實施細則》,區分無駕駛人載貨、無駕駛人出租、無駕駛人公交三種情形。
友阿占隆深機器人股份比例多少?友阿股份回應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友阿占隆深機器人股份比例多少?
友阿股份(002277.SZ)2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占隆深機器人注冊資本的12.63%。
明輝國際(03828)發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收入約8.91億港元,同比增長49%;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81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4690萬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擬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據悉,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約1.98億港元。因集團采取多項措施(包括加強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潤率產品的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個百分點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