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鄒瀾:12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為4.26% 為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1月1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房貸利率政策會影響到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通過協商確定的具體利率,具體利率直接關系到月供的多少,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政策。在去年9月末,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發布了通知,明確了符合條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決定在四季度階段性放寬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政策出臺后,一些城市政府積極作出相應調整,帶動了新發放房貸利率有所降低。
根據掌握的數據,12月份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為4.26%,和去年12月同比下降1.37個百分點,這是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這一次新調整的政策主要是建立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在前期政策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根據各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狀況,動態調整允許階段性放寬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的城市范圍,形成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特斯拉美股盤前跌近5%,此前在美國和歐洲下調電動汽車價格特斯拉美股盤前跌近5%,此前在美國和歐洲下調電動汽車價格。
2022年外貿數據出爐:進出口同比增長7.7%,展現強勁韌性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外貿進出口依然展現了強勁的韌性。
202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2021年增長7.7%。
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22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2022年我國外貿的主要特點一是進出口韌性強、規模大;二是貿易伙伴結構優、增勢好;三是一般貿易增長快、比重升;四是外貿主體數量增、活力強;五是主要產品供需穩、優勢足。
呂大良稱,盡管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國外貿進出口依然展現了強勁的韌性,在困難多挑戰大的情況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的外貿數據基本上符合預期,去年下半年外貿承受一定的壓力,但總體上保持了基本盤的穩定,可以說外貿對去年的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外貿進出口實現穩定增長
呂大良稱,202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克服了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的挑戰,在上年高基數基礎上實現了穩定增長,規模首次突破40萬億元關口,為經濟穩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出口有市場,主要產品競爭優勢是當前外貿保持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之一。根據最新數據測算,當前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從市場看,2022年我國對東盟、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都保持較快增長。我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6.52萬億、5.65萬億和5.05萬億元,分別增長15%、5.6%和3.7%。同期,新興市場加速開拓,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9.4%,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2.9%,提升3.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20%,拉動整體出口增長6.1個百分點。我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對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別增長14.8%、14.1%。
“東南亞市場發展勢頭較好,RCEP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真正實現增長的是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這六個國家,因為它們經濟發展較好,對穩定我國外貿發揮了積極作用?!被艚▏Q,“歐美市場逐步出現一些回落,其中有經濟增長需求不振的因素,也有貿易保護主義的干擾。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這也是一大亮點。未來,在鞏固與東盟的合作的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拓展日韓市場?!?/p>
從產品看,2022年我國工業制品出口增長9.9%,拉動整體出口增長9.4個百分點。其中,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20.66萬億元,增長2.5%,占進出口總值的49.1%。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分別增長67.8%、86.7%和82.2%。
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保持較快增長,上漲8.9%,占出口總值的17.9%。其中,箱包、鞋和玩具出口分別增長32.6%、24.4%和9.1%。
霍建國表示,除了市場出現分化外,對外產品也在分化。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穩步提升,一些新興產業的競爭力也在快速成長?!皺C電產品出現了新的增長點,一些新能源產品增長較好,如風能和太陽能相關產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也出口可觀,這都是需要我們鞏固的成果?!彼f,“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出現了分化,一些產品較有競爭力,維持著一定水平的需求?!?/p>
2023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
呂大良,總的看,2022年我國外貿實現了新的突破,進出口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績來之不易。展望今年,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加大,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正視這些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要更加堅定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信心。
霍建國認為,總體來看,2022年,我國國內外貿表現變化不大,一方面生產供應仍具備韌性,另一方面外貿政策也始終提供著支持,原材料成本也相對穩定,再加上受美元升值因素的影響,對出口總體上是有利的。但2023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形勢可能會面臨壓力,由于歐美經濟出現分化震蕩,承受下行壓力,這將對我國的外貿出口訂單產生影響。
同時,霍建國表示,不必過于擔心歐美市場的變化,歐美市場的需求即使萎縮,也不會徹底離開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疤貏e是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日用消費品的競爭力還在,說明了正常貿易還能夠保持一定的規模?!彼f,目前,外部環境正在逐步改善,我國多元的外貿布局也在發揮作用,只要穩定住歐美市場,2023年的貿易不會出現大的波動。
隨著新冠防控措施優化調整,據商務部介紹,近段時期以來,很多地方積極組織外貿企業“走出去”,將海外客商“請進來”,一系列貿易促進措施的落地,大大增加了外貿企業拓市場、接訂單的渠道和信心。企業組團包機、亮相展會、拜訪客戶、洽談合作,主動擁抱海外市場,歲末年初的外貿圈更加積極活躍。從商務部跟蹤監測的樣本外貿企業情況看,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特別是出口大省接單情況有所好轉。
霍建國稱,這對外貿來說是一大好消息。盡管近期海外部分國家出臺了簽證上的限制,但企業仍要堅定“走出去”,接觸客戶、了解市場,滿足客戶要求。
此外,霍建國表示,2023年國內經濟的再次活躍和投資的增加,可能對穩定外貿產生貢獻。他稱:“我國貨源是充足的,即使外部訂單局部有變化,但整體上仍可以擴大拉美市場和東盟市場,尋找出路。但如果國內整體生產支撐不住,就會很艱難。現在看來,上半年外貿面臨著一定壓力,但下半年會有所緩解,因為國內經濟逐步活躍,整體預期逐步好轉,對支撐經濟增長有好處?!?/p>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