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當選“202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被譽為中國經濟奧斯卡大獎、“中國夢杯?中國經濟新聞人物——2022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于2023年1月6日在北京正大中心4層正式舉辦。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欣當選“202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以下為頒獎詞:
在天山南北構筑起欣欣向榮的產業綠洲,在新疆大地建設起產業工人的幸福家園。他帶領中泰集團立足新疆資源優勢,聚焦化工、紡織、農業三大主業,加快構建具有新疆特色、惠及各族群眾、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國內氯堿行業龍頭和新疆首個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為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致敬202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洪欣
以下為王洪欣獲獎感言:
聽黨話,感黨恩,聽黨走,是我終身的追求。感謝、感恩、感動,是一個人做事的一個基本的準則。
新疆現在社會穩定、和睦相處、經濟發展,總書記去年到新疆視察工作時提出了新疆六大資源優勢,自治區黨委十屆六次全委會提出要建設八大產業集群。同時,新疆也是“一帶一路”的核心中心和橋頭堡,特別歡迎在座的各位有識之士到新疆投資,你們絕對要抓住這個機遇。如果說再晚上幾天,可能這個機會就沒有了。
同時,走正道,干實事,行穩致遠,我們一定要把總書記新時代黨的執政方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中國人民長志氣,為新疆的父老鄉親爭口氣。
以下為互動環節:
蔣昌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企業和諧發展的基石,咱們中泰集團是各民族融洽相處的大家庭,您的企業來自各民族的員工都有,大家其樂融融,團結一致,每天都上演民族團結的故事。這樣的企業跟其他的企業可能有所不同,怎么做到大家都是一家人,其樂融融,心往一處去,勁往一處使。
王洪欣:首先,新疆有2000多萬各族干部員工,現在大家和睦相處、心心相印。中泰集團現在一共有5萬多名各族干部員工,其中少數民族就占了1萬多。大家知道要做到和睦相處、心心相印,首先要做到語言的溝通,語言溝通了以后,最基本的一點,少數民族的同志要學會學漢語。
蔣昌建:語言的溝通很重要是嗎?您會幾個少數民族的語言?
王洪欣:我就會“亞克西”。所以,必須語言要溝通。現在應該說從新疆自治區來說,從中泰來說,小孩從上幼兒園開始就學習雙語教育。作為中泰集團,我們和少數民族經常是結對認親,過年過節的時候,他們對古爾邦節特別重視,新疆漢族同志對八月十五、春節都特別重視,我們有一個口號是“你到我家吃餃子、吃粽子,你到我們家吃馓子”,大家熱熱融融的。同時,新疆這一塊,漢族人的節日少數民族也放假,少數民族的節日漢族的同志也放假,通過節日期間大家互相走動、互相溝通,形成一種友誼,這是我們想做的。
蔣昌建:如果我再年輕十幾歲的話,我就跳槽到您的公司去,假期有那么多。今天有一群神秘嘉賓也來到了現場,相信看到他們您會覺得特別熟悉,有請這群神秘的嘉賓。王董,我剛才就想問一個問題,他們你認識嗎?
王洪欣:我認識,他們都是我們的員工和我們員工家屬的小孩,這些同學在北京、上海上大學畢業以后,因為我們在北京、上海、青島、廣州都有銷售點,因為我們的產品是銷到全國各地的銷售點,這些銷售人員大學畢業以后就到這些地方工作。同時有些還是我們員工的小孩,他們正在北京上大學,他們今天就參加了這個會。
蔣昌建:所以新浪財經今天頒獎給您,您算是實至名歸,對新浪來講也值得了。不僅你來領獎了,還帶整個舞蹈團來了,他們一分錢都沒付。現在請走上屬于您的榮耀之路。
牧原股份(002714.SZ):擬與千紅制藥設合資公司、建全球規模及溯源性領先的豬小腸等豬副產品綜合利用生物制藥基地格隆匯1月6日丨牧原股份(002714)(002714.SZ)公布,公司于2023年1月6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與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子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與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千紅制藥(002550)”)簽署《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之合資協議》并成立合資公司“河南千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具體名稱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最終核定為準,“合資公司”或“河南千牧”)。
河南千牧注冊資本人民幣1億元整,其中:千紅制藥(或其控股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5100萬元,占注冊資本51%;牧原股份(或其控股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49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49%。河南千牧成立后,公司(或其控股子公司)出資占注冊資本的49%,為公司參股子公司。
合資公司的經營宗旨為建設全球規模領先的豬小腸等豬副產品綜合利用及生物制藥基地,并以此為核心帶動南陽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打造國內先進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
公司與千紅制藥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有利于依托千紅制藥在肝素鈉粗品、原料藥及制劑等領域的專業生產技術、質量管理等經驗,并結合公司國內生豬養殖與屠宰的資源優勢,建設全球規模及溯源性領先的豬小腸等豬副產品綜合利用生物制藥基地,生產包含但不限于肝素鈉粗品、肝素鈉及低分子肝素鈉系列原料藥及制劑等相關產品。進一步拓寬產業鏈,增強公司的綜合盈利能力,實現全體股東的利益最大化,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
君實生物PD-1出海“好事多磨”2022年12月末,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1877.HK、688180.SH,以下簡稱“君實生物”)披露,截至處方藥用戶付費法案(PDUFA)的目標審評日期2022年12月23日,尚未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有關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吉西他濱/順鉑作為晚期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和單藥用于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含鉑治療后的二線及以上治療的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以下簡稱“BLA”)的審評結論函。
公告顯示,FDA早前表示,其于批準申請前須對公司的特瑞普利單抗生產基地進行現場核查,然而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的持續影響,FDA在當前審評周期內無法進行現場核查,特瑞普利單抗的BLA仍在審評中,君實生物及合作伙伴Coherus BioSciences,Inc.(以下簡稱“Coherus”)正在持續與FDA就審批前的核查計劃進行溝通。
PD-1藥物的出海前景以及進展一直以來被業內關注。就相關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致電君實生物方面,其工作人員表示會將采訪需求轉達至相關同事,截至記者發稿尚未回復。
審評延期
研發內卷之下,國產PD-1藥物出海一直以來受到眾多關注,藥品針對鼻咽癌在內的多個適應癥海外上市成為多家藥企瞄準的目標,但仍面臨重重挑戰。
2021年11月,君實生物公告顯示,FDA受理特瑞普利單抗兩項適應癥BLA.根據受理信,FDA就該BLA授予優先審評的認定且表示不計劃召開咨詢委員會會議審評該BLA,擬定的PDUFA目標審評日期為2022年4月。
2022年5月君實生物方面披露,FDA寄發的回復信要求進行一項公司認為較容易完成的質控流程變更。公司計劃與FDA直接會面,并預計于2022年仲夏之前重新提交該BLA.回復信中提到,待完成的現場核查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而受阻,具體現場核查時間將另行通知。此外公告顯示,FDA表示,就單個國家臨床數據的充分性而言,其在該適應癥的監管上具有靈活性。FDA還指出,現有的特瑞普利單抗臨床數據可以支持該BLA的申報。
2022年7月,君實生物公告FDA受理公司重新提交的BLA申請,PDUFA目標審評日期為2022年12月23日。特瑞普利單抗已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軟組織肉瘤、食管癌及小細胞肺癌領域獲得FDA授予2項突破性療法認定、1項快速通道認定、1項優先審評認定和5項孤兒藥資格認定。如獲批準,君實生物的合作伙伴Coherus計劃于2023年第一季度在美國推出特瑞普利單抗。
但特瑞普利單抗BLA仍在評審中。2022年12月26日君實生物公告顯示,君實生物和Coherus正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溝通以盡快推進現場核查,且君實生物已做好充分準備工作以便隨時接受FDA的現場核查,以期能夠盡快推動特瑞普利單抗在美國實現商業化。
上海睿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醫藥行業研究員魏志華向記者表示,君實生物以鼻咽癌這一小適應癥推進在美國的BLA還是很有希望的。鼻咽癌在歐美國家的發病率低,歐美國家在鼻咽癌創新療法開發方面也相對緩慢,此前君實生物在該適應癥上也獲得了FDA突破性療法和孤兒藥資格認定。
道阻且長
2021年以來,除特瑞普利單抗外,康方生物(09926.HK)與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01177.HK)及其附屬公司共同開發的PD-1單抗藥物派安普利單抗、百濟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的替雷利珠單抗、信達生物(01801.HK)的信迪利單抗針對鼻咽癌等適應癥紛紛向FDA提交BLA。
2022年3月,FDA拒絕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和鉑類化療用于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的新藥上市,與2月份召開的腫瘤藥物咨詢委員會會議的結果一致。
對此,魏志華認為,中國創新藥“闖關”FDA接連“受挫”主要由于對美國藥政環境理解不深,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更加復雜,FDA對中國創新藥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內創新藥企需要實時跟蹤FDA對新藥審批的最新要求。對于部分藥企選擇的單臂臨床試驗模式,魏志華認為通過單臂臨床試驗“出海”未來將會越來越難,需要根據FDA對不同產品不同適應癥的具體要求來判斷。隨機、雙盲、對照、多中心的III期臨床試驗未來一定是歐美市場的主流要求。
此外,魏志華也向記者指出,PD-1產品出海的最大難點,主要還是要有多區域的臨床數據,尤其是歐美人種的數據。性價比不是FDA最關切的問題,在一些歐美人群高發的適應癥中,需要有充分的歐美人種臨床數據才是最重要的。全球多中心的臨床,對國內企業的研發投入、時間精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過,魏志華表示,“出海”很難,但必須要做。只有得到歐美主流市場的認可,中國的創新藥才能真正走向世界。這個過程注定是非常艱難的,需要有基礎科學、人才團隊、資金資本的支持,需要耗時耗力的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需要建設龐大的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體系,道阻且長,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源于中國的自主創新藥品走向世界。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