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物流(02618.HK):授出523.8594萬股獎勵股份
格隆匯1月2日丨京東物流(02618.HK)公布,2023年1月1日,公司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后股份獎勵計劃向承授人授出了涉及523.8594萬股新股份的523.8594萬股獎勵股份,約占公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08%。
(責任編輯:馬金露 HF120)
納斯達克連續四季度下跌!這是“科網泡沫”以來第一次來源:華爾街見聞
2022年,科技股似乎突然“墜落神壇”。
近十多年來,技術日新月異。從移動互聯網到數據中心上云,從自動駕駛到ChatGPT爆火,飛速發展的科技行業推動了過去十多年科技股迎來“黃金周期”。
但是,2022年,科技股卻似乎突然“墜落神壇”,不再是投資者的“心頭好”——2022年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33%,是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與此同時,納指全年四個季度無一例外地下跌,跌幅分別為9.1%、22%、4.1%和1%,這也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納指首次連續四季度下跌。
2022年年初,蘋果公司曾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市值,特斯拉的市值也突破1萬億美元,還沒改名的Facebook看起來也充滿希望。但到了年末,強如蘋果,市值也僅勉強維持在了2萬億美元上方,而特斯拉的市值掉到了不到4000億美元,改名為meta的臉書市值更是縮水了近三分之二。
上周三,Loup Ventures 的執行合伙人Gene Munst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現在真的很難對科技股持積極態度。”?
不過,與科技股相比,加密貨幣市場似乎與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更為相似——比特幣和以太坊全年暴跌超60%、“幣圈茅臺”Luna幣幣價“清零”、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平臺FTX宣布破產——投資者倉皇逃離。
都是美聯儲的鍋?
在大流行期間以及金融危機之后的幾年里,該利率都固定在接近零的水平。科技投資者 Chamath Palihapitiya 表示,十多年來的零利率“扭曲了市場”,并“讓狂熱和資產泡沫在經濟的每一個部分滋生”。
進入2022年,隨著美聯儲持續暴力加息對抗通脹,廉價資金推動科技股的增長熱潮也在消退,投資者已不再看重無利可圖的增長,開始著重強調企業利潤。12月中旬,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至15年來的最高水平,至4.25%-4.5%的目標區間。?
““技術已死的說法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出現,”SVB Private 首席投資官 Shannon Saccocia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補充稱,該行業的某些部分“將在這條隧道的盡頭出現光明。”
Saccocia所描述的隧道便是美聯儲的加息進程。通常,這一進程只有在經濟進入衰退時才會結束,且加息和經濟衰退都對大部分科技股造成困擾。而當美聯儲處于降息周期且經濟處于增長模式時,科技股往往會迎來投資熱潮。
科技股底部何時到來?
正如所有投資者所知,預測底部是徒勞的。沒有兩次危機是相同的,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自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科技股更是如此。
不過,當下很少有投資者預計2023年科技股會出現大幅反彈。對沖基金 Loup 的基金經理 Munster 表示,他的基金目前持有50%的現金,并補充說,“如果我們認為我們處于底部,我們今天就會開始建倉。”
風險投資公司Bullpen Capital創始合伙人 Duncan Davidson 預計,未來市場還會經歷更多的“陣痛”。他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互聯網泡沫時代市場從高峰跌至低谷用了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而截至周五,距離納斯達克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僅過去了13個月。Davidson補充稱:
“我認為我們將看到大量公司被低價收購,(科技股觸底,)我們可能還有兩年的時間。”
國內油價調價窗口3日開啟 或迎新年“第一漲”1月3日24時,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受國際油價變化影響,在經歷2022年末“三連跌”收官后,國內成品油價格或終結連跌走勢,迎來2023年首次上調。
回顧2022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呈現“十三漲十跌一擱淺”格局,漲跌幅相互抵消后,國內汽油累計上調550元,柴油累計上調530元。
“近期,原油走勢呈現震蕩走高趨勢,本輪變化率處于正向區間發展。”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王珊稱,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分別是投資者對中國能源需求前景預期樂觀,以及美國宣布回購戰略石油儲備。
機構測算,截至2022年12月30日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第九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每桶79.46美元,變化率為3.51%,預計國內汽油、柴油上調幅度為每噸240元,折合汽油、柴油每升上調0.2元左右。
“零售價上調即將兌現,消息面短期或保持溫和向好指引。”王珊預計,后市原油短期或保持窄幅震蕩的格局。
“原油方面,國際原油上方遇阻力位,上行動能不足,高位面臨回調。”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許磊稱,盡管東歐地緣緊張局勢下,對供應端存憂慮,但是考慮美聯儲加息預期下以及供應端不確定性,下一輪原油調價窗口開啟的方向和波動幅度較為明朗。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