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張小泉“換帥”:富春控股張國標仍為實控人,曾拉攏多家知名浙商入股
曾因“拍蒜風波”甚囂塵上的張小泉(301055.SZ),再次因“易帥”受到關注。
近日,張小泉發布公告稱,因工作調整,張國標決定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以及戰略決策委員會召集人、委員職務,并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永建決定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以及戰略決策委員會、審計委員會、信息技術治理委員會委員職務。二人離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截至公告披露日,張國標通過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股份6079.88萬股,占公司總股份比例38.97%,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汪永建通過杭州嶸泉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中信證券(600030)-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張小泉員工參與創業板戰略配售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間接持有公司股份233.45萬股,占公司總股份數1.5%。
據公告披露信息,張國標與汪永建任期均到2024年5月才結束,但二人卻雙雙提前17個月退出。
另一方面,據天眼查APP,在張小泉股權結構圖中已搜尋不到西藏穩盛進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亞東北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兩家股東。
針對上述人事變動及股東調整,12月30日晚,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截至 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披露日,西藏穩盛進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亞東北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仍為公司流通股股東,天眼查顯示信息并非完整持股情況。
“本次公司部分董事、高管調整,屬于正常的人事變動,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與上述股東持股變動無關。”上述負責人表示。
回首往昔,張國標率富春控股(300299.SZ),“營救”張小泉于水深火熱之中,讓其得以鳳凰涅槃,風光上市。時過境遷,如今將近400歲的張小泉生意發展以至瓶頸,換帥之后,能否迎來逆風翻盤?
前董事長身家過百億
是張國標把張小泉打造成上市公司的。
張小泉的創立時間可以追溯至明崇禎年間。當時,剪刀匠人張思佳創立了一家名為“張大隆”剪刀鋪,清康熙年間,張思佳的兒子張小泉從父親手里接過家業。自此,“張小泉”品牌正式成立。
好景不長,由于戰亂,張小泉的傳人將老祖宗的家業轉手變賣,傳承就此中斷。而在新中國改革開放后,張小泉也因跟不上瞬息萬變的商業變革,一度萎縮、低迷、中落。
轉折來到2007年。這一年,富春控股以增資的方式,斥資1.2億元獲得了杭州張小泉70%的股份,取得了張小泉的實際控制權。
由于此前對商標版權缺乏重視,張小泉不止杭州一家,甚至在上海、南京都有“分身”,其中,上海張小泉更是多次與杭州張小泉對簿公堂。為了以絕后患,富春控股旗下的富泉投資花費約4500萬元收購上海張小泉100%股權。從此,張小泉步入發展正軌,迎來新生。
2021年9月,張小泉在創業板上市,IPO發行價為6.9元/股,首日高開331.88%,報29.80元/股,總市值高達46億元;同年10月,張小泉在《2021胡潤中國最具歷史文化底蘊品牌榜》排名第20位。
圖源:張小泉微博
而帶張小泉走出迷霧的富春控股,背后創始人正是浙江富商張國標。
盡管同樣姓張,張國標卻并非是張小泉的“本家”。對于收購張小泉一事,張國標曾公開表示,這是家族傳承的基因所在:“我家三代木匠,我祖父是石匠,父親是木匠,我也當過木匠。”
從小小木匠到浙商巨頭,張國標的創業之路,要從上世紀90年代上海浦東開發建設時期說起。
1992年,杭州人張國標在上海浦東成立富春控股集團的前身富春貿易公司,主要從事砂石建材貿易。隨后,富春貿易開始供應商品混凝土,并建立能滿足生產、倉儲、運輸等綜合性需求的上海三林生產基地,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1998年,張國標正式擔任富春控股集團董事長。目前,富春控股集團的產業橫跨供應鏈、智能制造、建材以及建筑工業化建設、金融、房地產等諸多行業,此外,公司還聯合發起菜鳥網絡。除了張小泉,運通網城房地產信托也是富春控股旗下上市公司。
企業發展蒸蒸日上,張國標也坐實“浙商富豪”的地位。《2021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張國標和兒子張新程以110億身家,排在第647位。
浙商巨頭的“朋友圈”
眼下張小泉“易帥”,張國標的接棒人并非是外人,而是其兄弟張樟生。
自2018年5月起,張樟生便就任公司董事,與張國標、張新程父子,同為公司實控人。截至目前,張樟生通過張小泉集團及杭州榮泉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約9.84%股權。此外,張國標還擔任富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天眼查APP顯示,張樟生擔任富陽復潤置業有限公司杭州富泉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富春建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其中,狀態為存續的企業有11家,其余3家企業則已注銷。
替代汪永建成為公司董事會秘書的是平燕娜。天眼查APP顯示,為杭州嶸泉投資合伙企業、杭州靈嶠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其中,平燕娜在杭州靈嶠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資比例為30%。
除了核心人物張國標,張小泉有今日規模,離不開身后浙商朋友圈的支持。
2017年11月,張小泉通過增資擴股,吸引一批浙商巨頭的加入,上海均瑤有限公司、西藏穩盛進達投資有限公司、陳德軍和亞東北辰創業投資限公司等均在其中。
其中,亞東北辰為是復星集團(00656.HK)旗下公司,實際控制人是郭廣昌;陳德軍為申通快遞(002468)董事長;西藏穩盛進達投資有限公司大股東為苗圃,法人陳義勇是苗圃丈夫陳義紅的弟弟,而陳義紅為中國動向的董事局主席,曾是李寧高管,因為成功運營Kappa,在業內還被稱為“時尚運動教父”。
據2022年半年報,上海均瑤有限公司、西藏穩盛進達、陳德軍和亞東北辰均持有張小泉1.28%股權。
圖源:張小泉微博
銷售比研發投入高出近7倍
但如今,年近400歲的張小泉的發展之路已至瓶頸,體現在凈利潤不增反減上。
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張小泉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56億元,同比增長27.39%;凈利潤4102.71萬元,同比下滑34.70%;扣非凈利潤3426.28萬元,同比下滑45.46%。
其中,張小泉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17.74%;凈利潤673.76萬元,同比下滑63.73%;扣非凈利潤625.73萬元。
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主要受疫情對物流交付和線下零售渠道的影響,加上陽江張小泉正式投產后尚處于產能爬坡期,單位制造成本偏高等。
“公司將進一步利用之前形成的刀剪本部、廚具廚電事業群和家居五金事業群的事業群模式進行運營,強調事業群利潤貢獻,弱化單一賽道,強調場景,讓事業群有更多的自主決策權。同時不斷開拓新的銷售渠道,進一步提高陽江張小泉的產能利用率,降低單位制造成本,不斷提高制造內功和渠道運營能力。”上述負責人說道。
刀具的耐消耗屬性,決定其消費低頻的命運。為了尋求業績增長,張小泉正在通過全渠道發力,加大銷售規模,這也勢必加重來自營銷費用的業績負荷。
財報顯示,張小泉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達1.17億元,同比增長61.61%,占到營業收入的17.83%。其中,公司第三季度銷售費用達4197.05萬元,同比增長47.22%,占到營業收入的19.25%。
對于銷售費用的增長,張小泉表示,公司銷售規模擴大,相關費用相應增加;公司直銷模式占比提升,整體銷售費用率提升;傳統電商渠道獲客成本增加。
相比之下,張小泉在研發上的投入則是九牛一毛,今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1774.35萬元,銷售費用是其近7倍。
不過,在營銷上“大手筆”的支出,不僅沒有換來業績提升,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們正在離開。同花順(300033)APP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張小泉股東人數僅剩1.09萬戶,與去年上市當日的4.04萬戶相比,損失近3萬股東,也是張小泉股東數連續四個季度下降。
pictureIds(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私募大佬但斌反思,“2022年比較失敗”!旗下產品又現斷崖式下跌12月30日晚,私募大佬但斌在社交媒體發文,反思2022年的投資。他表示:“2022年即將結束,總結今年投資,比較失敗。”
2022年以來,但斌的調倉操作曾多次引發爭議,包括在4月底A股大幅反彈時空倉沒能抄底,以及追高美股等。
值得注意的是,但斌管理的一只產品凈值近期出現斷崖式下跌,疑似被特斯拉“重傷”。
但斌反思2022:比較失敗
但斌稱,年初他已經預見到2022年投資不太好做,所以做了風控,部分能做結構化產品的還做了有一定安全墊的藍籌股雪球。目前還有一個多月到期,但很遺憾除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公司和最大的軟件公司沒有敲入以外,前幾個月沒有敲入的現在都敲入了。當初雖然不看好,但沒想到會跌超30%。
2022年以來,但斌的調倉操作曾多次引發爭議。東方港灣旗下多只產品在2-4月因“空倉”規避了大幅回撤,但也錯失了4月底的反彈行情。6月起,其多只產品凈值出現較大波動,部分產品甚至跌破預警線。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但斌旗下私募產品虧損在40%以上的超過30只,虧損在30%以上的超過40只。
對此,但斌直言,國內部分4月沒抄到底,不應該在6月再追高買入,導致又回撤。但斌表示,“連續兩年逆境,教訓多多……內省之……惟有發奮圖強!”
疑似被特斯拉“重傷”
自6月旗下產品出現大幅回撤之后,10月以來但斌管理的大部分產品凈值都保持穩定。不過,旗下一只產品“東方港灣麒庭1號” 近期卻出現了凈值的斷崖式下跌。
Wind數據顯示,“東方港灣麒庭1號”截至12月23日的最新單位凈值為0.9510元,2022年虧損幅度高達54.34%。分析其凈值走勢發現,該產品的表現與A股市場并不一致。在2022年前8月凈值走勢相對穩定的情況下,9月以來該產品呈現出“直線俯沖向下”的走勢,近一月下跌26.96%,近三月更是下跌43.59%。
有意思的是,有業內人士分析發現,“東方港灣麒庭一號”近期的凈值曲線走勢與美股市場特斯拉近期的表現雷同,疑似被特斯拉“重傷”。
9月以來,特斯拉的股價也呈現出斷崖式下跌,12月以來下跌超36%,10月以來下跌超53%。在下跌趨勢中,特斯拉的股價在11月下旬至11月末有過反彈,而“東方港灣麒庭一號”也有類似的走勢。
10月初,但斌一連發布多條微博,盛贊特斯拉新亮相的人形機器人。但斌對于特斯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特斯拉像2008年的騰訊,行業前景廣闊,但短期可能受制于“宏觀”。疑似在茅臺之后盯上了新的目標。
對此,但斌雖未直接證實,但是他在總結中表示,“美股部分投資‘改變世界的公司’導致10月至今凈值大幅回撤,這也是自2013年、2014年白酒危機以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疑似側面回應被特斯拉重傷。
“白酒危機”再現?
2013年,白酒行業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后,產能急劇擴張導致過剩、競爭格局變化等問題逐漸暴露,疊加塑化劑事件等,行業景氣驟然轉折,頭部酒企的股價也紛紛遭遇腰斬。
素有茅臺“鐵粉”之稱的但斌,一貫唱多茅臺的言論,也讓不少投資者印象深刻。據過往報道,作為中國著名的價值投資者,但斌在2003年以23元/股價格買入貴州茅臺,已經持有近20年。
當年白酒塑化劑事件蔓延到貴州茅臺的時候,但斌就多次發文力挺茅臺,他認為,被動承受的塑化劑事件,只會讓中國白酒行業未來的路走的更加堅實,因為他覺得塑化劑對于白酒行業沒有利益訴求。據悉,在2008年和2013年茅臺大幅下跌時,東方港灣都一直沒有賣出茅臺,反而持續買入堅定持有。而長期重倉茅臺也為但斌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這一次“白酒危機”是否會再現?
有機構指出,特斯拉大幅下跌主要有三大原因,對上海工廠生產的擔憂、電動汽車競爭加劇、經濟衰退可能導致2023年需求下降等。此外,特斯拉今年在全球范圍內罕見地開啟多輪降價后,華爾街已經下調了對特斯拉第四季度業績的預期,對明年的預期也有所下降。
不過,但斌本人似乎仍然堅信,“期待到2030年‘改變世界的公司’真能徹底改變行業并形成新的產業增長級!”從海外來看,重倉特斯拉的“木頭姐”旗下ARK方舟基金也在下跌中連續多次抄底。“從歷史上看,危機創造了機會。”木頭姐表示。不過,千億私募景林和高毅的美股持倉中此前也有特斯拉,但兩大私募均在三季度大幅減持或清倉了特斯拉。
編輯:宋兆卿?鄭雅爍
新年第一個月 這些新規將影響大家生活2023年已經到來。1月起,有一大波新規正式實行。其中,除了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還包括兒童按年齡可享優惠火車票、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施行、醫保跨省異地就醫可直接結算等,與大家生活密切相關。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
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依據國境衛生檢疫法,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采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
兒童按年齡可享受優惠火車票
新修訂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實行車票實名制情況下,兒童旅客以年齡劃分優惠標準。年滿6周歲且未滿14周歲的兒童應當購買兒童優惠票;年滿14周歲的兒童,應當購買全價票。
高校畢業生取消就業報到證
《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和《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統稱:就業報到證),取消就業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報到證作為辦理高校畢業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
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施行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理和標準制定、實施,完善農產品生產經營全過程管控措施,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目錄。
手機預裝App可卸載
《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要求,生產企業應確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上述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
醫保跨省異地就醫可直接結算
《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明確參保人員完成異地就醫備案后,在備案地開通的所有跨省聯網定點醫療機構均可享受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藥品注冊申請實施電子申報
根據國家藥監局關于實施藥品注冊申請電子申報的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起,申請人提交的國家藥監局審評審批藥品注冊申請以及審評過程中補充資料等,調整為以電子形式提交申報資料,申請人無需提交紙質申報資料。
2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廣東20例,北京9例,廣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蘇1例,重慶1例,甘肅1例),含7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廣東3例,四川2例,江蘇1例,廣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內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頭市1例、巴彥淖爾市1例;江蘇11例,其中蘇州市10例、無錫市1例;遼寧7例,均在葫蘆島市;廣東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晉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3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龍江2例,均在雞西市),含5例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云南3例,內蒙古1例,江蘇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均在上海)。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39人,重癥病例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883例(其中重癥病例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確診病例13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無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1724例(其中重癥病例10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07851例,現有疑似病例3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582455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