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園最新發聲:重點關注出現“問題”的行業,但服裝等消費行業難賺大錢,這兩個賽道才是永恒的主題
紅周刊 本刊編輯部 | 王飛
精彩觀點
我們的投資方向就是過去三年出現“大問題”的行業。
乳制品賽道還是一個“兒童”,其規模足夠大,但利潤卻不夠大。
像醫美、“人造美女”這些,我根本沒有關注過,因為我對假的東西很反感。
多數的中藥老字號我都投資了,也經常會去相關公司跑一跑。
我永遠不會借錢炒股,甚至在最近我還在想,將不借貸寫進我公司的章程。
12月30日,《紅周刊》榮譽顧問、深圳市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做客私募排排網直播間,與投資者共同回顧2022年以及展望2023年。
在林園看來,2022年的市場之所以下跌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幾乎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不確定的因素發生,這就導致市場在90%以上的時間內是滯漲的。但如果懼怕這些事情而不去投資,就會錯過市場占比很少的上漲時間。具體到投資機會上,林園坦言,在2023年會重點關注過去三年出現“大問題”的行業,如房地產等,這些行業的反轉也是支持股市從牛市初期邁向下一個階段的基礎。對此,《紅周刊》曾刊發《林園罕見公開發聲:看多房地產,年初已開始布局!還透露了對中藥龍頭、預制菜、白酒等領域最新看法》進行跟蹤報道。
在這之外,林園還談到了年輕人如何實現財富積累、2023年投資的關鍵詞等話題。
以下為文字實錄(精簡后):
A股具備走向牛市初期下一階段的基礎
聚焦過去三年出現“大問題”的行業
主持人:您從1989年攜8000元入市至今,已過了30多年,在這期間您經歷過多輪大漲大跌。2022年的市場收跌超過15%,您覺得這次和歷史上的大跌有什么不同?
林園:我覺得歷次大跌都是相同的,都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引起的。但我其實對2022年的市場并沒有太大的感受,因為在我看來,市場漲漲跌跌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比如在過去幾年,市場幾乎每年都會有這種程度的深幅調整,如果沒有這百分之十幾的調整,市場也很難出現大漲,這是投機市場的規律。另外,如果做個統計就會發現,市場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不漲甚至是下跌的,上漲的時間只有7%左右。
主持人:2022年的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眾多,比如俄烏地緣沖突等,您覺得2023年會有哪些潛在風險?
林園:我們的投資決策是不會受到這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的。因為我們每年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股市之所以90%以上的時間不漲,就是因為有這些事情(的擾動)。大家總希望等到事情明朗了再去投資,但等事情明朗了股市就漲起來了。所以,如果總要考慮這些還是不要去做投資了。
主持人:您曾判斷,市場從2021年初以來都處于調整中,這是牛市初期的特征。截至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大盤報3089.26點,兜兜轉轉又回到了3000點,您還會維持這樣的判斷嗎?現在的市場是否具備走強的條件呢?
林園:我們的判斷不是特別準確,但我認為我們對大方向的判斷沒有錯,現在就是牛市初期。這其實涉及了統計學,比如在最近5年的時間里,市場的點位中樞在2700點~2800點左右,現在是3000多點,這說明市場整體是向上走的。
當然,這之中也會有一些心理上的因素,我總是盼著牛市到來。資產縮水是常有的,我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早年間,我還在漢中衛校讀書的時候,能吃上一頓肉都是很難的,我記得,那時候一周只有在星期三或者星期四才能吃上紅燒肉。我現在是快60歲的人了,比那時候過得日子強太多了,所以我是一個永遠都比較樂觀的人。
另外,我們的股市確實也需要一個大級別的牛市。拉長時間來看,過去10年,市場最高曾達到6000多點,現在幾乎是腰斬了,所以股民差不多都是在虧錢的。
主持人:和節節高升的美股相比,A股在2022年卻沒有“長高”,反而是“長胖”了,如今在交易的公司已經多達5000多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林園:這是供求關系決定的,包括美股或者歐洲股市都存在這種關系,股票多了市場肯定要往下走。就像我現在所在的重慶,房價一直起不來,就是因為房子太多了。大家都說北京房價高,我覺得如果把重慶1/10的房子搬到北京,北京的房價肯定會被拉下來,就是數量決定供求關系。
回到投資本質,我們做投資還是要找那些賺錢的公司,不賺錢就會很麻煩。還要評估這家公司是否與當前的價值匹配,如果它比現在價值還低,投資他的人就要倒霉了。
主持人:那么,您在2023年更看好哪些行業的投資機會?
林園:最近三年一直受到疫情的影響,一些行業的經營、市場表現都已經進入了谷底,這些行業很有可能在2023年向三年前的目標邁進。所以,我們的投資方向就是那些在過去三年出現“大問題”的行業。這些行業其實也是對股市最大的利好,是支持股市走出牛市初期的基礎。
主持人:您說目前是牛市初期,但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近年來走勢并不好。您怎么看券商股未來投資機會?
林園:券商這個行業應該也是可以的,但我關注不多,因為這些年是為了求穩,我都關注“嘴巴”了。
看多白酒、乳制品、預制菜等領域
服裝行業難賺大錢,反感“人造美女”
主持人:消費是“嘴巴”相關的重點領域,尤其是其中的白酒行業,其同時在疫情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它現在值得投資嗎?
林園:白酒是一個大行業,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業。由于過去三年疫情的發生,餐飲業受到了沖擊。所以,我覺得未來這個行業還是可以有所期待的。但我最近對白酒其實沒有做更多的跟蹤和研究,因為我們投資這個行業已經超過20年了,我現在已經不用去看它了,它怎樣都和我沒關系。
主持人:乳制品和預制菜呢?
林園:我是一直比較看好乳制品這個賽道的。因為目前中國平均每個人乳制品的攝入量很低,遠不及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這個賽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現在的乳制品也不單單是一種有特定消費場景的產品,比如用來補充蛋白質等,它也是一種方便食品,如果小孩兒餓了,也可以用來充饑。不僅如此,相關乳制品的企業還在不斷創新,如將乳制品制作成飲料、冷飲等以迎合廣大消費者。
我在之前經常講,乳制品賽道還是一個“兒童”,因為其規模足夠大,但利潤卻不夠大,這一定是還處于初級階段。當規模強大的同時,利潤也變大了,這就代表有泡沫了。
至于預制菜,很多人現在變得比較懶,預制菜也因此開始發展起來。當然,預制菜一定是比自己做的菜是要貴的,但現在很多人的收入足以消費得起這種預制菜了。另外,比如在歐洲的餐廳吃飯,都會花費大量的金錢,但如果只是把加工好的東西拿過來加熱就能食用,就會便宜很多。所以,這就是一種新的趨勢。
但預制菜是沒有龍頭企業的,我們也只是看到相關的企業在做一些項目,因為這個行業本身才剛剛開始,比乳制品發展的還要晚。
主持人:服裝和醫美等消費行業的代表也深受疫情沖擊,接下來是否會迎來報復性消費?
林園:在服裝方面,我比較關注一些國外的品牌,因為我總覺得中國原創的東西太少,包括設計層面和物料層面等。所以,我覺得這個板塊短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賺錢機會。
但像醫美、“人造美女”這些,我根本沒有關注過。這可能是由于我個人的審美偏好導致的,只要是假的,我一般都會當面說出來,盡管有的人會說我的嘴巴真毒。但我真的忍不住要說出來,因為我對假的東西很反感。
主持人:房地產應該是出現“問題”最大的行業之一。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城市的房價都有所下降。那么,您覺得現在是布局地產股和買房的好時機嗎?
林園:是不是最好的時機我不知道,但是我對房地產板塊的觀點跟前幾年完全相反,前幾年我是規避,現在我是關注。因為前幾年中國的富人都是房地產的老板,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現在那些老板的財富都接二連三的大幅縮水,這也是不合理的。房地產本身是一個大的行業,是有很大前景的,而在過去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已經經歷了深度調整,現在正處于“冬天”。
不到50歲不懂中藥
養老院門檻過低,眼科和牙科是永恒的主題
主持人:與“嘴巴”相關的醫藥尤其是中藥領域也曾是您看好的方向之一,現在您還這樣看嗎?
林園:看好中藥與否和年齡有很大關系,我說過,讓50歲以下的人相信中藥的藥效是不現實的,包括現在很多醫生都不太相信。我的父母都是臨床醫生,在我小時候經常會聽到他們說中醫不行的言論,但當他們50多歲退休了,他們的觀點就發生了轉變。這只有在親自體驗之后才會發現不一樣。包括我自己也是,我有一些糖尿病等慢性病,使用一些中藥后我發現,它確實是有用的,因為中藥可以起到調理的作用。這是西藥所不具備的,比如我的嗓子特別敏感,對空氣質量要求很高,在北京、深圳都是整天咳嗽,幾乎所有的對癥的西藥都吃過了,但卻沒有好轉,結果一轉到重慶就好了。據我切身體會,西藥只能讓病人保住性命,中藥卻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過得更舒服。
主持人:據說,由于每天早上含一點中藥(片仔癀(600436)),您到現在還沒有感染新冠,它可以預防感染嗎?
林園:我沒有吃早點的習慣,所以每天早上都會含一點(片仔癀),盡管每天都有感染的人跟我說話,但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被感染。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有效的。另外,我有個親戚長了蕁麻疹,還有一個人有口臭,也都是吃這個變好的。雖然它不是這些病的對癥藥,但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當然,它并不能治所有的病,但吃了它會心情高興。后來我總結為,這是“疏肝解郁”(中醫的一種治法),就是說,如果心情好了,不用藥物肝郁也會好的。
主持人:您曾參加了某中藥企業的股東大會,您覺得這次經歷有什么收獲?
林園:我不知道具體指的是哪一家,因為多數的中藥老字號我都投資了,經常也會去相關公司跑一跑。
主持人:近期,您說中藥能漲100倍,現在還堅信這點嗎?
林園:當然。這個是可以用數據說話的,一個是目前醫藥公司的盈利水平還比較低,另一個是我們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高。
主持人:您經常提到糖尿病等三大病蘊含較大的投資機會,現在還是這樣嗎?
林園:人口老齡化直接受益的板塊就是它們了,從幾十年的維度來看,我覺得投資它們未來的獲益應該是現在完全想象不到的程度。
但其實,即使我說了也沒有用,因為很多人不是醫生出身,即使我說了也會當成耳旁風。比如我身邊有血壓高到140多的人,醫生對他說沒有事兒,加強鍛煉就好了。但我認為,這個醫生是不具備專業技能的,他不理解什么是高血壓。就像水管,其里面的壓力大了之后就會爆裂,這和血管是一樣的道理,一旦血壓高了對血管的傷害都是不可逆的,惟一的方法只有去降壓,也只能去吃一些降壓藥。在這方面,我認為美國的研究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對高血壓判斷的標準始終是往下調的。所以,對于這些沒什么癥狀的慢性病,很多人是看不到其危害的,但這些慢性病一旦爆發,結果是很嚇人的。
主持人:哪些細分領域還會受益于人口老齡化,比如養老院的投資機會如何?
林園:我沒去關注養老院,因為它的門檻太低了。但養老這個行業確實有一個廣大的市場空間,可以去研究保險等領域。
主持人:在醫藥板塊中,眼科和牙科等細分領域都是大家近期比較關注的,您怎么看它們的投資價值?
林園:坦白講,這兩個行業我都比較看好。首先,這兩個都是比較大的行業,不會壞到哪里去。其次,老年人的眼睛、牙齒都會出現問題,現在整天抱著手機的小孩將來也肯定會出現眼睛方面的問題。而在這兩個方面的花費都是比較大的,比如牙科方面,隨便動幾下牙齒單人的消費就高達好幾千。最后,這兩個行業都有技術壁壘,比如很少有人敢去菜市場拔牙,即使菜市場更便宜。所以,我覺得這兩個行業都是永恒的投資主題。
財富積累的秘訣:
投機?加杠桿?
主持人:除了“嘴巴”相關的,您似乎也在慢慢的擴大了投資范圍,比如您的某一只產品近期現身到了一家新能源整車企業的定增名單中。對于新能源板塊,您當前是否會去重點布局?
林園:新能源板塊的前景是可以的,但我們其實沒有重點去做。之所以去參加定增,是因為在更早前我們做這個賺錢了,我們就想再賭一把。在投資過程不做一些投機的事情也不太行的,因為我們這個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投資和投機并行的市場。當然,投機也不是簡單的去冒險,我們也是有正確的理論和數據做支撐的。就像大家都看到的新能源,什么是新能源我其實也搞不清楚,我把除了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之外的所有能源都歸結為新能源,但這以后肯定是一個方向。并且現在傳統能源的價格都高高在上,這就導致新能源這個行業的景氣度還是熱的。
但總體來說,我們基本上沒有介入新能源,介入的規模可以忽略不計。
主持人:您說投資和投機都要去做,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長期的錢和短期的錢都要賺?
林園:是這樣的。趨勢投資也能掙錢,這也是投資,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交易本來就正常的現象,只要不做一些違法的事情就行了。但我會盡量不碰這個東西(投機),盡管我知道它一定是行得通的,只不過是我的能力和精力不足,我到了現在這個年齡看人都會眼花。
主持人:對于年輕人來說,要想快速實現財富的積累,在投資過程中使用杠桿是否可行?
林園:人首先得審視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加杠桿也未嘗不可。因為我身邊確實也有很多年輕人,20幾歲的身價通過高杠桿從零到了2000多萬元。但對我來說,我永遠不會借錢炒股。甚至在最近我還在想,將不借貸寫進我公司的章程。
主持人:很多投資者對您的傳奇故事非常感興趣,如果從當下的市場環境來看,現在成為當年的您的概率有多高?或者說,要實現財富自由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林園:我這也屬于創業的一種,和大家成功的概率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人和人的經歷是不一樣的,對事物的認識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很大。不過,我做過統計,一般家庭條件好的最后普遍不太行,家庭條件不好的,反倒是行的比較多。
主持人:您曾說您的司機身家有2億元、保姆有8億元,都是跟著您一起投資賺到的。很多投資者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財富自由,您還招聘司機或者保姆嗎?
林園:我還會招,但如果有這個思想,大概率是賺不到這么多錢的。要想賺錢首先得是一個善良的人,因為品質會決定人的思想,只有沒有這種想暴富的思想才有可能會實現財富的積累。說實話,我之前請過很多保姆,但我只在個別人身上看到了善良,就是不要不該擁有的東西。
主持人:最后,對于2023年,您認為投資的關鍵詞是什么?
林園:我覺得是平常心,其實這不僅僅適用于2023年,在之后的年份也是這樣。就是說,要把短期不用的錢做投資,然后慢慢變富,千萬不要想著一夜暴富。即使沒有賺到錢也沒什么,如果再對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造成傷害就更沒必要了。我也愛錢,但實際上錢多了對一個人真正的用處不是很大,還會造成很多煩心的事。只要有一顆向上的心就可以了,世界還是非常美好的,對未來要有一個期待。
(文中觀點僅代表嘉賓個人,不代表《紅周刊》立場,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12月制造業PMI為47% 民生相關行業PMI繼續擴張2022年12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制造業PMI為47.0%,比上月下降1.0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制造業生產經營景氣水平較上月有所回落。
就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主要是受短期疫情等因素影響,短期疫情對生產生活(供需兩端)干擾明顯,由于疫情導致勞動力短期出現缺口,影響了制造業生產、物流等環節,導致生產活動下滑;同時,疫情也在短期影響人們外出消費活動;從2022年四季度PMI指數看,四季度經濟景氣度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時也表示,“2022年12月,受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比上月有所下降。”
產需兩端有所下降
記者注意到,2022年12本月產需兩端有所下降。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4.6%和43.9%,低于上月3.2和2.5個百分點,制造業生產活動繼續放緩,產品訂貨量有所下降。
據趙慶河介紹,疫情對企業產需、人員到崗、物流配送帶來較大影響。2022年12月份,調查的制造業企業中反映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比重為56.3%,高于上月15.5個百分點。同時,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降至40.1%,部分調查企業反映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人力不足,配送時間有所延長。
不過,價格指數均有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1.6%,高于2022年11上月0.9個百分點,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上漲;出廠價格指數為49.0%,高于上月1.6個百分點,產品出廠價格總體水平降幅有所收窄。此外,2022年12本月不同行業價格走勢差異明顯,其中農副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低于45.0%,企業原材料采購及產品銷售價格均較上月有所下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位于55.0%以上高位,價格上漲明顯。
周茂華告訴記者,“2022年12月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走高,在短期需求放緩情況下,出廠價格走高,更多體現上下游成本傳導,需要防范潛在輸入型通脹。”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還表示,“2022年12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至51.6%,主要與近期鋼鐵、銅、鋁等金屬價格上升有關;12月出廠價格指數為49%,較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但仍處于收縮區間,結合2021上年同期工業品價格基數偏高,預計12月PPI同比仍將為負。在背后是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同時國內保供穩價效果顯現,鋼鐵、煤炭等由國內主導的上游原材料價格同比均出現不同幅度下跌。”
值得注意,民生相關行業PMI繼續擴張。2022年12本月制造業PMI雖有所回落,但農副食品加工、醫藥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行業PMI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為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趙慶河還表示,調查中多數企業認為,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后期市場走勢有望回暖。
展望未來,周茂華認為,國內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基本盤穩固,加之國內持續優化防疫措施,一攬子政策持續落地,房地產逐步企穩復蘇,后續經濟活動加快恢復,內需復蘇帶動制造業擴張完全可以預期。
建筑業保持擴張
記者注意到,雖然2022年12月份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回落,但建筑業保持擴張。
數據顯示,12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低于上月1.0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建筑業總體繼續保持增長。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7.1%,連續11個月位于較高景氣區間。
趙慶河表示,這表明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等各項政策措施帶動下,土木工程建筑業企業保持較快施工進度。
王青認為,“該指標仍處于高景氣區間,表明當前基建投資穩增長力度較大,與近期多地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要求符合冬季施工條件的不得停工等相印證。這有效對沖了房地產投資下滑帶來的影響。并預計2022年四季度及2023年初基建投資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的兩位數增長水平,這也是短期內宏觀政策加力穩增長的最直接體現。”
總體來看,周茂華認為,“從制造業新出口訂單和原材料購進分項指數看,制造業部門面臨海外需求前景趨弱與投入成本壓力依然偏大,這就要求外向型的制造業企業提質增效并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國內保供穩價、外貿企業紓紓困支持措施力度不能減。”
王青也表示,短期內基建投資仍將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主要抓手;同時,為引導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助力穩增長,不排除2023年一季度監管層引導5年期LPR報價下調的可能。
普通外科口罩無法防止奧密克戎傳染?低風險環境下無需佩戴N95口罩央視網消息:這兩天,“普通外科口罩無法防止奧密克戎傳染”的說法引起了大家廣泛關注。究竟該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呢?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回應。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控處處長 李六億:口罩主要有三類:一次性的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是一個感染的低風險狀態,也就是說我們科學地選擇一次性的醫用口罩或者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了。醫用外科和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又有什么區別呢?一方面,醫用外科口罩具有防噴濺的功能; 第二,醫用外科口罩還有一定的防氣溶膠的功能,它對氣溶膠的防護效果能夠達到30%。第三種口罩就是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主要是在暴露于感染高風險的環境下佩戴的,比如說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新冠定點醫院,這時候病原體的濃度比較高,可以選擇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 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的防護效果比醫用外科和醫用口罩對氣溶膠的防控效果要好一些,但是它也有缺點,戴的時間長了以后,可能人會感覺到缺氧,長期缺氧會容易產生疲勞,對于我們的心和腦也會有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它是在我們醫療專業人員當中使用的,它的使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說是一次性使用、有效時間持續時間是4—6小時。所以,公眾在一般的低風險的環境下不用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口罩)。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場將陷入供應過剩,同時下調需求前景,上調非OPEC供應預估。根據OPEC的最新月度報告,其將第三季度原油產量預測下調124萬桶/天,至2,827萬桶/天。這比OPEC 13個成員國7月的產量低了約57萬桶/天。OPEC位于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將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預期下調72萬桶/天,同時上調非OPEC供應預期52萬桶/天。預計本季度原油消費均值為9993萬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