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浪迎來了兩個春天,一個是微博帶來的流量之春,另一個是股票和投資市場的資本之春。
第一春是近日超級熱門話題讓微博成為流量之王。因王寶強和馬蓉的婚姻之爭,王寶強在微博發布與馬蓉解除婚姻關系的話題后,一時間猛料頻出,微博流量達到新高峰,話題 #王寶強離婚# 閱讀量超過100億次閱讀,300多萬人參與討論。而奧運更是讓微博大放異彩,奧運期間微博原生奧運視頻播放量達104億,運動員微博直播互動超過30場,觀看人次達2.2億,直播和短視頻讓微博變成了流量之王。從微博發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財報來看,二季度微博總營收達9.27億元,同比增長36%,盈利同比增長246%,表現不俗。
第二春是資本之春,新浪在繼去年管理層控股之后,又爆出向股東配送微博股票,讓新浪和微博再添驚喜:
其一,去年十一月新浪CEO曹國偉以每股41.49美元、總作價4.56億美元現金購買了新浪1100萬股新發行的普通股,通過此番增持,曹國偉持有新浪1246.7萬股,占新浪交易達成后總股本17.8%,曹國偉成為新浪最大股東。
其二,就在幾天前新浪董事會批準向股東以每持有10股新浪普通股將配送1股微博A類普通股的固定比例,向股東配送微博公司的股票,配送的微博股票總量超過微博總股本的3%,價值超過3億美元。
新浪的兩大市場行為一經報道不僅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也引起了普遍的不解,有評論認為新浪管理層核心的曹國偉在炒股票,在新浪和微博雙雙大漲背景下高點套現,再用套現所得認購微博股份。實際上,近半年來新浪的股票一直呈現上漲的態勢,目前新浪的股價已經較曹國偉購買時增長了近90%,如果要高位套現,想必早就動手了。我認為曹國偉增持股票和向股東配送微博公司股票雖為兩個動作,是處于三個方面的戰略考量:
重振——給市場信心
新浪此番行為有一個核心目標,即在新浪和微博雙雙大漲的背景下,為市場重估新浪的價值做好前期功課。而在此之前受微博被誤認為用戶活躍度下降流量難以下沉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受移動互聯網沖擊,門戶網站也受到影響,導致新浪和微博的市值長期被低估。受益于微博持續增長的推動,新浪與微博股價雙雙大漲,均創52周新高,微博股價更是屢次觸及5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從用戶數據來看,2016 年 6 月的月活躍用戶數較上年同期增長 33%,至 2.82 億,其中 89%為移動端用戶。
在此之前,新浪股票是基于分類加總法計算,微博是新浪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新浪微博作為社會化媒體而受到資本市場青睞,而除微博之外的新浪業務估值是負的,有專業分析師認為,如果假定微博之外的業務的價值是零,那么這將直接導致新浪整體被低估約30%。
由此來看,新浪及微博的市值長期以來被市場低估,在去年中概股低迷之時,新浪和微博股票嚴重被低估的情況下,作為新浪掌門人的曹國偉在此背景下大幅度增持新浪股票,用實際行動為市場示范,為新浪背書,給市場以信心,是企業經營中正常的經營策略和市場行為,由此以來,廣大投資者對新浪股票的財富保值和增值能力更加信任。而且,曹國偉同意自己或關聯方通過本次交易購買所有股票在交易完成后有六個月約定鎖定期。所以,曹國偉“自己買自己”是一次托市行為。
活市——增強股票流動性
“自己買自己”是為了托市,而配送股票的“買菜送蔥”行為同樣是為了活躍新浪的股票,進一步提升新浪的市值。
完成微博股票的配送后,新浪在微博的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約54%(投票權比例約為78%),降至約51%(投票權比例降至約75%)。新浪釋放自己的績優價值給廣大股東,實現微博這一績優價值和新浪其他業務價值的搭配,增強新浪和微博的聯系感;同時增強微博股票的流動性,打破微博在外流通股過少的局面。
通過配送策略,新浪將為股東配送大約700萬股微博股票,隨著微博用戶活躍度、數量和營收方面的持續上揚,這將讓持有了新浪股票和希望購入微博的股票的投資者都能雙雙獲益。
回饋——給股東分紅
在曹國偉為新浪股票增信和配股的兩股重錘下,新浪股價重回合理區間,新浪股票整體上漲。僅9月1日,新浪股票就上漲了2.94%達78.75美元,微博股票上漲2.62%達到49.02美元,這次配股對新浪和微博的股票起到了雙雙拉高的作用。
此外,國際投資機構對新浪也頗為看好。華爾街認為這意味著新浪開始致力于釋放其所持資產的價值,新浪股東有望進一步獲利。華爾街巨頭摩根大通和投行Stifel也宣布,授予新浪股票增持評級。瑞士信貸指出,本次配送股票凸現了新浪管理層釋放公司基本價值的意愿,相當于一次特別派息6.3%以上,對新浪的股價是一個利好,預計未來新浪的股價將繼續朝向瑞信所設定的80美元目標價邁進。
曹國偉在股市不景氣之時親自貸款購買公司股票,為新浪背書,給市場示范,從而讓市場及時重新審視新浪,在微博價值被逐漸正確認識之后,又給新浪股東配送微博股票分紅,既釋放了新浪的資產,又提升了微博股票的流動性,兩記重拳緊促有效,不僅讓投資者收益,也給新浪的發展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