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要新聞點評
央行定向再操作1100億元MLF
央行昨日發布公告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央行當天對14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1100億元,期限6個月,利率3.35%,同時繼續擴大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中財簡評:7月份外匯占款減少,流動性偏緊張;央行貨幣政策思路是長短結合,定向和全面結合,MLF是應對短期流動性問題,中長期問題擺在面前,降準仍然是大概率事件。外匯占款流出的是長期限流動性,無論從釋放流動性規模,還是從MLF的期限看,都需要下調存準率來提供流動性。
國務院通過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
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會議提到,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同時提出,引導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政策支持。
中財簡評:未來最有價值的行業將是數據價值最大的行業,而最有價值的公司將是能設計好的商業模式把數據變現的公司。遵循自身擁有大數據和為客戶提供大數據分析運營兩條主線選擇標的:(1)自身擁有大數據的公司:科大訊飛、萬達信息、石基信息、恒生電子、四維圖新、用友網絡、神州信息、千方科技等;(2)為客戶提供大數據分析、運營、服務的公司:東方國信、烽火通信、中瑞思創、東方網力、超圖軟件、啟明星辰、東方通、拓爾思等。
低空空域政策有望年內落地
幾經修改完善后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日前已上報決策部門,如無意外,將在今年年內正式下發。據了解,規定從空域分類劃設、空域準入使用、飛行計劃審批報備、相關服務保障、行業監管和違法違規飛行查處五大方面,就未來我國真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管理使用進行了詳細、有實操性的規定,將成為未來我國低空空域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據。此外,意見稿還就空管系統等的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中財簡評:該政策的出臺,后續將帶動基礎設施如通航機場、空管系統等的一系列建設潮,制造、運營、維修、培訓等通航各環節將涌現投資機會。A股相關上市公司包括川大智勝(002253)、四川九洲(000801)、四創電子(600990)、海特高新(002023)等。
二、主力動向曝光
融資余額七日來首降 個人融資融券一天減23萬元
面對大盤的劇烈震蕩,投資者的心態也變得極度復雜,有人悲情退出,也有人高歌猛進。
在經歷了連續7個交易日融資余額上漲后,周二(8月18日)面對滬指暴跌6.15%的局面,融資資金整體而言再度撤退。根據統計數據,當天滬深兩市融資余額凈減少205.06億元,從1.3892萬億元減少至1.3687萬億元。
另一方面,股指下跌又激發了部分融資者買入熱情——周二滬深兩市融資買入金額達到1581.7億元,創出17個交易日以來新高。其中滬市融資買入991.9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6.27%;深市發生融資買入589.7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13.06%。
中字頭個股遭遇凈流出
從個股來看,大部分融資資金凈流出集中在中字頭的央企改革概念股上。在融資凈流出前10名中,以“中”字開頭的有8只個股。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14.85元)被融資買入21.80億元,償還27.13億元,融資凈償還5.34億元,位列市場之首。其次是中國一重(601106)(601106,收盤價11.65元),融資資金凈流出4.52億元,此外,中國中車(601766,收盤價14.05元)、中國中鐵(601390,收盤價13.50元)、中糧屯河(600737)(600737,收盤價24.42元)等融資資金凈償還也超過3億元。備受矚目的際華集團(601718,收盤價24.25元)也出現了2.99億元融資凈流出。
在融資凈流入方面,與阿里合作的蘇寧云商(002024,收盤價19.64元)近期風頭正勁。周二融資買入金額高達33.47億元,融資償還額為26.11億元,凈流入7.35億元。8月14日~18日,短短三個交易日,蘇寧云商的融資余額從59.68億元上升至85.30億元,增加了25.62億元,增長幅度高達45.93%。白云山(600332,收盤價38.58元)、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15.00元)以融資凈買入2.71億元、2.69億元位列第二、第三位。
總體來說,周二被融資凈買入的個股仍然遠小于凈償還的個股——在892只標的中,僅214只出現融資凈買入,占比為23.99%;融資凈流出678只,占比為76.01%。從行業來看,只有商業貿易板塊凈流入2.9億元,國防軍工、有色金屬、公用事業則分別以凈流出18億元、17.3億元和15.6億元位列凈流出板塊前三位。
個人融資融券一天減23萬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增增減減的融資余額,證金公司延遲公布的一項數據,則顯得有些奇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證金公司官網后發現,8月18日共有91家券商、7021家營業部開展了融資融券業務,營業部數量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家。當天參與交易的投資者數量從8月17日的34.78萬名增加至38.53萬名,增加了3.75萬名,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數量則從130.70萬名小幅上升至130.84萬名,增加了1402名。
但與此同時,融資融券投資者總數量卻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個人投資者從8月17日的390.2萬名減少至366.8萬名,機構投資者從7273家下降至7034家。一天之內,個人投資者數量減少23.4萬名,同時機構家數減少239家。而在此之前的8月12日~17日,個人投資者數量一直維持在389.9萬~391.2萬名,機構投資者數據維持在7244~7273名之間,變化均非常小,8月18日這兩項數據的大幅變化勢必事出有因。
作為國家隊的急先鋒,近期市場一直高度關注證金公司穩定市場信心的作用。不過,大家都知道,證金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則是為轉融通制度打通橋梁,支持融資融券業務發展,因此其公布的兩融數據也是最權威的來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8月18日突然出現融資融券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數量雙雙大幅下降?這是否真的意味著大量投資者在退出兩融市場,記者將繼續進行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 王硯丹)
兩“金”持股名單集中曝光 市場做多氣氛重新點燃
A股市場周三上演驚天大逆轉,收盤后,消息面重磅利好浮出水面!眾多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披露證金公司或匯金公司的持股情況。引人矚目的是,匯金可能動用了近300億元資金接手此前證金公司持有的金融藍籌股,僅是四大行的股份按目前的市值計算就涉及資金近200億元。此外,經過前期的救市,大批個股從民營企業變身國資深度參股,衛寧軟件的國資參股比例一舉突破18%,直逼實際控制人,可謂出人意料。
四大行領銜披露證金及匯金持股情況 密集買入金融股市值近300億
周三晚間,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紛紛發布公告,披露中央匯金公司的持股變動情況。工商銀行公告:匯金公司于近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了公司A股10.14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1247.32億股,約占A股股本的46.26%、總股本的35%。
農業銀行公告:匯金公司于近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12.55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1312.61億股,約占公司A股股本的44.64%、總股本的40.41%。
中國銀行公告:控股股東匯金公司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18.10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1902.72億股,約占公司A股股份的90.28%、總股本的64.63%。
建設銀行公告:控股股東匯金公司近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4.97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6.93億股,約占公司A股股份的7.22%;持有A股與H股股份合計約占公司總股本的57.31%。
光大銀行公告:匯金公司于近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6.30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股份108.8億股,約占公司A股股份的27.33%、總股本的23.31%。
新華保險公告:匯金公司已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2824.92萬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10.06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2.24%。
申萬宏源公告:匯金公司于近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A股股份1.46億股,受讓后其合計持有公司A股38.65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6.02%。
大批民企被增持后國資已占重要比例 衛寧軟件國資比例突破總股本18%
根據上市公司的最新公告,衛寧軟件被證金大舉增持,10只基金通過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股7526.60萬股,占比13.8%;匯金公司持有2522.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62%。二者相加,國資持有衛寧軟件的股權比例一舉突破18%,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周煒和王英合計26%的持股比例已經相差不遠。
東方財富公告:截至8月14日,匯金公司持股3126.80萬股,占比1.84%;10只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股9330.3萬股,合計持股比例為5.5%。
除此以外,中金黃金、馳宏鋅鍺、青島海爾、東方通信、小商品城、金葉珠寶、天山生物、遠方光電、仟源醫藥、泰勝風能、泰格醫藥、金達威、神劍股份等個股均發布公告,證金和匯金公司前期都已買入大量股份,變身國家隊概念股。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股權轉讓的進行,近期可能還會有新的證金概念股浮出水面,市場短期資金可能借題發揮,參與炒作。但是這畢竟只是短期的概念炒作,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不是短線高手,投資者切忌盲目參與,特別是不能追高。(投資快報)
萬億資金場外徘徊 靜待股市建倉良機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7月公募基金規模數據,貨幣基金規模暴增8077億份,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出現近萬億份凈贖回。罕見的資金大規模遷徙令不少投資者心生疑問,這是否意味著大量基民正在逃離A股?市場情緒是否已跌至谷底?
據記者采訪多家基金公司后發現,近萬億份凈贖回絕大多數出現在打新基金,并且贖回的主要是追求穩定收益同時有資金成本負擔的機構資金。此外,前段時間分級基金密集下折也令一些以分級基金為主要產品的基金公司損失了部分份額。整體來看,普通偏股型基金贖回情況仍在合理范圍內,市場情緒并沒有想象那樣糟糕。
近萬億資金從偏股型基金中撤離,并不意味著基民已經對市場失去信心。通過對多家基金公司進行求證據記者發現,天量贖回的來源主要是打新基金。
事實上,基金倉位依然處于低位。眾祿基金研究中心倉位測算的結果顯示,上周樣本內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4.60%,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91.01%,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4.89%。
據記者通過Wind統計后發現,近一月成立的106只新基金凈值均在1元左右波動,倉位普遍較低,其中廣發中證醫療、工銀瑞信高鐵產業等指數基金倉位比主動型基金稍高,但從凈值表現來看,倉位也十分有限。五只“國家隊”基金中,南方消費活力基金倉位相對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申贖情況向來被當做市場的滯后指標甚至反向指標。比如,在這輪大調整中,就在市場出現反彈的前一日,即7月8日,基金贖回達到最高峰值。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從上周投資者的行為數字看,市場情緒明顯恢復,融資余額大幅增長,股指期貨多頭把握節奏,中證500與滬深300期貨的多頭力量占優。此外,公募基金倉位較低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基金手中的彈藥依然很充足。
業內人士認為,從打新基金中流出的資金只有小部分流向債市,絕大部分仍然在場外徘徊,隨時可能進場。目前,基金倉位普遍偏低。總體看,基金手中的彈藥充足。
目前看來,市場信心已經有所恢復,但并未完全好轉,近期市場表現也反映了這一點。部分公募基金經理表示,短期內沒有確定性的機會,目前的市場方向仍不明朗,投資者信心需要緩慢修復,市場回歸正常也需要時間。(鳳.凰.網.)
三、今日股評家最看好的股票
一家機構推薦農發種業:種業兼并、農業服務平臺、集團資產注入將不斷推進
構建核心競爭力:先整合要素,再提升內功。
我們預計,公司構建核心競爭力分兩步走,即先通過兼并收購進行關鍵要素的培育整合,再通過提高自身實力,實現內生增長。在要素整合上,重點加強小麥種子和酰胺類除草劑兩大細分領域優勢,其次再選擇一些新型科技含量高的肥種進行布局。在自身功力提高上,公司會從三個方面入手:國際合作、企業培訓和人才引進、建立管控體系。
種業兼并重組將不斷推進。
我們預計公司后期仍將會持續推進種業的兼并重組,預計在小麥種業、玉米種業會不斷拓展。今年河南地神小麥業務會穩步增長,并拓展了玉米品種且已通過省審,預計將成為其新的盈利增長點。湖北種子集團今年擺脫了雜交稻下滑的不利局面,其常規稻種黃華占今年銷售火爆,保障了業績。
服務體系建設是未來聚焦的重點。
在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服務體系是未來公司發展的重點。根據歐美發達國家經驗,服務體系能夠使農民的農業活動變得簡單化,從而促進土地流轉,形成較大規模的家庭農場,同時以增值服務帶動農資產品的銷售。目前公司已大致形成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河南地區的組合式模式,將公司(農資)、黃泛區農場(機械化和規模化種植)和棗花面業(倉儲加工)等各具優勢的主體相結合,完成無縫對接;第二種是在東北地區,由于合作社模式較為普遍,因此圍繞合作社提供產前和產后的銷售與服務。
國企改革將會積極推進。
后期公司在集團資源整合以及員工激勵方面會積極推進。一方面,農發種業是集團內唯一的種植業平臺,未來集團在資源整合背景下,會將相關的種植業資產注入農發種業,主要包括一些土地和農用機械。另一方面,公司后期會按照國企改革的政策,建立激勵機制,前期管理成參與定增實質上已算是變相國企改革的一種方式。此外,公司股東中國農墾集團在農墾方面有悠久歷史和情節,不排除未來和其他農場進行戰略合作的可能性。
重申"買入"評級。按定增全面攤薄后,我們預計公司15、16年EPS分別為0.41、0.61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公司收購作價過高;(2)服務體系構建速度不達預期。(長江)
一家機構推薦延華智能:業務轉型初顯成效,期待下半年發力
事件:公司201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11%;歸母凈利潤0.35億,同比增長16%;Q2與Q1各項業務收入變化情況保持穩定。
聚焦智能建筑、智慧醫療、智慧節能板塊深耕細作,業務轉型和收入結構轉型初顯成效。1)分項業務收入中,智能建筑收入增長23%基本符合預期;智慧醫療上半年受反腐等因素影響,業務推進速度低于預期,收入僅增長3%,公司下半年將持續發力,爭取實現收入增長50%以上;智慧節能業務受合同結算及收入確認差異影響,同比下滑36%,下半年將回歸常態,預計增長30%以上;2)公司上半年管理費用增長36%,主要是由于股權激勵攤銷所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5%,短期影響部分利潤,長期有利于公司發展。
成電醫星過戶完成,下半年并表預計將增厚公司業績約1250萬元。1)公司已于7月30日完成成電醫星標的資產的過戶事宜,下半年開始并表,預計將增厚公司業績約1250萬元;2)2015-2017年成電醫星承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004萬元、3755萬元及4693萬元,將顯著增厚公司業績;3)成電醫星核心產品醫院信息系統和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累計在全國17省市,1000多家各級醫院和醫療衛生機構實施應用;4)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在四川成都、河北鹿泉、湖北保康縣和云南巧家76家醫院、661個村衛生室實施和應用;5)成電醫星與上市公司在市場區域、業務模式、客戶構成、業務戰略各方面均可以實現完美互補。
智慧城市持續推進,智城公司已落地9個。1)公司主要圍繞智慧城市開展智慧建筑、智慧醫療、智慧節能等各項業務;2)公司當前已落地的城市有遵義、貴安、南京、新疆、武漢、荊州、吉林等9個城市,未來將逐步向全國擴張;3)通過"智城"建設,采取PPP模式與地方區域政府利益綁定,結合公司醫療信息化業務,推動區域性大數據健康管理平臺順利成章。
盈利預測及評級:預測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14元、0.22元和0.30元,(原預測分別為0.18元、0.29元、0.50元,下調的主要原因為智慧醫療業務受反腐等政策因素影響招標推進略低于預期)對應PE分別為94倍、58倍、42倍。我們認為:收購成電醫星后將極大提升公司在智慧醫療領域的競爭力,結合智慧城市未來打造大數據健康管理平臺可期。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醫療信息化業務推進或持續低于預期;行業增長或放緩。(西南)
一家機構推薦大北農:豬飼料整合最可能贏家,16年利潤彈性值得期待
2Q15凈利靠近業績預告-300的中值,明顯低于我們預期的+30,主要是營收降幅和毛利率升幅低于預期。
2Q15營收下降受累于生豬存欄下降、優化經銷商結構。雖2Q15開始豬價持續回升,但養殖戶補欄速度低干預期,IH15生豬和母豬存欄持續同比大幅下降。受行業調整影響,大北農1H15還對此前快速擴張的經銷商隊伍進行了優化。
兩者共同導致1H15飼料營收下降12.3%。
1Q15是利潤拐點,但2H15利潤彈性可能低于此 前預期。受益于銷售費用下降、豆粕等主要原料價格下降,雖營收同比繼續下滑,但2015凈利跌幅已較1Q15收窄。我們判斷,隨著豬價上漲帶動存欄持續上升,同時公司繼續管控費用,1Q15應已是公司凈利增速低點。由于13-14年豬價下跌引發的生豬養殖行業結構調整力度超預期,加上15年生豬養殖環保政策大幅收緊影響,生豬存欄回升速度低于此前預期,這些可能拖累大北農飼料營收增速回升速度,2H15利潤彈性可能低于此前預期。
維持大北農豬飼料整合最可能贏家判斷。12年大北農養豬服務平臺已初步成型,15年公司加速打造以豬聯網為核心的平臺,IH15豬聯網已集聚3300戶中等規模養殖戶,活躍母豬頭數約75萬頭,可影響或覆蓋1500萬頭生豬,是國內掌握豬頭數最多的管理平臺,領先于競爭對手。
16年利潤彈性值得期待,維持"強烈推薦"評級。考慮生豬存欄回升速度低干預期,下調15、16年歸母凈利約29%、24%至7.39、12億元,預計15-17年EPS分別為0.27、0.44、0.63元,同比-7%、+63%、+44%,動態PE為50、31和21倍。我們看好大北農優秀管理層和已建立的平臺優勢,增發將助推公司3-5年成長,且16年凈利彈性值得期待,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來源:雪球
想看更多?快來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號:cai-neng(←長按復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