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達64。77億
今年7月11日是第16個世界人口日。聯合國人口基金將“平等=授權”作為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著重強調性別平等,賦予女孩和婦女平等的權利,同時還提出了四個重要行動領域,包括教育、經濟機會、生殖健康和權利、政治參與權。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50億。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更深切的關注,聯合國人口基金1990年6月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要求各國政府、民間團體在此期間開展相關活動。
據世界人口年會6月底公布的統計數字,截至2005年6月,世界人口已達64。
??77億。預計到本世紀中葉,世界人口將達90億至100億。
目前世界上約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人口1億以上者有10個國家,它們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聯邦、巴西、日本、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這10國人口總數共有31。
??5億多,約占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由于世界各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因而人口的地理分布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空間分布分為人口稠密地區、人口稀少地區和基本未被開發的無人口地區。據統計,地球上人口最稠密地區的約占陸地面積的7%,那里卻居住著世界70%人口,而且世界90%以上的人口集中分布在10%的土地上。
??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也相當懸殊。歐亞兩洲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32。2%,但兩洲人口卻占世界人口總數的75。2%。尤其是亞洲,世界人口的60%居住于此。非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一半而人口尚不到世界總人口的1/4。大洋洲陸更是地廣人稀。
??南極洲迄今尚無固定的居民。歐洲和亞洲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都在90人以上,非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平均每平方公里在20人以下。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5人。世界人口按緯度、高度分布也存在明顯差異: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是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區,世界上有近80%的人口分布在北緯20°~60°之間,南半球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11%多;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也不平衡,5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拔200米以下、不足陸地面積28%的低平地區。
??由于生產力向沿海地區集中的傾向不斷發展,人口也隨之向沿海地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