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貨入庫是整個倉庫作業(yè)的開端,因此為了做好收貨作業(yè),往往都會上線一個WMS系統進行管理。那么WMS系統的入庫流程是怎么樣的呢?
一、梳理實際業(yè)務場景
1、由ERP系統創(chuàng)建好采購訂單,同步到WMS系統和SRM系統;
2、SRM系統創(chuàng)建好發(fā)貨單,并發(fā)行好來料條碼,同步到WMS系統;
3、供應商事先打印并貼好條碼標簽,然后再來送貨;
4、倉庫收貨是按到發(fā)貨單,用PDA掃描物料標簽逐個收貨;
5、收貨完成,送到待檢區(qū),等待質檢結果;
6、質檢完成后,把良品進行上架,不良品進行退貨。
二、業(yè)務流程設計
1、創(chuàng)建發(fā)貨單
現由ERP系統創(chuàng)建好采購訂單,再由SRM系統創(chuàng)建好發(fā)貨單和發(fā)布條碼,然后將這兩個單據同步到WMS系統,做好收貨準備。
2、掃描收貨
當貨實際到了倉庫后,倉庫會進行掃碼收貨,核對送貨的物料、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收貨主要分為質檢收貨和非質檢收貨,比如使用質檢收貨,需要將物料放到待檢區(qū),等待質檢。反之使用非質檢收貨,則直接上架即可。
3、質檢結果
質檢員會將收貨物料進行質檢,質檢完成后生成一個質檢結果,告訴哪些可以進行上架,哪些需要退貨,然后同步到WMS系統處理。
4、上架和退貨
在WMS系統中,掃描物料條碼和上架儲位,輸入數量即可完成上架任務,同時將數據回傳到WMS和ERP中,增加物料庫存。
在WMS系統中,掃描物料條碼和待檢儲位,輸入數量即可完成退貨任務,同時將數據回傳到WMS和ERP中,減少物料庫存。
化妝品企業(yè)在引入ERP系統,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雖然在多個方面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倉庫管理中,其效果卻不盡人意,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許多物料/成品的擺放都沒有按照ABC原則分類擺放;難以實行先進先出;物料/成品進出的時效性和控制管理相對薄弱,公司也無法實時了解生產計劃,庫存消耗等等。為此,還需要引入一套WMS系統 ,并與ERP系統進行集成,實現倉庫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管控。
ERP集成WMS業(yè)務流程:
2、采購收貨
ERP系統結合客戶檔期數據,內部根據庫存、包材庫存及在途情況,再結合歷史銷售發(fā)貨情況給出備貨建議,安排PMC生產計劃與物料采購計劃。
在ERP系統創(chuàng)建好采購單后,并發(fā)送到供應商協同平臺,由供應商確認后進行發(fā)貨。然后同步到WMS系統進行收貨。
在WMS系統收貨完成后,放到待檢區(qū),然后將收貨數據同步到ERP系統中,生成憑證號。
ERP系統會將收貨數據進行質檢,生成質檢任務,然后同步到WMS系統中,進行上架或者退貨作業(yè)。
在wms系統中完成上架或者退貨作業(yè)后,數據同步到ERP系統中,更新庫存數據。
3、生產備料、生產補料和成品生產入庫
ERP系統根據成品、包材庫存數、半成品已排計劃、采購在途、檔期和訂單數,自動計算出半成品生產需求,再結合產品/產線設備產能、半成品/包材齊套情況、班次/工作日歷/出勤情況、設備/產線運行/在產/排產狀態(tài)等因素,計算自動生成車間排產計劃,下達生產任務工單。
在ERP系統創(chuàng)建好生產備料、生產補料和成品入庫單后,同步到WMS系統進行成品入庫、生產備料、生產補料作業(yè)。
在WMS系統中進行生產備料、生產補料作業(yè)時,系統會根據先進先出和出庫策略,指示入庫早商品的儲位,提升備料、補料效率和準確性。當任務完成后,數據同步到ERP系統中,更新庫存數據。
通過物流wms系統的應用,可以幫助物流企業(yè)實現倉庫的信息自動化、精細化管理,指導和規(guī)范倉庫人員日常作業(yè),完善倉庫管理、整合倉庫資源,實現數字化管理。出入庫、調撥、庫存量、倉庫使用空間等業(yè)務可做到實時查詢與監(jiān)控,提升業(yè)務效率和準確率,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損耗和成本,從而提高企業(yè)效益。
主要應用場景
1、倉庫規(guī)劃
通過對各個倉庫的儲位規(guī)劃,實現一位一碼管理,并在系統中設置每個倉庫、庫區(qū)、儲位的容量,生成一個倉庫容量使用報表,實時顯示每個倉庫剩余使用空間,方便對倉庫中的貨品進行調撥,騰出更多空間來存放新貨主的商品,提升企業(yè)收益。
2、收貨上架
貨主事先發(fā)送貨信息給到開單員,然后開單員事先創(chuàng)建好到貨單,并打印好條碼標簽。
當貨品到庫后,倉管員利用PDA查看到貨人員,邊核對商品邊貼上條碼標簽進行綁定,實現一物一碼管理
收貨完成后,叉車員將貨品拉入庫中,系統會指示空閑的儲位進行上架擺放,叉車員只需根據指示,掃描儲位和商品條碼,輸入上架數量,即可完成上架操作。
上架完畢后,系統會自動更新庫存數據,無需人工錄入,并可以實時打印貨主庫存卡給到貨主,提升服務體驗。
3、揀貨出庫
貨主事先出庫信息給到開單員,然后開單員事先創(chuàng)建好出庫單,給到對應的叉車人員。(一張出庫單中,只會出同一個倉庫的商品,不會是多個倉庫商品混合在一起,提升揀貨效率的同時,也可合理分配任務)
叉車人員拿著出庫單到倉庫中后,系統會指示入庫早商品的儲位,叉車員只需根據指示,掃描儲位和商品條碼,輸入下架數量,即可完成商品揀貨操作,保證出庫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也確保了先進先出實行。
5、貨主計費
系統支持按板、按噸、按件、按托盤等方式計算倉儲費用;支持自定義計費出入庫作業(yè)費用。
系統每天會自動計算每個貨主的倉儲費用,無需人工處理,保證費用準確、實時。
每當貨主結算完后,會生成一張結算報表發(fā)給貨主,讓貨主知道近期的費用情況,更快匯款。
RFID和WMS集成后功能
1、入庫功能
當貨物進入庫房時,在倉庫入口處安裝固定的RFID讀取設備或通過手持設備自動對入庫的貨物進行識別,由于每個包裝上安裝有電子標簽,可以識別到單品,同時由于RFID的多讀性,可以一次識別很多個標簽,以便實現快速入庫。
2、托盤管理
拆盤時,作業(yè)人員用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移出托盤電子標簽相關信息,讀取移出貨物的條碼,并將信息反饋予WMS,解除原有貨物/托盤關聯;
3、庫位管理
車載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分別讀取移出托盤和移出貨位的電子標簽信息,解除該貨位與托盤的關聯關系;
將托盤移到新庫位后,在利用車載或手持RFID讀寫終端讀取移入貨位電子標簽相關信息,重新建立移入托盤與移入貨位的關聯關系,并將信息反饋予WMS,WMS實時更新庫位信息。
4、下架管理
出庫時,叉車司機根據指令靠近的貨位,車載RFID讀寫終端讀取貨位電子標簽的相關信息和貨位上托盤電子標簽的相關信息,即時進行下架指令、貨位與托盤三者的匹配性校驗,確認無誤后取下托盤,完成托盤下架動作,并將相關信息反饋予WMS后臺。
5、裝車出庫管理
作業(yè)人員用手動托盤車將整托盤貨物拉入車廂,托盤經過碼頭門入口時,裝在入口處的固定式RFID讀寫器讀取正在移動的托盤上的電子標簽相關信息,由WMS后臺對該托盤的裝車碼頭號、托盤ID號、托盤上貨物的品規(guī)、數量等信息進行校驗,發(fā)現不相符時即時發(fā)出警報,由作業(yè)人員重新校核調整。同時實時統計移庫貨物信息,并將移庫貨物信息反饋回WMS進行移庫確認。
6、盤點管理
盤點前,調度人員選擇所需的盤點策略,生成相應的盤點指令。實盤時,盤點人員用手持式RFID讀寫終端讀取貨位電子標簽的信息(ID號),回傳至WMS,從WMS中獲取該貨位上的貨物信息,在手持式RFID讀寫終端上顯示,盤點人員與現場實物進行核對,并將核對結果在手持機上記錄,發(fā)送回WMS。盤點完成后由WMS生成盤點表和盈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