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得知派去克里米亞挑釁的軍艦全軍覆沒消息的時候,波羅申科會想起這一幕嗎:2014年的6月7日,在他的總統就職儀式上,當他步入議會大樓的入口時,一名衛兵突然身體搖晃,手持的步槍砸在了他的腳邊,這個小插曲讓人為烏克蘭的國運捏了把汗。在下令烏克蘭的軍艦出發之前,波羅申科政府應該做好了各種預案,而目前來看還擊顯然不在預案中。
雖然比”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預期更嚴重,但波羅申科仍將按照自己的劇本去演:在波羅申科的提議下,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支持宣布戒嚴60天。這項動議現在將提交烏克蘭議會進行最終批準。同時表示26日將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和烏克蘭盟國討論進一步措施。不過,波羅申科表示,如果實施戒嚴令,不打算采取任何進攻性的行動,而且不會影響與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進一步的軍事還擊目前還不在波羅申科的考慮范圍內,畢竟烏克蘭軍隊掉渣的戰斗力他也心知肚明。對于波羅申科來說,他最大的收獲就是挑起了民族主義情緒,通過戒嚴令來增強總統的政治權力,限制被憲法保護的一系列公民自由,如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等權利。如果進一步軍事挑釁,被俄羅斯打得滿地找牙那就演過了頭。
北約肯定會聲援烏克蘭,可是如果這種聲援有用的話四年前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波羅申科今天將向北約秘書長”告洋狀“,估計也會得到英國為首一些北約國家的聲援(畢竟英國國防大臣21日才宣布將派更多的軍艦和士兵前往烏克蘭保護自由),口頭上的支持是可以有的,實質性的援助則要看是什么內容:給點錢和裝備,讓波羅申科去當炮灰可以,讓本國的軍人流血那就算了。別忘了,當年土耳其擊落了俄羅斯軍機的時候,北約國家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支持它而是指責埃爾多安亂惹事,烏克蘭都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怎么好幫你直接出頭?我并不認為俄羅斯向烏克蘭軍艦開火后北約會介入亞速海,在克里米亞大橋建成后,亞速海實際已經成為俄羅斯控制的內海,沿岸部分被俄羅斯或者親俄羅斯的東部武裝控制,本來就不利于大型軍艦通行。俄羅斯封鎖克里米亞大橋,哪個北約國家的軍艦敢硬闖?對俄羅斯的國力消耗很小。
今年7月5日,季莫申科在參加烏克蘭電視一臺的節目時公開表示,根據她掌握的信息,波羅申科試圖在2019年總統大選前升級烏克蘭東部地區的沖突,從而找借口實施戒嚴令,而根據烏克蘭相關法律,戒嚴期間大選不能舉行?,F在看來,波羅申科已經開始在嘗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