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墩墩”火了,還帶火了東莞制造。
突如其來的爆紅,讓“冰墩墩”的“外衣”的主要生產商之一——廣東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激增了40萬個訂單。
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寅貴第一次被聚光燈如此籠罩,不善言辭的他顯得有一點不知所措。同樣不知所措的,還有他的團隊,平靜的生活因為“冰墩墩”而泛起漣漪。
誰也沒想到,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一夜之間火遍了大江南北。從各國政要到運動員,從孩童到老人,都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冰墩墩”。
“最近的日子,像是在‘做夢’”
2月10日下午,東莞市東坑鎮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門口,數十家手持“長槍短炮”的媒體記者等候著安排采訪,他們已經提前兩天約訪,因為要求采訪的人太多,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門口無法應對,只有求助東莞市東坑鎮宣傳部門,幫忙組織媒體記者探訪“冰墩墩”的“外衣”生產流程。
同樣,在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辦公室里,員工們正在溝通中工作,車間里,工人們正在趕制讓“冰墩墩”加分的“冰晶外衣”。面對突然暴增的訂單,顯得有點措手不及。以往這個時候,大家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有很多工人都要等元宵過后才正式上班。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大家都在加班趕工。
展開全文2月10日,在辦公室里工作中的眾盛員工們正在努力趕工。
“實在火得太突然了,我們從沒見過這種架勢。我就是個從山里走出來的孩子,真是見識到了。”總經理李寅貴連連拱手笑著說,最近的日子,像是在“做夢”。
談及“冰墩墩”的爆火后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李寅貴坦言,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受寵若驚”。
按照計劃,東莞眾盛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過年前就已經完成全部訂單,來自貴州的老板李寅貴還想著,一年到頭都在忙,終于可以在老家躺平,舒舒服服過個年。
怎么也沒想到,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突然就成為了全民的新晉網紅,相關話題火速占據了大街小巷。工廠突然砸來大單,李寅貴的手機被“打爆”。
“訂單蹭的一下就多了起來,多得我都不知道怎么接,滿腦子想的都是趕緊得回來東莞開工趕訂單。”李寅貴說,微信好友每天都要加上個兩三位數,全是問冰墩墩的。
激增了40萬個訂單,工廠原有的產能根本無法滿足需求。李寅貴說,目前廠里僅有2個模具配套生產,日產能僅800-1000個。相比幾十萬個訂單,這點出產效率可謂是杯水車薪。
目前,工廠里只有2套模具,即4個冰墩墩形態的模具來進行生產,而每5分鐘只能完成一套,即使靠熟練工人操作,日產能還是遠遠不夠。
李寅貴沒有被巨額訂單砸懵,而是立即行動解決問題。“東莞制造的實力不是吹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李寅貴笑著說,為了應對暴增的訂單數量,廠里正在以最快速度趕制一批“冰墩墩”模具,預計月底可完成數十個模具的生產,屆時日產能可達到3萬個。
高質量的模具是制造“冰墩墩”硅膠外殼的必要條件,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打磨和生產。
冬奧吉祥物“冰墩墩”之所以能火,“冰晶外殼”是關鍵。看似簡單的外殼,其實蘊藏著一定的技術。況且,“冰墩墩”外殼的工藝較一般硅膠工藝品要復雜一些,況且需要外殼單獨實現“站立”,對硅膠的塑形方面要求非常高。
“研發的時候,時間特別緊張。北京冬奧會團隊要求一天內拿出解決方案。”李寅貴說,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大家還是頂著壓力上,最后還真突破了技術難關。
“我們外殼生產出貨后,會送到福建的毛絨玩具廠再進行組裝。”所以,這意味著只有莞產的“外衣”產能提升,“冰墩墩”的供應才能跟得上。
有殼和沒殼的“冰墩墩”。可見,硅膠外殼是“冰墩墩”的“顏值保障”之一。而這個重擔,就落在了東莞企業的肩膀上。
自從“冰墩墩”火了,還帶火了公司。老板李寅貴每天除了要忙著安排、監督趕工生產,一邊忙著接待各路來參觀、了解生產過程的人,一邊忙著協調訂單交付、出貨。
“我現在恨不得一個人掰成三個人來用……不過,大家別急,你們的墩墩在路上啦!”李寅貴說,硅膠企業成千上萬家,選了咱們東莞這一家,說明咱們東莞產品的質量是過硬的。能在冬奧會上展現由莞企生產的硅膠產品,是值得驕傲的。
“很激動, 一種使命榮譽感涌上心頭”
在接待媒體記者采訪中,眾盛公司的業務經理小吳坦言,這幾天也是忙得腳不沾地。
“我們也沒有想到冰墩墩會有這么火爆,有種措手不及的驚喜。即使再忙,我們的團隊也在努力提升產能。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努力!”小吳說,公司是在2019年10月份接到‘冰墩墩’外殼的生產研發任務的。聽到是冬奧會的吉祥物,當時很激動,一種使命榮譽感涌上心頭!
相比平時生產的其他硅膠產品,小吳說,因為冰墩墩外殼比較大,況且其模具是進行雙面鏡面電鍍的,模具的初始開發就已經很艱難了。
而模具開發完成后,外殼制作時上面的五環彩帶絲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點,外圈尺寸較大的原因會導致偏位,與印刷廠溝通磨合了很多次才解決問題。
硅膠外殼制作出來后,還需進行貼彩帶、貼會徽等操作,才能成為一件合格的“冰墩墩外衣”。
最終,經過技術上的重重攻關,在接到任務的一個多月后,“冰墩墩”的外殼在2019年11月份正式量產,小吳和公司同事們的“冬奧戰線”由此拉開至今。
小吳回憶,過年之前的工作還沒最近這么忙,但增加冰墩墩的生產之后,公司會重點偏向這個項目,就會適當地加班。
小吳的親朋好友本來還不知道她的公司是生產“冰墩墩”外殼的。“但最近一火起來,現在開始有好多朋友在問我們是不是做‘冰墩墩’,都想讓我送個墩墩。”
“我要說一句!我們只做外衣,可沒有成品!大家別天天找我要墩墩啦,你們看,連我們老板自己都沒有呢!”
小吳坐在工位上,舉著公司里僅有的兩只“冰墩墩”的其中一只拍照留念。這些天,她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著“冰墩墩”展開的。“可愛的墩墩,讓我累并快樂著哈哈。”
“從剛開始接觸的不熟悉,然后一直不斷學習,到現在能夠獨為客戶獨立解決些問題,還是有一定成就感的。”她相信,經此“冰墩墩”一役,她會更加喜歡硅膠這個行業以及這份工作。小吳希望借著“東莞制造”的春風,在這座城市努力工作賺錢,3-5年后在人生中能夠有一個質的突破,與東莞共同成長。
產品能在全世界展現,想想還是很激動
在公司車間內,27歲的河南小伙 小尹正熟練操作著機器,一對對合格的“冰墩墩外衣”從他手里下線。
小尹在廠里工作了三年,已經是車間里的生產主力,每天在他手上能誕生大約240個“冰墩墩”的硅膠外殼。
“我們是在2019年接到生產‘冰墩墩’外殼的任務。當時的心情就是‘哇塞,我們居然能以這種方式參加冬奧會’,覺得很牛!”小尹說,廠里的各位工友們因為能生產冬奧會吉祥物,都非常高興。大家都覺得是為冬奧會的順利舉辦出了一份力。
小尹和工友們在馬不停蹄地趕工制作“冰墩墩”外殼。他們一站上工作臺,就是一整天。
在工作時的“面無表情”,正是小尹全神貫注于工作的表現。每一塊硅膠在模具上擺放的位置、制作時對時間的控制、保證產品的干凈度和透明度、成模后對毛邊的清理……這些都需要精準。
“我們爭分奪秒,‘虎’力全開,只為大家能盡快擁有‘冰墩墩’。我們東莞的產品能在很多外國人面前展現,而且是從我手上造出來的產品,想想還是很激動的!”
小尹正在仔細檢查硅膠外殼上有無毛邊需要清理。
小尹說,自己今年27歲,就能夠參與冬奧會吉祥物的制造,感覺很榮幸。雖然還不知道 自己以后有什么打算,但現在的工作還是挺快樂的,接下來還是會留在東莞,過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冰墩墩”站在它的老家之一——來自東莞的硅膠企業前,對著全世界說:“你好!”
萬千東莞人,萬千制造心。“冰墩墩”的外殼雖只是東莞制造中的一個縮影,卻早已融進了從上到下的無數心血。其中滿載的東莞“元素”,見證、濃縮著這座城市四十多年來的產業變遷。
當這一個個晶瑩剔透的硅膠外殼,經過老板老李、員工小吳、工人小尹的手時,他們勢必會像其他正在制造業上奮斗著的東莞人一樣,純樸的心中將泛起一片滿足、自豪且欣慰的漣漪。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南都記者 曾奕靜 劉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