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密克戎疫情打擊下,美國1月ISM制造業指數創14個月新低仍處明顯擴張區間,該指數的分項價格指數飆漲,12月空缺職位意外增加。博斯蒂克等美聯儲高官近期表態顯示,聯儲決策者非常關注打壓高通脹,但了解存在為此可能導致經濟增長停滯的威脅。
1月最后兩日持續走高的美股漲勢消減,三大美股指盤中不止一次轉跌,但最終收漲,標普創2020年來最大三日漲幅。推動美股上漲的領頭羊由科技股變為能源股,價值股為主的小盤股指數一周多來首度跑贏大盤。部分藍籌科技股回落,周一漲超10%的特斯拉一度跌超3%,微軟蘋果盤中跌超2%,而周一漲超10%的奈飛午盤漲幅擴大到6%以上,谷歌母公司漲超1%。周一高漲的熱門中概股漲勢有所緩和,三大電商中阿里巴巴和京東漲不足1%,拼多多收跌。
歐股也得到能源股為首的板塊支持,和美股均實現2月開門紅。瑞士銀行業巨頭瑞銀公布的季度利潤降幅低于預期、年度利潤創金融危機以來新高、上調回購股票規模,且盈利目標雄心勃勃,其股價大漲,支持金融業相關板塊漲幅居前。
大宗商品中,1月兩位數高漲傲視群雄的天然氣2月首日就暴跌,天然氣網絡數據顯示,俄羅斯途徑烏克蘭的一條輸歐要道、Velke Kapusany計量點流入流入斯洛文尼亞的供應恢復正常,英國和歐洲大陸天然氣分別兩周多和三周多來首次一日跌超10%。此外評論稱,歐洲當地的2月暖冬天氣預測,以及美國等其他地區的LNG對歐出口都在施壓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