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heyo
據公告,圓通預計2021年度經營業績增長,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2億元至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億元至4.3億元,同比增長13.20%至24.52%。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174.68%至227.20%。
根據公司業績預告, Q4業績中樞為11.46億,超出市場普遍預期。Q4業績高增的核心原因在于行業終端價格上漲,快遞價格利潤敏感性較高,整個加盟制快遞鏈利潤修復。Q4單票快遞盈利大幅提升至0.14元,旺季單票盈利或更高。
據測算,21Q4圓通單票快遞業務凈利0.14元。而測算2021Q1-Q3單票快遞凈利分別為0.1/0.04/0.04元,Q4單票盈利大幅提升,但仍未及2020H1的單票快遞盈利水平,因此仍具有修復空間。
本輪快遞總部提價主要集中在11月,價格高位主要集中在11/12月,因此可預見旺季期間單票盈利更高。 快遞高質量發展定調,預計2022年價格總體平穩,公司繼續迎來業績與估值雙升。近期快遞行業政策再次密集出臺,從《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等政策中看出監管的連貫性以及堅定意志,行業確認進入高質量發展轉折期。
展望2022年,根據對快遞主要產糧區的跟蹤,終端價格平穩,上市公司亦保持對加盟商的收費標準。尤其圓通重點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價格水平維持良好。參照當前快遞價格下的盈利水平,考慮到規模效應和管理的進一步細化,預計2022年公司將繼續業績改善,同時行業的變化以及公司自身的變革,也將帶來更高的估值水平。
02
SuperZ
去年的半導體的邏輯主要來自于周期,主要是因為供需錯配帶來的,由于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限制,導致價漲量不漲,從20Q4-21Q3這段時間內價格持續上漲。但在21年Q3的時候,Dram價格見頂,這也預示了去年這一輪半導體的周期見頂,增速最快的時候結束。
因此,從21Q3開始,整個行業的β已經結束了,整個行業的股價也進入了幾個季度的下跌,接下來,半導體的投資邏輯更多是要找α,α來自于下游的景氣度,如下游是汽車電子相關的,景氣度高企,對應22-25年的業績增速有較高的確定性,市場會給予較高的估值。
首選是下游景氣度高+公司本身在技術、產能等方面存在α的。而如大基金減持這類事件,不是行業和公司邏輯的核心因素,應該把它當成是一個短期的干擾項。如景嘉微、國科微這些,更重要的是要看它們行業的景氣度,以及產品的落地節奏,也就是滲透率提升的情況,這些才是真正影響估值的關鍵因素。
減持這類事件,如果在上述幾個點都向好的情況,減持之后很快會修復;如果對上述幾個因素是比較悲觀的,那減持帶來的就是加速下跌,把悲觀的預期加速落地。
03
展開全文江瀚視野
日前,上海電力發布預虧公告,2021年預計虧損超17億元。截至1月10日發稿,上海電力報12.1元/股,跌幅1.39%,總市值316.68億元。煤價上漲是主因。
上海電力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9.85億元到-17.8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6.74億元到28.74億元。預計2021年年度公司扣非凈利潤為-20.37億元到-18.37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26.5億元到28.5億元。
對于大規模虧損,上海電力表示,2021年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煤價大幅攀升且達到歷史高位,導致公司所屬燃煤電廠普遍虧損。公司全年累計煤折標煤單價約1097元/噸(不含稅),較去年同比增加442元/噸(不含稅),同比增幅達67%,增加公司全年燃料成本約53 億元。
虧損的另一原因系計提資產減值。據2021年12月28日公告,上海電力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核銷應收款項信用減值損失事項,將減少公司2021年合并口徑利潤總額約7.7億元,減少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約6.21億元。
說實在看到上海電力在周末的時候突然出現業績的大幅度爆雷,很多人都很擔心,想問這到底怎么回事,作為綠色電力的代表性企業,上海電力突然出現業績的大幅度虧損,這其中的原因又該怎么看?
首先,客觀的說上海電力出現問題實際上倒是一點不讓人意外,這是因為上海電力其實早在去年第三季度的時候就出現了比較明確的虧損,當時大家都已經預判上海電力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2021年三季報顯示,上海電力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0.3億元,同比增長21.82%;歸母凈利潤為3.89億元,同比下滑67.80%。
要知道當時的燃料價格雖然已經處于上漲的通道之中了,但是本身可能還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嚴重,然而進入了第四季度之后,伴隨著整個煤炭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上海電力這樣的電力能源公司實際上就會面臨巨大的壓力,再加上本身的人員價格并沒有隨著煤炭的價格成比例的上漲,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以上海電力為代表的大量的能源公司出現了業績的問題,其實這種業績問題不只是上海電力一家公司出現,我們看到其他的能源公司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
其次,對于上海電力來說,受到宏觀煤炭價格上漲的影響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則是上海電力出現了比較大的減值損失,從公告可以發現上海電力2021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主要涉及上海電力哈密宣力燃氣發電有限公司(簡稱“哈密公司”)。
這家公司之前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還不錯的資產,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家公司卻出現了機組投產后,因凈化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等原因,未能形成有效產能,這個問題對于上海電力這家比較成熟的公司而言,實際上是一個讓很多人非常出乎意料的問題,畢竟對于上海電力這樣的公司來說,犯下這樣的錯誤完全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所以這也是成為上海電力出現業績爆雷的最核心的關鍵原因。
第三,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煤炭價格的問題可能并不是主要原因,畢竟這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對于任何一個市場參與方來說都是存在的,上海電力的問題實際上不在于煤炭價格,而是在于說對于市場的布局是不是有問題,特別是當前這種計提減值損失的情況,如果此類的管理問題在其他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出現的話,那么上海電力的管理將有可能面臨巨大的壓力,這也成為了上海電力未來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04
秋日天空
牧原股份一直在生豬期貨價格下跌屢創新低過程中上漲,手里有這類養殖板塊個股注意。相比較而言蛋禽迎來拐點。這是新希望一類養殖企業反彈的原因。周一盤中生豬期貨慘遭重挫,一度跌至三個半月低點13400元/噸,逼近記錄低位。最終收跌3.64%報13510元/噸。
究其原因,市場普遍認為生豬價格仍受制于短期產能相對過剩的基本格局。具體來看,日前五部門聯合發布的生豬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296萬頭,仍超出正常保有量的4.8%。另一方面,臨近春節,中小散戶生豬出欄窗口逐漸收窄,導致再度出現集中性恐慌出欄。同時目前部分主產區出于對疫情加劇的擔憂,拋售現象明顯增加。
此外,春節前進口冷凍庫存出庫,也給生豬價格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需求方面,春節前雖為傳統消費旺季,但今年的生豬消費卻旺季不旺。去年九、十月份,豬肉價格過低導致了一波消費熱潮,許多食品企業囤肉備貨,市場腌臘、灌腸提前出現,透支了后期豬肉消費。疊加近期局部地區疫情暴發,對餐飲業、旅游業影響較重,導致豬肉消費整體疲軟,壓制生豬價格。
05
輝哥侃股
中藥再火,三管齊下催旺行情,風口還能吹多久?今天早盤,中藥再火。截至午盤,板塊收漲2.76%,超9成概念上漲,吉藥控股20%漲停,眾生藥業、昆藥集團、東阿阿膠、大理藥業4股10%漲停。近期中藥政策加持+集采超預期+中成藥提價,三管齊下催旺行情,風口還能吹多久?
一、政策加持。12月30日,《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將中醫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定點、中藥飲片在醫院銷售可順加高至25%、將中藥飲片、中成藥、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等納入醫保藥品目錄、鼓勵將中醫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等,對中藥產業給予極高的激勵,屬重大政策利好。
二、集采超預期。12月27日,湖北19省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采購結束,本輪中藥集采共有97家企業、111個產品中選,中選率為62%,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相比于之前化藥集采第六批降幅為48%,本輪中藥42.27%的平均降幅大超市場預期。受中藥集采降幅較為溫和因素刺激,中藥迎來一輪加速上漲。
三、中成藥提價。近期,中成藥產品提價消息頻發,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的標價上調了10%左右的幅度,從每丸780元上調到了860元;12月21日,太極集團表示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進行調整,平均上調幅度為12%;片仔癀線上價格漲到了900元/粒-1800元/粒之間,相比官方規定的價格基本翻倍。提價有望增厚中藥企業業績。
二級市場上,資本持續看好中藥板塊及低估值修復行情。在2021年11月至12月的二個月時間,中藥板塊漲超40%,新年伊始至今6個交易日,中藥板塊漲近6%。中藥板塊行情或將持續貫穿新年整個春季躁動,并有望獲得更持久的景氣周期。
06
寶爺價投成長記
2021年上海機場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不超過60億,發行價44.09元/股)購買機場集團持有的三項資產,交易完成后,虹橋公司和物流公司將成為上海機場全資子公司,浦東第四跑道將成為上海機場持有的資產。
1、注入虹橋機場,強化上海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虹橋機場國際航線占比較小(2019年國際航班僅為1.1%),國內疫情控制之后虹橋機場恢復較為迅速,2020年8月,虹橋機場的飛機起降架次已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2019年虹橋機場國內排名第八,旅客吞吐量在4500萬人次級別,合起來超過首都機場)。
從盈利情況來看,虹橋機場的收入來源應主要為航空性收入,2019年虹橋機場總資產、收入、凈利潤分別為89.4億、31.3億、5.1億,凈利率為16.2%。整合虹橋機場之后,機場集團及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將得以解決,有利于公司聚焦航空主業、實現航空業務的協同發展。
此外,虹橋機場的注入將有利于優化上海兩場航線航班的統一資源配置,根據市場需求統籌調整航線結構,激發潛在國際航運量,帶動長三角機場群乃至城市群的建設發展,更好地輻射長三角等區域經濟帶,并強化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市場地位。
2、物流公司資產優質,未來發展可期 浦東機場的貨運量穩居中國內地第一位(近幾年平均占全國貨物吞吐量的23%,2020年保持微增長,受疫情影響相對較?。?、 并連續十三年保持世界第三位,客戶資源豐富且優質。
從盈利能力來看,物流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6.37億,凈利潤為5.69億(2019年5.99億),凈利率為34.8%,物流公司的盈利能力較強,資產質地優質。 疫情及后疫情期間,基于區位優勢,浦東機場航空運輸需求保持增長,各航司持續集中投入更多的國際、國內全貨機和客改貨航班運力,以滿足全球市場空運需求。
此外,浦東機場未來將進一步拓展國際轉運功能疊加效應,進一步提升浦東機場貨運樞紐功能,航空貨運整體優勢將大幅提升,物流公司未來發展可期。
3、購置第四跑道,減少關聯交易 浦東第四跑道在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可起降包括空客A380在內的各大類機型。 根據公司與機場集團簽訂的《2020年度場地租賃合同》,公司向機場集團租賃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第三跑道、第四跑道、T2 航站樓、西貨機坪、南機坪、東機坪、臨時停車場等43幅場地及第四跑道、南機坪、東機坪、三期擴建飛行區港灣站坪等主體工程相關設施,2020的場地租賃費用為10.58 億。
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擁有浦東第四跑道相關資產,公司資產的獨立性將得以提升,公司的租賃成本以及關聯交易也會有所下降。 總體而言,上海機場重組的三部分資產均為優良資產,近10億利潤相比60億的價格來說是非常劃算的交易,相當于6倍PE的嚴重低估價格購買,對于股東來說是受益的,同時也能提高公司抗疫情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