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公司的盈利情況,分析師只預計今年或明年已經不行了,要預計到2030年。
1月4日,中信建投出了一篇研報,名為《如何理解東方財富的短期性價比與長期成長性?——深入的盈利預測視角》。報告稱,基于一定假設,預計東方財富2030年的收入可達到723.3億元,2020-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4.2%;歸母凈利潤可達到474.5億元,2020-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8%。在2021年業績還沒出的情況下,分析師已經預測到了2030年的情況。
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一般研報要求預測下一年度,最多的時候分析師會預測3年左右。至于未來10年左右的情況,分析師自己底稿財務模型中基本都可以做,但是一般不會在研報中出現。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此前還有券商分析師預測2060年寧德時代的業績情況。去年8月,國信證券研究所發布報告,預測2060年寧德時代儲能業務營收體量區間為1500億元-2000億元,中樞為1714億元。后來,該報告分析師被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預計東方財富2030年營收超700億元
中信建投的研報稱,基于一定假設,預計公司2025年的收入可達到341億元,2020—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2.8%,歸母凈利潤可達到222.7億元,2020—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6%。2030年的收入可達到723.3億元,2020—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4.2%,歸母凈利潤可達到474.5億元,2020-203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25.8%。
中信建投稱,對于長期的盈利預測,分析師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該方法綜合了五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中國GDP增速與資本化率情況,假設2023--2030年GDP復合增速為3.7%;2030年資本化率提升至130.6%。其次是中國的基金滲透率情況,假設中國開放式基金凈資產/股票市值每年提升2pct,至2030年提升至36.2%。
再次是市場換手率與公司證券業務市場份額,預計東方財富的股基交易市場份額至2030年達到6.45%。第四是公司的基金保有量占比與認申購情況。最后是主要費率情況,在進行長期假設時,保守情況下主要對銷售費用率與管理費用率進行一定的遞減,并在2025年后銷售費率維持在3.5%,管理費用率維持在13.1%的水平。
中信建投也對東財的短期業績進行了預測。預計2022年公司的收入為183.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18.4億元,同比增長39.1%,給予公司45倍PE,目標市值為5328億元,對應51.5元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
預計寧德時代2060年收入
預測10年后業績并不算太長,因為之前有分析師預測了一家公司40年后的業績。
2021年8月4日,國信證券研究所發布了名稱為《寧德時代系列之二——儲能篇:第二“增長曲線”的終局探討》的報告。
該報告預計,終局寧德時代儲能全球市占率約為15%--25%。假設終局新增儲能裝機需求中電化學儲能占比為 100%(包括鋰離子電池及新興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寧德時代儲能業務市占率15%-25%,價格為0.45-0.60元/wh,通過敏感性分析得出2060年寧德儲能業務營收體量區間為1500億元--2000 億元,中樞 1714億元(對應20%市占率)。
展開全文去年10月,該報告的分析師被監管處罰。深圳證監局發現,國信證券王XX、周XX、唐XX等3名分析師署名的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寧德時代系列之二——儲能篇:第二“增長曲線”的終局探討》,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儲能業務2060年營收中樞的預測存在部分假設不夠審慎,分析邏輯不夠嚴謹的問題。
深圳證監局表示,上述行為違反了《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相關規定。作為該研究報告署名證券分析師,未能保證研究報告的審慎性和嚴謹性,對相關問題負有直接責任。依據《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的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對上述三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分析師建議關注券商板塊機會
拋開長期預測不談,就短期預測而言,中信建投在東財的報告中預計2022年東財的目標市值為5328億元,對應51.5元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截止5日收盤,東財的股價為35.07元,相對目標價仍有近50%的上漲空間。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不少券商研報都比較看好今年的券商股行情。
東方證券稱,在市場流動性與政策面雙擊下,繼續看好券商板塊跨年春季行情,建議選取基本面優質標的。
東興證券表示,2022年在全面注冊制預期下,諸多政策利好可以期待,疊加國內資本市場吸引力持續提升,做大市場蛋糕,預計證券行業景氣度將保持高位,景氣周期有望顯著拉長并體現出一定的成長性。其中,頭部券商因其投行和海外布局優勢率先受益,全業務鏈增量空間可期,業務結構將進一步向海外投行看齊。投資標的方面,當前建議繼續關注財富管理主題機會,中長期建議關注大財富管理和“泛投行”共振的“成長性”機會。
開源證券認為,券商板塊處于宏觀流動性和行業政策雙景氣周期,繼續看好板塊行情,首推大財富管理主線龍頭,同時看好低估值頭部券商。
記者發現,過去的一年里,券商行情極度分化,部分券商漲幅年內漲幅超過50%,而不少券商卻也遭遇了超過30%以上的跌幅,頭尾收益率差距超過100%,財富管理、配股、定增,這些關鍵詞成為和券商行情息息相關的核心關鍵詞。
責編:戰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