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免费视频在线_韩国毛片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网_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推廣 熱搜: 倉儲籠,  干粉  GLW330/7.5/S往復式給料機  鑄鐵T型槽平臺  模具設計  BQG150/0.2氣動隔膜泵  BQG140/0.3氣動隔膜泵  臺面  錳鋼  美白 

華創證券彭良松:“六個問題+一個建議”什么樣的企業能去北交所?今天是你的生日 歌詞

   日期:2023-10-14     瀏覽:29    評論:0    
核心提示: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口述 | 彭良松 整理 | 老高 2021年12月15日,由投資家網、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主辦的“2021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暨中國風險投資年會”在深圳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口述 | 彭良松

整理 | 老高

2021年12月15日,由投資家網、深圳市國際投融資商會主辦的“2021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暨中國風險投資年會”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峰會以“智者謀遠”為主題,深度剖析股權投資全新業態,并廣邀100+VC/PE、母基金投資大咖、100+政府單位、50+上市公司,500位投資及企業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投資人、企業家、創業者等人群最關注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度交流與探討,助力中國股權投資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華創證券投行董事總經理彭良松在演講中表示,“北交所上市,除了股東財富增值之外,最主要的利好,在于可提供資產流動性,出售股票或通過股票質押,解決短期性的融資需求?!?/p>

以下為彭良松在“2021中國股權投資年度峰會暨中國風險投資年會”上的演講實錄:

各位投資界、企業界的朋友,大家好。

“六個問題+一個建議”

我這次的演講,六個問題加一個建議。

第一,過去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的好處,北交所是不是還會有利好。

第二,北交所運行一個月以來整個市場的表現怎么樣,估值價格是否比較低,流動性怎么樣。

第三,北交所的定位,什么樣的企業、什么樣的行業可以到北交所上市。

第四,到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業績門檻,它和滬深交易所的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有什么差異。

展開全文

第五,對實際控制人股票的鎖定時間方面有沒有什么樣的區別。

第六,北交所上市企業規范性要求和滬深交易所有什么差異。

最后是上市的路徑,主要是兩條上市路徑:一是先上新三板,再到北交所,再轉板到滬深交易所,這是層層遞進的路徑;二是直接IPO到滬深交易所去,這兩條上市的路徑它的時間可靠性,我們做了一個比較和參考,最后做一個上市路徑策略的建議。

一共是六個問題加一個建議。

北交所也是一個全國性的證券交易所,它的法律定位和滬深交易所完全是一樣的,現在3000萬、5000萬凈利潤的企業也可以上大學了,到北交所去。

原來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在北交所一樣會擁有很多利好,除了股東財富增值之外,最主要的利好,它可以給你提供資產的流動性,上市之后我自己變現比較方便,同時也可以把股票拿去質押融資,解決短期性的融資需求。

另外一個,在公司方面,我記得有一個在關外做手機零部件的企業,他跟我說了自己對上市的認識,感覺到周邊的朋友、客戶、供應商,包括同行陸陸續續都去上市了,覺得自己不去上市會逐步地被邊緣化,哪怕當時他覺得上新三板都可以,他一定要去上市。

北交所是11月15日開始,到今天剛好1個月的時間,我們看一下整個北交所市場交易的流動性和估值情況。

北交所作為剛滿月出生的嬰兒,市場規模方面和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不是一個量級的,有巨大差異,北交所現在有82家上市公司,主要來自于原來的新三板,精選層平移過來的企業,總市值2600億,日均成交總額有23億,和滬深交易所的股票差異很大。

但是在流動性方面,日均換手率的指標,北交所是二點幾,科創板也是二點幾,兩個是比較接近的。在估值方面,市盈率中位數,北交所是26倍,主板是29倍,實際上也是差不多的,科創板可能會高一些,因為科創板行業要求、科創屬性對收入的增長要求高一些。

從北交所總體的流動性和估值兩個方面來看,北交所上市的企業比較少,投資者、分析師,還有基金公司對北交所的關注不是很大。未來隨著北交所規模的擴大,可能有很多細分行業、大量的企業會出現在北交所,這些企業規模小,但是它的業績波動比較大,很多做股票投資的人都特別喜歡這種市場,因為一個成熟的市場,如主板很多公司每年的利潤相對比較穩定,低買高賣的機會比較少,但是如果是一個企業波動比較大,利潤規?;鶖当容^小,彈性比較高,上下波動都有這種可能,這種可能在大量的企業里面就會容易掏到金,滬深交易所市場關注度比較高,容易在少量的賽道和熱點上形成擁擠,估值會把某些行業炒的很高,泡沫比較大,北交所未來可能上市公司很多,有很多細分的市場,大量的機構和分析師可能關注不到。這個實際上對很多中小投資者來說,花點時間、精力自己去掏金,這個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北交所未來會怎么樣?

現在它比較小,未來我們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兩端來看,原來滬深交易所標配的是高新技術企業,大部分企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

從需求端來看,北交所投資的門檻是50萬,和科創板是一樣的,大家都是50萬,科創板現在開戶的有800多萬,北交所只有460萬,差不多跟科創板客戶數相比只有它的一半,未來投資者要到北交所上配置細分行業,要打新,就必須要到北交所開戶,北交所可能有一個時間,開戶數會逐步逐步的起來,空間很大,現在只有科創板的一半。

從資金來看,現在滬深交易所總的市值有90多萬億,中國資產管理的總體規模有60多萬億,差距不是很大。資管規模很大一部分還沒有配置在股票市場上,現在有一個資管新政,我要打破剛兌,把原來預期收益的保底打破,資金池要給你打破,同時還要再加一個“房住不炒”,房價未來的漲幅不是太大的情況下,很多地方限購,這些資金資產配置可能會涌到股票市場上來。所以從資金這個角度來講,這個市場上資金也是不缺的,現在很多買房的,年出租投資收益還不到2%,如果未來房住不炒,房價不再漲的情況下,50倍市盈率買了一個固定收益產品,買房估值就比較高了,可以到股票市場買股票,找到更好的股票品種。

什么樣的企業可以去北交所?

對上市這方面的要求科創板是最高的,主要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同時它還有一個科創屬性,這個科創屬性不僅僅是定性的要求,而是有一個很嚴格的定量要求,比如說發明專利要5項以上,研發投入占收入的占比在5%以上,收入要增長20%等等,這樣算是科創板的要求,行業+科創屬性,要求還是比較高的,有一些可能上不了科創板的企業可以到創業板,創業板限制比較低,比較寬松,它出臺了行業負面清單,包括黑色金屬、建筑行業、食品飲料等等,這種行業一般來講,不是特殊情況,創業板也上不了。

但是在負面清單這里,也有很多屬于“專精特新”的企業,創業板上不了,但是北交所企業現沒有負面清單,它是“專精特新”的企業可以去北交所上市,北交所的定位更為寬泛。

我統計了一下今年以來各個板塊過會并上市的企業,對應到去年的凈利潤,評價一個企業能不能上市有多維度的考察指標,其中最簡單粗暴的指標就是凈利潤,第三行紅色的中位數可以看一下,主板去年是1.85億,創業板9000萬,科創板7000萬,北交所對應的是4000多萬。我們會發現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到北交所凈利潤從實際統計結果來看,是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在下降的,北交所要求相對是最低的,對凈利潤的門檻是最低的。

具體來看,我們過去一直在講8000萬、5000萬,低于8000萬的主板有9%,很少有企業低于8000萬的,創業板低于5000萬的有3家,只有3%,很少低于5000萬的,其中3500最低的是君亭酒店,它本來還可以的,去年受疫情影響,它是短期的影響??苿摪逑鄬麧櫟鸵恍?000萬以下的有32家,低于4000萬的有22%。

科創板科創屬性,包括行業獨特性方面要求比較高,所以科創板它利潤方面低一點也可以。北交所,我自己估計可能3000萬以上會比較靠譜一點,也不是說2000萬就不可以上市,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一個統計概念的問題,3000萬、5000萬的企業去北交所比較合適。

對實際控制人,大股東的鎖定,北交所上市之后鎖定12個月,滬深交易所上市鎖定36個月,北交所如果轉板,轉到滬深交易所去的時候,還可以抵扣北交所期間的鎖定時間,對大股東還是比較友好的。

規范方面,北交所和滬深交易所都是證券交易所,都是公眾上市公司,它的性質是一樣的,承擔的行政責任,這幾個板塊是大同小異的,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王權一樣。

從監管層和保薦機構的保薦來講,遵循“重要性原則”,北交所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可能一個問題按照比例來看,顯的比例比較大,問題比較突出,而且從保薦機構對業務的選擇來講,北交所也是實行保薦制的,保薦機構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一樣的,我的精力、干的活差不多,法律責任差不多,但是收費北交所大大低于滬深交易所,對保薦機構人員的投入產出比、收益風險、性價比在北交所會差一些,市場份額占比在前面的,可能有一個選擇的問題,可能一個問題企業去主板、創業板、科創板,這個企業還行,是一快肥肉,但去北交所就是雞肋,可有可無。所以規范這塊的要求,北交所一樣要重視,上市一定要提前規劃、提前規范。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兩條上市的路徑,做一個比較。如果一個企業要上市,前面財務規范性比較差的情況下,它先上新三板,也需要兩年的審計報告,掛滿一年之后可以申請去北交所,北交所掛滿一年,要么停在北交所,要么從北交所再轉板到科創板、創業板、滬深交易所去。

另外一個路徑,擬上市的企業先把它規范了,大概率四年的時間可以走到滬深交易所去,前面這個是層層遞進,如果順利需要五年的時間。比直接去滬深交易所IPO長一點,但是有一點,層層遞進,比如我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到北交所期間企業發展的很好,我可以不再走層層遞進的道路,可以直接去交易所、可以直接去IPO,從這點來看,這兩條路徑時間是沒有差異的。除非你是一個學霸型的企業,未來三五年之后對我自己的情況、我自己的業績有一個高度自信,直接沖滬深交易所。

除了這種情況,最好的建議還是走層層遞進,到新三板、北交所,再到科創板這么一條道路。因為三五年的時間,可能行業和企業會出現說不清楚的情況,可能實現不了原來的上市預期,四五年后回頭來看,可能上不了市,原來的伙伴、同行他已經在北交所上市了,也是上市公司了,人家好歹也是上了大學,而我直接考985、211,沒考上,還不是大學生,還沒有上大學。所以從可靠性方面來講,我覺得從時間、可靠性來比較,建議還是選層層遞進,這種上市路徑還是比較好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分享,謝謝大家。

尋求報道:yangqin6060(微信)

投遞BP:bp@wefinances.com

原文鏈接:http://www.lg5658.com/news/show-181827.html,轉載和復制請保留此鏈接。
以上就是關于華創證券彭良松:“六個問題+一個建議”什么樣的企業能去北交所?今天是你的生日 歌詞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資訊
網站首頁  |  VIP套餐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SITEMAPS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