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種植季節怎么選擇
每種植物對于,種植季節的選擇,都有重要的要求,一般來說,水生植物多為草本植物,生長期尤其是高溫季節新梢的萌發生長速度也是很快,相對來說根系活動旺盛,極容易恢復。一般水生植物根系受傷后能在1~2天后萌發新的根系,生長期種植之后,一般來說,經過10~30天植株形態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復。比如耐寒性強的種類可在休眠期種植,比如水蔥、再力花、蘆葦、睡蓮、蘆竹、黃等這類植物。這些植物受傷的根系能經受住長期低溫的考驗,具有抗低溫的生理性特征。
對于那些耐寒性比較差的種類必須在生長期進行有效的種植,這類植物休眠期種植極易造成凍害,比如梭魚草、花葉水蔥、紙莎草、旱傘草、埃及莎草、水生美人蕉等這類植物。這類植物如果在生長期種植,根部土壤溫度高的,根系活動旺盛,植株恢復的也是比較的快。
水生生態植物的選擇
我們依據植物修復的特性,對整體性質能夠滿足當前城市生態發展的情況來說,相對于傳統污水垃圾等處理的方法的確可以體現了與便利綜合條件,但從水生植物自身而言卻面臨著水體的物種的選擇與相對環境生態平衡的抉擇,這可以避免強勢植物造成周圍植物生存威脅,從而更加惡化城市對于生態環境破壞,所以在追求相對應美感與過濾性同時,需著重考慮外來水體凈化植物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因素。
我們國家水域富營養化的問題
目前在我們國家或者說是全世界,水域的富營養化目前已經成為了大范圍內一個突出的環境問題。特別是我們國家,在近10年來,我國的江河、湖庫富營養化非常的嚴重且呈惡化的趨勢。在我國700多條河流(總長10萬km)中,有70.6%的河流受到了污染,36%的城市河段喪失了服務的功能,在2000年重點的評價的24個湖泊中,4個湖泊部分水體受到污染,11個湖泊水體污染嚴重;對93座水庫的營養狀況評價結果顯示,處于中營養狀態的水庫為65座,處于富營養狀態的水庫1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