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全國股轉系統
記者 | 王鑫
10月2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董事長徐明出席2021金融街論壇并發言。他表示,北交所將堅持服務中小企業的定位,把握支持創新發展這個關鍵,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徐明介紹,當前中國有4000多萬家企業,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2萬家,對于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金融市場在擴大中小企業服務覆蓋面、緩解融資難等方面空間巨大、責任重大。
他指出,在下一步全國股轉系統和北交所市場建設中,將緊緊圍繞中小企業這個主體,增強制度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構建覆蓋中小企業全鏈條的金融服務體系,探索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國方案”。
“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推動大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徐明表示,從創新領域看,中小企業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其創新不僅體現在新興產業,也會體現在傳統產業中,創新主體不僅包括以制造業為主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也包括戰略新興產業中創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
從創新方式看,中小企業自身積累少、資本實力相對較弱,業態和模式創新往往是其快速發展的重要路徑,創新型中小企業不局限于技術創新,還包含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等各方面。
徐明稱,在下一步市場建設過程中,全國股轉系統、北交所將把支持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決好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幾個關鍵機制問題。一是創新包容機制。針對創新風險大、不確定性高、周期長的特點,持續優化掛牌上市準入條件,豐富創新評價維度,提高審查包容度,充分體現精準包容的理念。
二是資金供給機制。支持引導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投資力度,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優化“小額、快速、靈活、多元”的發行融資制度。
三是價格發現機制。持續豐富交易機制類型,完善做市商制度,研究推出混合交易、融資融券交易。
四是人才激勵機制。持續優化股權激勵制度和差異化表決權制度,充分體現市場化、便利性,促進管理層、技術人才和資本所有者形成利益共同體,釋放中小企業創新活力。
最后,徐明指出,北交所將聚焦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并科學把握好數量與質量、內部和外部、融資和投資、創新發展和風險管控、近期和遠期等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數量與質量的關系。打造主陣地,質量是根本,數量是關鍵,在一段時間內聚集一批高質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形成品牌效應。實踐中,對市值、財務指標、業績波動等方面的包容,并不意味著放松審核,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嚴守財務真實性和信息披露充分性底線,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強化監管執法,把好公司質量關。
二是內部與外部的關系。市場內部,北京證券交易所作為主陣地的“龍頭”,發揮示范引領和“反哺”作用,激發整體市場活力;基礎層、創新層是基礎,承擔規范培育功能,源源不斷為北京證券交易所輸送優質上市資源。市場外部,通過轉板機制,加強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互聯互通,支持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并購貸款等業務創新,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間協同發力、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雙輪驅動的局面。
三是融資端與投資端的關系。一方面加強融資端改革,大力推進融資工具創新,完善發行承銷制度,不斷提升審核注冊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深化信息披露差異化安排,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強投資端優化,持續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豐富投資者類型,推動持股行權、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等投資者保護機制落地。
四是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的關系。針對創新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做到事前預研預判,事中加強監管和監測,事后穩妥處置化解,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五是近期與遠期的關系。市場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深化的過程,要堅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