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數字化掃描的操作順序是怎樣的呢?
檔案掃描是將紙質檔案轉變成電子文件的過程,掃描的操作順序如下:
1>導入檔案目錄到(檔案數字化加工軟件);
2>通過生成計算機磁盤樹型文件目錄結構
3>開始掃描檔案
影像處理
影像處理要以視覺清晰、頁面完整為準,對圖像頁面出現偏斜及圖像頁面中出現影響圖像質量的雜質進行校正和處理;
影像處理時,要保留文件編號與文件頁碼。特殊情況下,掃描的照片不用進行影像處理。
檔案數字化加工中掃描方式
掃描方式:根據檔案幅面的大小選擇相應規格的掃描儀或掃描儀進行掃描。大幅面檔案可采用加長式掃描或者圖像拼接處理方式,同一頁面有兩個以上文件,需分別掃描;掃描色彩模式:以黑白二值掃描為主,附有灰度 (彩色) 照片及原件分明度很低的檔案,可視情況采取灰度和 24 位真彩色掃描。然后以黑白二值保存。圖像文件的大小:黑白二值掃描A3頁面: 20K -40K : 灰度或彩色掃描A3頁面: 100-150K。
檔案數字化加工方案
紙張較差檔案掃描的方案: 由于進行數字化的檔案會有局部為歷史檔案,紙張質量比擬差,對于這樣的局部紙張質量較差的歷史檔案掃描,我們本著以下原則:保證檔案完整。紙張較差的檔案多為破損檔案,對于破損檔案更應該在生產流程中加以特殊對待,不能造成二次破壞。保證檔案的平安是要務。 因此,在處理紙張較差的檔案時, 不允許使用蘸水防滑等有破壞檔案可能性的操作方法。
檔案數字化加工
為了有效地保護數據,因此建立數據備份制度,在數字化加工工程工作結束,并經用戶在終驗報告上簽字確認后,將通過驗收后的數據利用用戶軟件的光盤制作功能刻錄成光盤,刻錄完成后再制作一個光盤備份,或用移動硬盤等存儲介質,將所有成品數據備份,提交給用戶;對數據遷移的質量檢查,主要內容:遷移后的數據完整性、準確性:對數據進行組合查詢并且結果正確:對數據進行匯總計并輸出標準表格,試運行無死機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