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捕焦油器吹掃置換前要檢查放散閥
電捕焦油器放散閥門一般采用閘板閥,該種閥門閥芯脫后,從外觀上不好做出判斷,容易被忽視。即使是有經驗的操作人員,也得先憑手感初判,再通過觀察有無氣體放出才能做出終確認。具體操作方法是:對于正壓運行的電捕焦油器,可在停車前適當打開放散閥門,觀測有無煤氣冒出;若是停車前適當打開放散閥門,觀測有無煤氣冒出;若是電捕焦油器負壓運行,可在停車后打開蒸汽吹掃閥門,看有無蒸汽冒出來確認。如果放散閥門芯脫落,必須及時檢修或尋找替代放散點,必須將塔內殘余煤氣清除干凈。
焦油的特點:
在秸稈熱變換中,焦油的數量首要決定于轉換溫度和氣相停留時間,與加熱速率也密切相關。對一般秸稈而言,在500℃左右時焦油產物多,高于或低于這一溫度焦油都相應減少。而在同一溫度下,氣相停留時間越長,意味著焦油裂解越充沛。所以伴隨著氣相停留時間的加大,焦油產值會相應地減少。
焦油的成份非常復雜,能夠分析到的成份有100多種,此外還有許多成份難以確定,而首要成份不少于20種,大部分是苯的衍生物及多環芳烴,其間含量大于5%的大約有7種,它們是:benzene(苯),naphthalene(萘),xylene(二苯),styrene(),phernol(酚)和indene(茚),其它成份含量通常都小于5%,并且在高溫下許多成份會被分化。所以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焦油含量中成份的數量越來越少,因而在不同條件下(溫度、停留時間、加熱速率)焦油的數量和各種成份的含量都是不斷變化的,任何分析成果只能對于于特定的條件而言。
電捕焦油器的操作與保護電捕焦油器的工作效率及除焦油功率不只與安裝調試過程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加強操作保護,我公司在設備維護方面特別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取得了較大的作用。
(1)由于電捕焦油器在負壓下操作,所以有必要隨時留意煤氣含氧量,在兩小時一次的人工含氧量測試的基礎上,安裝了氣體氧含量分析儀,主動顯現煤氣的氧含量。當含氧量超過0.6時,外表報警,以便及時查找原因,排除故障;當含氧量超越008時,外表再次報警并主動跳閘。
(2)為控制絕緣箱內溫度,保溫用蒸汽夾套有必要接連供汽,正常時應將溫度控制在95~11O’U規模內,一旦超過上述規模,外表當即報警,要及時進行人工處理。
(3)注意集氣管壓力及水封排液的疏通。集氣管壓力有必要控制在98~147Pa內,超出此標準時就要當即進行調整,電捕焦油器前的水封及電捕焦油器的排液要持續疏通。
(4)定時記載電壓、電流值。正常運行時,兩小時記載一次電捕焦油器的電壓和電流值。正常值應為電壓30~35kV、電流80~95mA,若操作電壓波動較大,應查看機體是不是有放電現象,并當即關機查找原因。若因污物沉積在電暈絲上而形成電壓波動時,可用熱氨水沖洗法排除。電氣控制箱內部和變壓器外部應每半個月清掃一次。高壓電纜和瓷瓶的連接要足夠緊密,并外加保護層。電捕焦油器的操作柜聯鎖報警時,應先查看是不是跳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