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沖擊明顯,8月非制造業PMI下降
本報記者 倪 浩
受疫情、汛情等因素影響,中國8月份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均出現回落。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31日發布的數據,8月份制造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仍連續18個月站上榮枯線;非制造業PMI為47.5%,低于上月5.8個百分點,為近一年半以來首次降至榮枯線之下。路透當天的報道分析稱,中國8月非制造業PMI下降,主要因為服務業受疫情沖擊,不過,隨著疫情逐步受控,國內中秋、國 慶假日臨近,市場對近期服務業的恢復較為樂觀。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指出,8月份國內制造業擴張力度有所減弱,景氣面收窄。趙慶河表示,8月份中國生產活動總體穩定,但市場需求有所減弱。新訂單指數為49.6%,低于上月1.3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7.5%,持續位于較高景氣區間,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穩定。
8月份非制造業PMI為2020年3月份以來首次降至臨界點以下。對此趙慶河認為,多省多點疫情給尚處于恢復過程中的服務業帶來較大沖擊,致使服務業景氣水平回落幅度較大。尤其是道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文化體育娛樂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需求的釋放受到了疫情的抑制,PMI均降至臨界點以下,業務總量明顯減少。趙慶河表示,“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3%,位于較高景氣區間,表明隨著此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中秋、國 慶假日臨近,企業對近期服務業市場恢復較為樂觀。”
路透社稱,中國8月建筑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高于上月3.0個百分點,重返高位景氣區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8,較上月大幅上升6.4個點。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表明建筑業新簽訂合同量和企業用工有所增加。
東北證券分析師陳康認為,七八月本是淡季,今年的特殊之處在于疊加了疫情和環保帶來的減產要求,因此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表現乏力并不讓人意外,但非制造業PMI回落幅度超出預期,表明疫情對經濟活動的沖擊比預期更為明顯。陳康認為,除了數據隨著旺季的到來和疫情影響的消退一定程度恢復之外,由于財政力度的溫和提升和投資端的加強,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料將進入緩慢筑底回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