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張燕北
近期,多只債券型基金選擇下調費率,管理費最多打近四折,托管費打五折,而C類基金份額銷售服務費讓利力度也不小。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型基金下調管理費,主要出于主動讓利投資者及被動應對機構投資者要求兩方面考量。今年以來債市缺乏系統性機會,基金產品的賺錢效應也受到一定影響。加之如今公募基金日趨機構化的格局,為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基金公司的費率優惠戰愈演愈烈。
多只債基下調費率
8月18日,金元順安基金發布公告稱,即日起下調旗下金元順安桉盛債券的管理費率,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0.6%調低至0.5%。據了解,該基金是一只二級債基,截至二季度末規模不足4000萬元。
無獨有偶,中信保誠基金同日發布公告稱,自8月18日起降低中信保誠穩鴻債券的托管費率,由0.1%/年下調至0.05%/年,相當于打了五折。
8月17日,博時基金公告宣布將旗下博時信用優選債券的管理費率由0.4%調整為0.3%,同時,C類基金份額銷售服務費由0.45%調整為0.2%,新的費率計提方法自8月18日起實施。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按照新費率實施起始日統計,截至8月18日,最近一個月,多達11只債基下調費率,涉及費率類別包括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等。
管理費方面,長信富瑞兩年定開債調整力度最大,由按前一日基金資產凈值的0.35%計提降低至0.15%,較之前打了近四折。而且目前大部分債券型基金的管理費在0.2%~0.4%,長信富瑞兩年定開的調整力度可見一斑。
托管費方面,很多債基的托管費率較此前打了五折。除中信保誠穩鴻債券外,匯豐晉信平穩增利中短債、富國綠色純債將托管費率由0.2%調低至0.1%;華泰柏瑞鴻利中短債和長信富瑞兩年定開則調低至0.05%。Wind數據顯示,占比過半的債券型基金目前托管費率在0.1%~0.15%。除個別基金托管費率低至0.03%外,0.05%是目前較低的水平。
針對銷售服務費,多只債券型基金C類份額也向下調整。選擇將C類份額產品銷售服務費下調至0.2%的基金公司居多,而0.2%處于目前C類基金銷售服務費的偏低水平。統計數據顯示,0.25%~0.45%是基金公司較為普遍實施的銷售服務費計提標準,其中一半債券型基金的費率在0.4%~0.5%。
費率價格戰愈演愈烈
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型基金密集降費率,或與基金公司主動讓利投資者及被動應對機構投資者要求兩重考量有關。
華南一家公募固收部人士介紹,基金降低費率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新發基金的費率較此前產品有所下滑,部分老產品主動選擇降低費率,以順應市場新情況;二是為吸引機構客戶,部分基金公司采取降低費率的方式來留住機構資金。
受制于債市環境和債基收益缺乏吸引力等因素,債券型基金發行放緩,機構資金成為“救命稻草”,而如今的價格戰也是基金公司爭奪機構資金的方式之一。
數據顯示,截至8月初,今年以來新成立的164只債基總發行規模約3500億元,同比銳減44%,新發債基的市場占比也降至18%,創自2015年大牛市以來的新低。
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發行幾乎降至冰點。“權益基金大發展及賺錢效應突出的背景下,債券型基金發展明顯放緩。疊加行業內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而且市場環境也一般,沒有哪一家基金公司在對接機構資金方面有‘必勝’的把握,因此一旦機構資金流露出贖回的意向,基金公司就會選擇以‘降價’的方式留住資金。”
“債券型基金收益率本來就不高,以一只2億元到點成立的‘定制’基金為例,如果管理費從0.4%下降至0.2%,那么對資金方而言就可以節省約40萬元。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這部分收益不可忽視。”該人士說。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投資者機構化趨勢以及公募行業競爭加劇,未來通過降低相關費率吸引投資者、搶占市場會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