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鋼管:件材質的組織成分簡介
瑪鋼是近十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鑄鐵材料,它的強度接近于球墨鑄鐵,具有一定的韌性、較高的耐磨性。同時又具有灰口鑄鐵的良好的鑄造性能和良好的導熱性。因此它的出現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的重視。瑪鋼中的石墨是介于片狀和球狀之間的一種中間形態的石墨。在光學顯微鏡下它們是互不連接的石墨短片。由掃描電鏡可以觀察到,它們有許多分枝,這與灰口鑄鐵的片狀石墨類似。不同之點是,石墨片的長厚比小,端部較純較圓。蠕蟲狀石墨,在局部地區保留了與球墨鑄鐵相似的結構特征。
瑪鋼管件拋丸處理的重要性。
1.滾筒法。
把工件放入六方或八方形的滾筒中,放入一些砂石,鐵丸或作為磨料,滾筒以40r/min-60r/min的轉速滾動,利用工件與工件,工件與磨料間的相互碰撞與摩擦達到表面清理的目的,如加入一些堿液或稀硫酸和乳化劑能提高清理效率,該法只適用于形狀簡單的小件,處理時間較長(大于2h),低凹處和內也很難清理干凈。
2.噴丸法。
噴丸和拋丸機清理,鑄鋼和可鍛鑄鐵瑪鋼管件清理30min-40min,灰鑄鐵清理40min-60min可獲得潔凈表面,噴丸機采用吸入式噴拋形式,壓縮空氣壓力為0.5Mpa-0,6Mpa,石英砂直徑為1mm-3mm,或用0.2mm-0.5mm直徑的鐵丸。
噴砂主要功能是表面除銹,除氧化皮等,比如熱處理后的零件,而拋丸的作用和功能就較多:不但除銹,除表面氧化皮,還提高表面粗糙度,去除零件機加工毛刺,消除零件內應力,減少熱處理后零件變形提高零件瑪鋼管件表面耐磨受壓能力等。
瑪鋼管件在弱浸蝕時有大量浮灰,部分殘留管件,清洗不凈人槽滾鍍,既污染鍍液又影響鍍層質量,因此鍍瑪鋼管件前有效清洗不能忽視。
瑪鋼的表面有時候會出現魚鱗狀的東西,是不知道原因的,其實出現魚鱗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切削刃不夠鋒利,當切削人不夠鋒利的時候,會在消磨時出現啃住的現象,這個時候造成的振動是比較大的,但造成工件表面出現魚鱗狀的具體原因是由于消磨時的砂輪表面有垃圾和油污物,或者是砂輪沒有修的圓整,砂輪的硬度不均勻,再是金剛石的緊固件不夠牢固,金剛石說的搖動或者是金剛石的質量不好不夠尖銳等,這些都會造成工件表面出現魚鱗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