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帶有嚴重磨損軸承的壓力容器,傳統的維修方法包括維修焊接機加工維修技術和電刷電鍍維修技術。但是,補焊加工工序本身會產生耐熱軸的彎曲變形,并且同時會在焊接部位產生裂紋,存在在使用中產生軸斷裂的危險。刷鍍過程中的刷鍍層受磨損量的限制,一般刷鍍層為0.2 mm。軸承是現代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壓力容器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確保其正常工作。如果磨損不正常,需要檢查并及時更換原因。軸承磨損的主要原因是間隙調整不當,工作面與軸承不同軸,也就是說,有很多軸承磨損的修復技術,例如修復焊接,刷鍍修復等。熱應力會影響軸的使用壽命,在電刷電鍍的情況下,可使用聚合物復合材料修復軸的磨損。優點是可以在現場快速修復,并且可以避免修復焊接的熱應力,并且電刷鍍層的厚度不受限制。軸承損壞是軸承磨損的直接原因之一。在許多公司中,軸承磨損是由軸承腐蝕和損壞引起的。軸承損壞的那一刻,在配合表面上的軸承內圈與軸承表面之間將發生相對旋轉,這將直接導致軸承位置的磨損。
1、聯氨法
將聯氨和氨水配成保護減注入鍋爐。保證過剩聯氨濃度在150-200mg/L。PH值在10以上,壓力0.5Mpa以上,此法適用于停爐較長時間的鍋爐。
2、氨液法
將氨水配成800mg/L以上的溶液打入鍋爐。此法適用于長期保養鍋爐。
3、保持給水壓力法
用泵給鍋爐加滿水,關閉所有閥門。壓力保持在1Mpa.此法適用于短期停用鍋爐。
4、堿液法
向爐內添加堿液(NaOH和Na3PO4),PH值在10以上。此法適用于較長時間停用鍋爐的保養。
換熱器又稱熱交換器,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進行熱量傳導的設備。在制藥領域中,由于換熱器對能量的利用率較高,有利于降低能耗,符合“節能環保”概念,因此換熱器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換熱器的發展歷史悠久。據了解,30年代初,瑞典制成螺旋板換熱器。接著英國用釬焊法制造出一種由銅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換熱器,用于飛機發動機的散熱。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臺板殼式換熱器,用于紙漿工廠。60年代左右,由于空間技術和科學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各種能緊湊型的冷卻器,再加上沖壓、釬焊和密封等技術的發展,換熱器制造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推動了緊湊型板面式換熱器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此外,自60年始,為了適應高溫和高壓條件下的換熱和節能的需要,典型的管殼式換熱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目前,我國市場上換熱器的種類繁多,若按其傳熱面的形狀和結構進行分類可分為管型、板型和其他型式換熱器。其中管型換熱器又可分為管殼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蛇管式換熱器;板型換熱器可分為板式換熱器、板翅式換熱器、板殼式換熱器、螺旋板式換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