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操作中,潤滑脂在機械應力的作用下排出潤滑油,就像海綿受到擠壓流出水一樣。而在撤去機械應力后,潤滑脂還能夠將部分排出的潤滑油重新吸回增稠劑中。潤滑脂由基礎油+稠化劑+添加劑組成,主要的成分是基礎油(礦物油或者合成油),稠化劑的作用像海綿,由纖維結構組成,基礎油和添加劑被儲存在里面。正如海綿受到擠壓會流出水一樣,潤滑脂的“海綿”受到擠壓也會析出基礎油,而潤滑脂受到“擠壓”的主要方式有兩種:機械擠壓和高溫。
油脂是由基油、增粘劑、添加劑構成的半固體狀潤滑劑,需根據其組合選擇合適于用途的油脂。
(1) 基油
油脂的基油一般大多使用礦油,但為了提高耐熱性、低溫流動性,故也使用硅酮油等合成油。
(2) 增粘劑
增粘劑有各種復合劑等,是控制機械穩定性、耐水性、使用溫度范圍等特性的東西。
(3) 添加劑
根據使用目的,加上各種添加劑。
極壓添加劑使沖擊負荷和重負荷特性向上。
氧化添加劑防止長時間無補充時的氧化劣化。
防銹添加劑防止軸承及其周圍的銹蝕。
(4) 粘度
表示油脂硬度的程度,是5秒內規定重量的金屬圓錐內倒入油脂深度(用0.1mm表示)的物理量,數值越大越軟。
(5) 滴點
油脂加熱后變成流動狀態,從規定的孔開始滴下時的溫度叫滴點,其值越高使用溫度越高。
(6) 異種油脂的混合
增粘劑和添加劑混合,油脂的性質變化,故原則上各種不同的油脂避免混合。
(7) 油脂的封入量
(8) 油脂的壽命
(9) 油脂的補充間隙
當剪切作用停止后,它又能恢復一定的稠度,潤滑脂的這種特殊的流動性,決定它可以在不適于用潤滑油的部位進行潤滑。此外,由于它是半固體狀物質,其密封作用和保護作用都比潤滑油好。所以,以稠化劑分類使用者會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據使用經驗及查找對應標準就難以選用。皂基稠化劑分為單皂基(如鈣基脂)、混合皂基(如鈣鈉基脂)、復合皂基(如復合鈣基脂)三種。90%的潤滑脂是用皂基稠化劑制成的。
稠化劑:稠化劑是潤滑脂的重要組分,稠化劑分散在基礎油中并形成潤滑脂的結構骨架,使基礎油被吸附和固定在結構骨架中。GB7631.8一90是以潤滑脂使用的操作條件進行分類的,只要記住分類表,根據分類就可以選用潤滑脂。同時,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因為符合該使用條件的潤滑脂有好幾個,不同稠化劑制成的潤滑脂只要符合這個操作條件都歸入該分類,供使用者充分選擇。在以下條件下建議使用Super Lube高溫極壓脂代替Super Lube多功能合成潤滑脂: 工作溫度較高, 當工作溫度超過260度,基礎油大部分都會蒸發掉,不能形成足夠的潤滑油膜強度,這時需要利用一些固體添加劑如鉛、鋁、銅和鉬等。主要應用環境:高溫爐、自動焊接設備和純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