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3Q驗證亂象
1.針對國內3Q認證叫法,實屬非常不正確的稱呼,正確的定義只是IOPQ;能夠承諾提供3Q認證的公司,試問連定義都混淆的公司,如何執行3Q驗證?
2.國內眾多的檢測公司、儀器經銷商、甚至儀器維修公司承諾可以提供3Q文件,試問不知不懂GMP的人員,如何編制符合GMP的驗證文件?
3.針對制藥企業、醫1療器械企業,GMP明確規定執行計算機系統驗證,試問不知不懂GAMP5的人員,只執行溫度類檢測、空調類檢測、其它物理性能等檢測,這樣的3Q驗證如何符合GMP?
4.根據設備/儀器復雜性不同,難道僅僅做3Q驗證就足夠?3Q驗證執行的依據是什么?
5.盲目信賴國外的供應商:以為國外供應商提供一份英文的文件就符合中國的GMP?3Q文件價格昂貴不算,十幾年前的驗證版本如何符合2010版GMP?即便是新版本驗證文件,國外的供應商是否熟悉中國現行GMP?是否懂得新版GMP驗證要求?
PQ驗證
PQ的確認主要是以空機運轉或負載模擬藥品,來確認儀器的整體性能是否正常,為什么要有這一個程序呢?因為即使儀器的個別操作功能均已確認無誤,但是當儀器正式用來進行實驗時,往往可能出現實驗結果與預期狀況有若干差異,并不能完全保證整體實驗的結果將正確無誤,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實驗結果的呈現,除了儀器表現的因素之外,使用者對于樣品的制備、實驗手法的良窳,以及實驗的方法可行與否等,都足以累積不同的程度的偏差,造成實驗結果的失敗,因此PQ在確認前,必須先執行IQ及OQ的確認(控制變因),而且為保證操作人員對實驗流程及儀器操作的可靠性,PQ必須由使用者獨立來完成,并且當新實驗方法及新的操作者產生時,均必須再作一次PQ的確認。中國衛生1部于1995年7月11日下達衛藥發(1995)第35號'關于開展藥品GMP認證工作的通知'。
性能認證
測量設備裝船以后,要經過調試、聯調、標校和對工作軟件進行調試等工作。這時,該測量設備已基本具備對目標跟蹤測量的條件,但還不能直接用來執行測控任務,還需要對其性能和精度進行檢驗。對船載測量設備的性能檢驗,通常在海上動態條件下進行。由于船載測量設備眾多,目前雖然可以通過跟蹤同步星、標定球和過境星等手段對部分性能做一些檢測和調整,但這些手段只能作為飛機校飛的補充,可以縮短校飛時間,不能代替飛機校飛。常用的方法是用攜帶合作目標(應答機、信標機、遙測信號源及發射機、激光反射體、光源、目標模擬器等)的飛機,在預定的航路上按一定的飛行工況飛行,被檢驗的測量設備以飛機為跟蹤目標,事后通過對被檢驗設備跟蹤參數的分析及測量元素的數據處理,評價其動態跟蹤性能,這亦稱性能校飛。船載設備的性能檢驗以檢驗無線電測量設備的上下信道、自跟蹤特性、作用距離、船搖隔離度、工作狀態和工作方式的切換以及工作的協調性、穩定性為主。由于船載測量設備眾多,目前雖然可以通過跟蹤同步星、標定球和過境星等手段對部分性能做一些檢測和調整,但這些手段只能作為飛機校飛的補充,可以縮短校飛時間,不能代替飛機校飛。因為這些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動態性能的局限(有的目標相對測量設備角度變化慢)、空間合作目標的局限(有的設備無空間合作目標)。
3Q
IQ,安裝確認(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確認儀器文件、部件及安裝過程。
OQ,運行確認(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確認儀器在空轉狀態下,在操作的極限范圍內能作正常的運轉。
PQ,性能確認(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確認儀器載樣運行下是否符合標準規定。
如果是首1次買的儀器,一般請廠家來做3Q認證,更高點要求是請第三方來做。
不是首1次,可以只做OQ和PQ。 看你是什么儀器,這方面的資料百度一下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