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次注漿的錨桿組裝要求
對于一次注漿的錨桿,當采用粗鋼筋做錨桿桿體時,拉桿的組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1)組裝前,鋼筋應平直、除銹和除油,以保證砂漿與鋼筋間有足夠的裹握應力。
2)粗鋼筋拉桿如很長,為了安裝方便可分段制作拉桿,鋼筋接頭可采用對焊、搭接焊等方法進行連接。電焊要符合《JGJ18—2012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例如,搭接焊的焊接長度為30d(d為鋼筋直徑),且接頭長度不宜小于300mm。鋼筋連接也可采用幫焊方法,幫焊長度按《GB50628-2010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有關要求:采用2根幫條4條焊縫,幫條長不小于4d,焊縫高不小于7~8mm,焊縫寬不小于16mm。
錨桿錨索注漿作業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1)水泥、砂、水等材料按配合比在攪拌機中攪拌均勻后,一般需經過濾網再進入壓漿泵,以防止雜物堵塞泵及管路;灌注的漿液要取樣做室內抗壓試驗,以復核其強度指標。
2)漿液應隨攪隨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漿作業開始時,應先用水或稀水泥漿循環注漿系統1~2min,以確保注漿時漿液暢通。
3)對于常壓(或一次)注漿,當漿液硬化后,若發現漿液沒有充滿錨孔時,應進行補充注漿。
4)巖石錨桿注漿,不宜選擇高壓的方法,因巖石錨桿很容易獲得所需的承載力,除非在風化強裂或節理裂隙發育巖層,要提高灌漿壓力。
5)注漿作業若按次序(跳隔一根錨桿)連續進行,可提高注漿效率。同一批錨桿注漿結束后,要清洗地面循環系統。
普通砂漿錨桿灌漿后要養護7~8d。砂漿的抗壓強度大于15MPa(相當于設計值的70%~80%)時,方可進行張拉;如用早強砂漿(由硫鋁酸鹽早強水泥、細砂、TZ或TZS型早強劑等配制的漿液)灌注的錨桿,灌漿后2~4h就具有50kN以上的錨固力,張拉時間可根據早強砂漿的凝固強度確定。
預應力錨索施工工藝措施 預應力錨索支護一般分為自由式單孔多錨頭防腐型預應力錨索(對穿預應力錨索)和普通預應力錨索兩種。預應力錨索的施工一般分為施工準備、鉆孔、錨索制作、錨索安裝、錨墩澆筑(對穿錨索施工)、注漿、錨墩澆筑、張拉鎖定和封錨等幾個步驟,具體工藝措施如下:
一、施工準備
錨索施工前應完成材料、現場試驗、施工設備、測量放線及其它等一系列的施工準備。
1、材料
預應力錨索一般使用的鋼絞線采用高強度(1860MPa)低松弛無粘結鋼絞線,其性能指標應符合GB/T5224-1995和ASTMA416-98的規定。鋼絞線在運輸中應防止磨損。預應力錨索所使用的未鍍鋅的鋼絞線應采取防腐措施。所有上述材料均應有出廠合格證書和標牌,經監理人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批預應力鋼絞線均應有材質成份的質量證明書,承包人應按監理人的指示按GB/T5224-1995的規定,對預應力鋼絞線抽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并應將試驗成果報送監理人。運輸和貯存:在運輸中應防止磨損和免受雨淋、濕氣或腐蝕性介質的侵蝕。存貯期間應架空堆放,如儲存時間過長,對未鍍鋅的鋼絞線應使用乳化防銹劑噴涂表面。自由式單孔多錨頭防腐型預應力錨頭靜載錨固性能指標為:極限拉應力≥262KN時,其靜載錨固性能應符合 1
GB/T14370-2000的規定(即錨固系數ha≥0.95,總應變
εapv≥2.8%),并應具備良好的防腐性能。
水泥采用標號一般不低于P.O4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砂漿標號滿足設計圖紙要求;砂采用大粒徑不大于2.5mm的中細砂;速凝劑和其它外加劑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并不得含有對錨索產生腐蝕作用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