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UR機器人發明者奧斯特加博士:全球制造領域正掀起一場機器人革命
上海,2015年3月10日 —— 隨著“合作型機器人“的逐漸興起,制造商們如今有了新的選擇,來填補在全手動裝配生產線與全自動生產線之間的空白。這種合作型機器人重量輕、高度靈活、移動方便,而且能夠快速編程以投入新的任務之中。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結構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按其控制方式可分為三類。早在2009年便發明了業內尤早的“合作型機器人”——UR機器人——的艾斯本.奧斯特加博士,就曾多次表示:“全球制造、倉儲、物料搬運和供應鏈領域正掀起一場機器人革命。以UR機器人為代表的合作型機器人正是市場的顛覆者。
UR機器人
UR10型六關節機器人具有輕松編程、快速安裝和設置、重新部署靈活、人機協作和安全等特點,機械臂有反向驅動功能,可以直接牽引機械臂編程示教;可以通過設置安全參數,并經過安全評估,在不增加安全圍欄條件下滿足人機協作應用需求。 UR10型六關節機器人作為輕量化、小型化、人機協作機器人尤其適用于電子、家電和3C行業的裝配、機床上下料、物料檢測、物品取放、堆垛和拆垛、打磨和拋光等領域。1962年美國wan能自動化公司的臺Unimate工業機器人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投入使用,標志著代工業機器人的誕生。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技途”
首先要打破機器人產業化存在的制約瓶頸。關鍵元部件依賴進口,特別是在性能很高的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造成國產工業機器人成本居高不下,嚴重制約機器人產業的成熟及國際競爭力的形成。如果一個企業要做出勞動力自動化百分比的決定,在對機器人增稅過程中,該技術本身將是一個重要的前期成本。部分研究機構或企業為爭取國家項目資助,過度追求高指標、性能,使得工業機器人成本過高,甚至高于國外同類產品,造成產品無法推廣應用。近10幾年過分強調工業機器人的系統研發,忽視關鍵技術突破,使得工業機器人某些核心技術處于實驗室階段,制約了機器人產業化進程。這些瓶頸都需要國家制定相關的政策逐一po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