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機器人發展趨勢
2006年微軟公司推出機器人工作室,機器人模塊化、平臺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卷全球。
2007年豐田公司推出一系列類人機器人,這些'伴侶機器人'會吹小號、拉小提琴,豐田欲將這些機器人打造成人類的生活伙伴。
2008年世界首例機器人切除腦liu手術成功。施行手術的是卡爾加里大學醫學院研制的'神經臂'。與外l科醫生的雙手相比,'神經臂'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在更小范圍內更加穩定地移動,確保不會出錯。
愛普生機器人
G系列產品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全新的曲臂選項,通過該選項,用戶可采購向左彎曲或向右彎曲的G3手臂,至大程度地提供工作區域的使用率,同時占用很小的工作空間。連續軌跡型可控制執行機構按給定的軌跡運動,適用于連續焊接和涂裝等作業。G3手臂可選臂長范圍為250、300和350mm,并帶有長度為150mm(120潔凈)的Z軸,還提供臺面安裝、側壁安裝和吊頂安裝配置,以及Clean/ESD配置,給予您更多的選擇。
愛普生機器人
“我們只生產小型工業機器人。對于高的精度、高速度的追求,我們從未改變。折疊編輯本段國內發展我國工業機器人起步于70年代初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開發期和90年代的適用化期。”在畠山剛看來,從精工手表到今日的3C和汽車零部件行業,愛普生工業機器人對于“精度”的熱情從未退卻。手表機芯組裝對精準近乎苛刻的需求,也造就今日愛普生小型機器人高速度、高的精度、低末端振動的產品價值,這恰是3C行業用戶尤為關注的需求點。
2015年,愛普生小型工業機器人家族還將擴容。今年愛普生將一如既往的繼續深化其在精密裝備和高的精度的物料移載上的優勢,推出一款臂長達1.4米的緊湊型、纖細型、輕量化的長臂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