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列管式換熱器的應用為廣泛
列管式換熱器擁有很簡單的結構,緊湊的結構簡單的造型使得它的制造成本很低,清理各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管外是不能夠利用機械來進行清洗的。這種管板與換熱器的管束進行相對應的連接的方式比較普遍,我們一般會把管板與外殼進行焊接并制作頂蓋,在焊接的頂蓋和殼體中附有管道這是為了能夠讓流體進出的。2)組織有關人員迅速查找失水原因,確定熱網中的失水支路,關閉該支路的閥門,并對其余網路迅速恢復供熱。在換熱管的外面有很多的擋板,這些擋板是與管束呈現直角形的。管子、管板、外殼這三個器件的連接一般都是剛性的,在這組管道的內部和外部分別會有不同的溫度的液體流動。
列管式換熱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產上應用廣的一種換熱器。 列管式換熱器是由管子、管板、折流板、殼體、端蓋(管箱)等組成。列管式換熱器設計制造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換熱器的使用期限和生產的連續性。
折流桿式換熱器以桿式支撐替代原弓形擋板,具有抗振、、低壓降等優點。其與傳統的折流板管殼首先假定/(1=由以4上對影響換熱器壓降因素的分析可知,.從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型/號標準中查到500式換熱器相比較,在內部結構上有較大變化。從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型/號標準中查到500式換熱器相比較,在內部結構上有較大變化。殼程內部采用折流桿組成的折流柵做管間支撐,從而使殼程流體由橫向流動變為平行流動,這不僅較大減少了傳熱死區,而且大幅度減少了流體因反復折流而造成的殼程流體阻力損失。
殼程流體在非傳熱界面區域,如管間支撐物的局部處,形體阻力損失很小,而大部分的流體壓降可用來促進傳熱界面上的流體湍流,從而在低輸送功的情況下,獲取較高的傳熱膜系數。將原料層加熱到1100-1500℃,使粉料燒結成型,燒結工序是高爐礦料入爐以前的準備工序。如某廠應用同種負荷的折流桿換熱器與折流板換熱器,折流桿換熱器壓降減少到50%,設備總傳熱系數提高35%.因此在一定的雷諾數下,采用折流桿式換熱器替代傳統的折流板換熱器具有優越性。
管殼式換熱器的結構傳統的管殼式換熱器w折流板采用弓形板式支撐。弓形折流板的設置提高了殼程內流體的流速和湍流的程度,提高了傳熱效率。但是流體在殼程內的流動時而垂直于管束,時而又平行于管束,從而增加了流體的流動阻力。
1、將冷卻水進出冷凝器的閥門關緊,利用溫度計管、壓力表管或排污管連接防腐泵、配液箱做成小循環系統,循環清洗。
2、先加入酸洗緩蝕劑,此藥劑為銅緩蝕劑,它附著在冷凝器金屬內壁上,防止酸和金屬發生反應。
3、加入固體酸洗清洗劑,用于清洗碳酸鈣垢為主要成份的水垢,清洗劑是復合固體有機酸,白色晶體,對金屬的無腐蝕性,為弱酸;清洗劑用量按設備結垢量而定。
4、加入泥垢剝離劑(可選),如果冷凝器設備結垢較厚時,需要添加泥垢剝離劑,促進水垢反應后的生成物快速溶于水,加快深層水垢反應
5、加入中和鈍化劑,在冷凝器進行化學清洗后,中化殘酸,防止金屬表面氧化而生成二次浮銹。
6、清洗工藝:
A、換熱器清洗溫度:一般采用常溫清洗,如果結垢較厚可以在40℃~50℃清洗以提高清洗速度。
B、將進出機組的閥門關上,利用壓力表或溫度計管、防腐泵、酸液箱連成清洗循環系統。由于容積式換熱器有較大的容量,不會產生后沸現象,在有過熱保護的情況下,可長期不結垢。清洗時先加入緩蝕劑,緩蝕劑循環均勻后緩慢加入有機酸,清洗中應定時檢測反應情況,清洗劑不足時需補足,以保證有足換熱器夠的酸液和水垢反應,清洗中按水垢反應情況,可加入適量泥垢剝離劑、消泡劑等。
C、清洗結束后,要將余液排出,并加入清水沖洗。
D、冷凝器清洗后還需要加入中和鈍化劑,中和殘酸,以防止金屬內壁氧化。
E、換熱器冷凝器清洗時間為5~10小時左右,按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