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分析】
1.梁兩側側模下口外側的支撐木板或木枋未釘牢,導致底口炸模。
2.當梁的高度超過600mm時未設對拉螺桿,或設置過少,模板的剛度不足,受力變形鼓脹。
3.梁側模上口橫檔未拉通線,斜撐不足或斜撐的角度過大支撐不牢而造成局部歪斜。
4.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對模板直接振搗造成模板的損壞及下料對模板的沖擊破壞等。
【措施】
1.支模時應遵守邊模包底模的原則,側模底部設置通長的夾木條,施工必須保證夾木條的質量,且將其與支撐木枋連續釘設牢固。
2.梁側模的拼接接頭應互相錯開,且拼接處橫檔應保證有足夠的搭接長度,且在拼接處設加強斜撐。
3.普通梁可以按照經驗進行配置,對于高度大于600mm的深梁、大梁應進行模板設計。當梁高度大于600mm時應自梁底以上每高300~400mm設置一道對拉螺桿。
4.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應避免下料高度過大對模板造成的沖擊破壞,混凝土振搗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對模板的直接振搗沖擊。
【措施】
1.支模過程中要反復用線墜靠吊。先安裝正面大模,通過地腳螺栓調整,用線墜靠吊垂直后再安裝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側用線墜校核,后用穿墻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隨著用線墜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
2.支模完畢經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墜復核校正。
3.日久失修變形嚴重的大模板不得繼續使用,應由工廠進行修理。
【分析】
全現澆澆上下層墻的外墻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嚴重出現錯臺,接槎部位有水泥砂漿流出。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發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三角掛架平臺剛度或穩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搗混凝土時發生位移。
3.模板下部與外墻密封不嚴,造成漏漿。
【分析】
全現澆工程大角豎向呈折線,或明顯傾斜,大于規定,不方正,甚至變成小圓角。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不合要求,端面不方正,相鄰兩塊模塊無法呈90o夾角。
2.模板安裝不嚴密,未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或在安裝后受碰撞發生錯位。
3.模板使用維修不當,固定連接件內灌入混凝土漿,不易搬動,有時敷衍了事,不加處理。
【分析】
由于模板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如下:
1.翻樣不認真或有誤,模板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因木模干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