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鐘前 外泌體電鏡服務免費咨詢「科銳諾」[科銳諾44070b2]內容:NTA(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技術已被外泌體研究領域認可為外泌體表征手段之一;本實驗室所使用的儀器Zetaview包含的微電泳技術,也可進行zeta電位的檢測。目前配備為488nm波長的激光器,且搭配對應的濾光片,可以測量熒光抗1體標記的外泌體 。除外泌體以外,本實驗室也接收微囊泡、脂質體、蛋白、生物納米材料等樣本。

樣本準備
1. 提供外泌體懸液即可,未純化樣本也可以上機檢測;
注意:NTA僅提供粒徑分布情況和顆粒濃度,無法區分外泌體與非外泌體成分;當然也可先利用外泌體特異性標記物進行熒光標記,則可以獲知外泌體特定亞群的含量。
2.儀器的檢測區間是10^7 particles/ml,且有濃度檢測下限,為10^5 particles/ml,進樣量不少于2ml;一般來說,會對樣本稀釋后進樣;
我司無法準確建議送樣量;檢測需要量與樣本本身濃度有關,樣本濃,則用量小,反之則多,根據檢測經驗,樣本取用量一般在2μl-100μl不等,取用量大于50μl時大多由于樣本分泌量過低、提取失敗或者對樣本有過多稀釋。一般建議送樣量不低于30μl,如樣本珍貴,可聯系我司寄回,運費視具體情況收取。

外泌體作為藥1物載體,實現靶1向給藥。外泌體具有負載“貨物“并將其傳遞給靶1細胞的能力,可用于細胞間通訊,尤其是遠距離通訊。以外泌體作為藥1物轉運載體,具有免1疫源性低、運輸效1率高、穩定性好和靶1向性強以及能跨越血腦屏障等優勢。外泌體也適合遞送各種化學物質、蛋白質、核酸等。Buller B等將負載miR-146的外泌體注射至患有角質細胞瘤小鼠的腫1瘤部位,發現miR-NAs有效的抑制了腫1瘤的生長。

自噬(autophagy)是由 Ashford 和 Porter 在 1962 年發現細胞內有“自己吃自己”的現象后提出的,是指從粗面內質網的無核糖體附著區脫落的雙層膜包裹部分胞質和細胞內需降解的細胞器、蛋白質等成分形成自噬體(autophagosome),并與溶酶體融合形成自噬溶酶體,降解其所包裹的內容物,以實現細胞本身的代謝需要和某些細胞器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