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系統分類
獨立光伏發電
獨立光伏發電也叫離網光伏發電。主要由太陽能電池組件、控制器、蓄電池組成,若要為交流負載供電,還需要配置交流逆變器。獨立光伏電站包括邊遠地區的村莊供電系統,太陽能戶用電源系統,通信信號電源、陰極保護、太陽能路燈等各種帶有蓄電池的可以獨立運行的光伏發電系統。
它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利用硅等半導體材料所制成的太陽能電板,利用光照產生直流電,比如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太陽能電池。
分布式光伏發電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又稱分散式發電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電現場配置較小的光伏發電供電系統,以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者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
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基本設備包括光伏電池組件、光伏方陣支架、直流匯流箱、直流配電柜、并網逆變器、交流配電柜等設備,另外還有供電系統監控裝置和環境監測裝置。其運行模式是在有太陽輻射的條件下,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陣列將太陽能轉換輸出的電能,經過直流匯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電柜,由并網逆變器逆變成交流電供給建筑自身負載,多余或不足的電力通過聯接電網來調節。
光伏發電的結構部件
1.直流/交流逆變器
將直流電變換成交流電的設備。由于太陽能電池發出的是直流電,而一般的負載是交流負載,所以逆變器是不可缺少的。逆變器按運行方式,可分為獨立運行逆變器和并網逆變器。獨立運行逆變器用于獨立運行的太陽能電池發電系統,為獨立負載供電。
2.配電室設計
由于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沒有蓄電池及太陽能充放電控制器及交直流配電系統,因此,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并網發電系統逆變器放在并網點的低壓配電室內,否則只要單獨建一座4~6m2的低壓配電室就可以了。
光伏組件的發展歷史
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Chapin,Fuller和Pearson發明了*塊晶體硅光伏電池,用了不到一頁的篇幅宣告了這一劃時代成果的問世。由于當時沒有太陽電池的測試標準,三位科學家根據太陽光譜及輸出電流、電壓的大小,估算出其光電轉換效率為6%。
1955年,貝爾實驗室為了驗證光伏發電技術為通信系統供電的潛力,設計了*—塊峰值功率為10W的光伏組件,1955年10月投人使用,由于封裝不可靠導致濕氣侵入,引起了電*的腐蝕和脫落,這一塊太陽能光伏組件在1956年3月就宣告失效。到了20世紀70年代,由于石油危機及通信發展的需要,美國**開始大力支持太陽能光伏的發展,1976年,*塊現代意義上的光伏組件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