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分析】
由于模板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如下:
1.翻樣不認真或有誤,模板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因木模干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
【措施】
1.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比例將各分部分項細部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復核無誤后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量意識,認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裝。
2.嚴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時拼縫要嚴密。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要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密縫。
4.鋼模板變形,特別是邊框外變形,要及時修整平直。
5.鋼模板間嵌縫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縫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必要時縫間加雙面膠紙),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措施
1.施工前認真核算施工荷載,必要時在施工荷載較大的混凝土梁、板下加設臨時支撐。
2.施工中,拆除混凝土模板和支架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合理安排好各工種的交叉作業,控制施工荷載不超量,拆下的磚、鋼模板和鋼管腳手等不應集中堆放在某個部位。
【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了解混凝土拆模時所需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急于周轉模板,過早的將混凝土強度等級還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梁底模拆除,此時混凝土梁不能承受全部使用荷載,造成梁的裂縫破壞,嚴重時甚至坍塌的質量事故。
f、為防止在澆筑外墻混凝土時污染下層墻體,在大模板下方沿墻四周粘貼寬膠帶紙,并用100×100方木撐開,使個別部位流出的漿不至于滴到墻上。
2)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a、大模板運到現場后,要清點數量,核對型號,清除表面銹蝕和焊渣,板面縫隙要用環氧膩子嵌縫,模板背面要刷好防銹,并用醒目字體注明模板編號,以便安裝時對號入座。大模板的平臺、欄以及鐵爬梯,必須齊全。
b、進行模板的組裝和試裝,必須對自穩角進行調試,檢查地腳螺栓是否靈便。
c、吊裝前,應對大模板進行試吊裝,檢查模板和吊具的整體穩定性,確無問題后,按設計的安裝順序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