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電動吊籃(高空作業吊籃)現場操作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一、現場操作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
有關施工中安全技術、現場操作安全措施規定,勞動保護及安全用電、消防等要求,應按國家及地方頒發的有關規范、規程、規定為準,嚴格執行。電源必須接地,配備漏電開關。
二、使用注意事項
1、工作平臺應有專人操作、保養、維護;
2、工作平臺至少有兩人操作,應在互相配合下進行安全操作,平臺工作人員必須索扣安全帶;
3、在現場使用中,距離整機10m范圍內不得有高壓電線;
4、平臺載重量不應超過額定荷載800kg(包括人體重量);
5、當發現平臺傾斜時應及時調整,保持水平兩邊相差不超過15cm;
6、平臺在正常使用時,嚴格使用電動制動器及安全鎖剎車,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7、當安全鎖鎖住鋼絲繩后,應把吊藍稍稍向上開,將安全鎖打開,吊藍方能繼續上下工作;
8、平臺懸掛在空中時,不能拆裝;
9、提升器采用20#機械油,潤滑油應定期更換,使用時間20~30天須換新油,以后可根據情況6~12個月更換一次;
10、當上限位報警器作用后,平臺自動停止,這時應將平臺降低,使上限位開頭脫離上限位塊;
11、平臺內載荷應大致均布,否則會發生傾斜現象;
12、吊藍使用應符合有關高空作業規定,一般在雷雨、下霧天氣或六級風以上不宜使用;
13、吊藍使用結束后,關閉控制箱及總電源,并將提升器、安全鎖用塑料紙包扎,防止雨水滲入;
14、吊藍不適用于在酸堿液體、氣體下使用,不得已用吊藍時,應將提升器、安全鎖與腐蝕性氣體、液體隔離,并小心使用。
三、緊急時的安全措施
1、工作時斷電,首先關閉電源,防止來電發生意外;如需平臺下降回到地面,則小心同時松開兩個電磁制動器,使平臺緩慢下降,直至地面。
2、工作時斷繩后的處理 首先,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撤離工作人員(情況不允許在藍內),派有關人員進入藍內(藍內人也可),將上面送下的鋼絲繩串入提升器內在不開s的情況下向上升,看能否正常工作,然后小心松開安全鎖,再開s下降到地面,嚴格檢查,才允許重新使用。6無下降極限位置限制器的起重機,吊鉤在工作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必須保持有設計規定的安全圈數。
四、整機保養和運輸
1、鋼絲繩卸下時,應繞在繩筒上妥善保存;
2、整機露天存放時,應做好防雨措施,特別是提升器、安全鎖;
3、 整機搬運:提升器、安全鎖、電器箱可整體裝運;懸掛機構、平臺可拆卸裝運。
我方施工人員遵守建設業主、監理和總包的各項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并接受檢查和監督,歡迎和接受上級單位的批評和幫助,把我單位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融入工程管理的大環境中去,提高我們的安全施工水平。
電動吊籃參數: 主要技術參數: 額定載重量:630kg(6174N) 爬升速度:7~10 m/min 平臺尺寸:3×2000×690×1460 (也可根據用戶需要和標準要求) 提升機:2臺 電壓:380v 功率:1.5KW 整機質量:776kg
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一、“以人為本、安全第y”,全體職工要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執行“安全第y,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守安全技術、設備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二、認真貫徹執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安全生產原則。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做到“五同時”;發生事故做到“四不放過”;隱患整改做到“四定”。 1、五同時: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時,必須同時計劃、布置、檢查、 總結、評比安全工作。 2、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 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3、四定:定措施、定負責人、定完成期限、定完成后的檢查人。 三、操作設備必須遵守“定人定機”嚴格按“四項要求”和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與精心維護設備,積極參加“三好”“四會”活動,搞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工作。 1、四項要求: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2、三好:管好、用好、維修好。 3、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4、嚴格執行設備潤滑五定:、定質、定量、定期、定人。 四、操作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準參加生產或獨立操作。電氣、車輛的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均應經安全技術培訓和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許可證上崗操作。 五、上崗作業,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要把過長(拖過頸部)的發辮放入帽內;操作旋轉機床時,嚴禁戴手套或敞開衣袖(襟);不準穿腳指及腳跟外露的涼鞋、拖鞋、高跟鞋;不準赤腳赤膊;不準系領帶或圍巾;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管理(一)、要在班組形成強大的安全思想攻勢及安全文化氛圍,以輿論宣傳征服人心,以強化安全意識推動安全工作,并針對不同時期員工隊伍中產生的松動情緒,及時敲警鐘。在能引起爆z的場所,不準穿能集聚靜電的服裝。 六、操作前,應檢查設備和工作場所,排除故障和隱患;確保安全防護、信號聯鎖裝置齊全、靈敏、可靠;危險部位做到有輪必有罩、有洞必有蓋、有臺必有欄。 七、工作中,應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準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時,必須有主有從,統一指揮;工作場所不準打鬧、睡覺和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嚴禁酗酒者進入工作崗位。 八、凡運轉的設備,不準跨越、橫跨運轉部位傳遞物件,不準觸及運轉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切屑;不準站在旋轉工件或可能爆裂飛出物件、碎屑部位的正前方進行操作、調整、檢查、清掃設備;裝卸、測量工件或需要拆卸防護罩時,要先停電關車;不準無罩或敞開防護罩開車;不準超限使用設備機具;工作完畢或中途停電,應切斷電源,方準離崗。
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安全道場培訓教育
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目前安全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全新的安全形勢認識不夠清楚,現場作業安全體感設備質量,安全壓力傳遞還有不少死角,學習研究、探討、調研問題不夠深入,員工受業務技能和自身素質、安全責任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和作業安全隱患,生產一線安全風險和管控措施還沒有擺脫傳統思維,針對性、時效性、實效性均存在不小差距。電氣維修安裝作業應有二名以上電工配合工作,電氣維修安裝作業不準單人單獨進行。
(2)作業現場到崗到位存在的問題。強化施工前作業風險辨識,分析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點,對施工的重點危險源進行監管和控制,實施作業現場全過程安全管控,確保工程施工項目有序進行、安全文明施工。作業現場各級負責人能夠按照要求到崗到位,這是當前客觀條件下控制工作現場安全關鍵環節的有效經驗,但也存在認到崗,心不在崗,安全責任沒有落實到人,責令到人的現象,工作負責人對工作現場、任務、措施不清楚情況,沒有進行提前的業務介入和跟進,出現了不該有的不當指揮、不了解現場情況,變動工作任務等現象。
(3)安全管理措施棚架和管理思想棚架問題依然沒有消除。工作現場要嚴格執行事故應急搶修單和工作票制度,做好現場核對、查勘、檢查工作。一是傳統思維認為多年就是這樣做,沒有出現什么問題,也不會出現問題;二是別人也是這樣做也沒什么問題,沒有意識到人員能力、意識的差異可能就會存在的高風險;管理思想棚架主要表現是不敢公開暴露問題,安全管理護短和遮蓋,發展下去就可能會出現失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