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種草后,草體怎樣管理?
1、水肥管理:果農常誤認為種草可以保水增肥,就就放任自流,出苗后的水肥管理是種草成功的關鍵。應及時中耕,消滅其他不好的雜草,苗期還應施提苗肥尿素4~5公斤,當果園天旱缺墑時,就要及時澆水,緩解果草之間肥水之爭,使生草盡快覆蓋地面。
2、刈割覆蓋:播種后的頭一年,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從第二年開始,一般一個生長季割2~4次,當草長到30厘米左右時,就要刈割,留茬10厘米左右。樹體花芽分化時要割1 次草, 保證樹體地下營養供給,高溫干旱前將刈割下的雜草覆蓋在樹盤上,以利保墑;果實成熟季節淺鏟或割除草,有利于促進果實著色成熟。
草的更新:3-5年后,生草開始老化,這時應及時翻壓,注意將表層的有機質翻入土中。翻壓時樹的旁邊要淺翻,以免傷著樹根,翻壓時間以晚秋為宜。行間可休閑1-2年后再重新播種。
果園生草后要加強管理,才能發揮果園生草的綜合效益,達到果園生草的目的。放任不管也會造成個別蟲害增加,如加重橘園青苔、根腐病等危害,果實膨大期有與果樹爭奪水肥的現象。
沙土不能自己去河邊搬沙土來用,因為可能有霉菌,這些土都可能含有雜草種,買時要辨明。這些土的比例可以自己決定,但一般來說,一般是表面土及堆肥土多些,泥炭土和沙土各占四分之一以下。
營養土因為比較便宜,因此可以多些,但如果你有機會得到便宜的堆肥土,或是自己會做堆肥土,就可以各占一半,或堆肥土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