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主要類型主要類型編輯語音混合動力客車——約占我國新能源客車市場90%以上份額,是無可爭議的主導車型。對于我國客車行業來說,混合動力主要是柴油—電混合,優點是可以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排放標準可以達到國Ⅳ水平,缺點是蓄電池容量和壽命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混合動力客車屬于發展期產品,允許進行批量生產,但只能在批準的區域、范圍、期限和條件下銷售、使用,并至少對20%銷售產品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造成單車價格下不來。
地方保護主義待打破此外,劉國強認為地方保護主義也是一大障礙?!暗胤娇偸莾炏瓤紤]本土企業,而不是將性能作為首要因素,好產品的技術性體現不出來。”劉國強說,北汽福田只能進入25個城市中的六七個,因為其他城市都有本地車廠。這一觀點得到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科學技術分會理事長李世豪的佐證?!氨热缒车匾徺I新能源客車,會專門定購當地企業的電池產品。”他認為,如此一來,其他地區的企業就無法進入該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了我國新能源產業集中度低、規模度不高。[6]
從技術發展看,從混合動力、插電混合(含增程式)逐步邁向純電動、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EV(電池+電機):采用單一電池供電驅動電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該類汽車也是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廣的車型?;旌蟿恿ζ嘓EV(發動機/電池+電機,共同或單獨輸出動力):指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統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統單獨或多個驅動系統共同提供。
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分為傳統自主品牌、外資品牌、造車新勢力三大陣營。傳統自主品牌占據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主導。比亞迪、上汽榮威、北汽、奇瑞等企業,從低端車型切入新能源市場,并向中市場滲透,自主研發三電技術,打造全新新能源平臺。外資品牌憑借研發及資金優勢開始發力。當前主要以合資形式進入本土市場,如大眾與江淮、寶馬與長城、奔馳與比亞迪等,具備完善的研發體系和資金優勢,在新能源領域后來居上。造車新勢力大多不具備核心技術,蔚來、小鵬、威馬、理想等少數企業實現量產交付,銷量都均未超過2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