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結構白銅:結構白銅的特點是機械性能和耐蝕性好,色澤美觀。結構白銅中,常用的是B30、B10和鋅白銅。另外,還有鋁白銅、鐵白銅和鈮白銅等。B30在白銅中耐蝕性較強,但價格較貴。鋁白銅的性能同B30接近,價格低廉,可作B30的代用品。鋅白銅于15世紀時就已在中國生產使用,被稱為“中國銀”,所謂鎳銀或德銀也屬此類鋅白銅。鋅能大量固溶于銅鎳之中,產生固溶強化作用,且抗腐蝕。1、TypeC、HighpowerConns、散熱屏蔽蓋等)。鋅白銅加鉛以后能順利的切削加工成各種精密零件,故廣泛使用于儀器、儀表及yi療器件中。這種合金具有高的強度和耐蝕性,彈性也較好,外表美觀,價格低廉。鋁白銅中的鋁能顯著提高合金鋼的強度及耐蝕性,其析出物還可產生沉淀硬化作用。結構白銅廣泛用于制造精密機械、化工機械和船舶構件。
成分信息:主要化學成分Cu、Pb、Fe、Sn、Zn、P各牌號成分分析合號 化學成分Cu Pb Fe Sn Zn P Cu+Sn+PC5111 余量 ≤0.05 ≤0.10 3.5-4.5 ≤0.20 0.03-0.35 ≥99.5C5101 余量 ≤0.05 ≤0.10 4.5-5.5 ≤0.20 0.03-0.35 ≥99.5C5191 余量 ≤0.05 ≤0.10 5.5-7.0 ≤0.20 0.03-0.35 ≥99.5C5212 余量 ≤0.05 ≤0.10 7.0-9.0 ≤0.20 0.03-0.35 ≥99.5C5210 余量 ≤0.05 ≤0.10 7.0-9.0 ≤0.20 0.03-0.35 ≥99.5
磷青銅含2%~8%錫、0.1%~0.4%磷,余為銅的銅合金。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彈性元件。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如果只是由銅、鋅組成的黃銅就叫作普通黃銅。在工藝技術方面,完成了從模鑄、無流鑄造向半連續鑄造的改進試驗,并成功的應用于生產。如果是由二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多種合金就稱為特殊黃銅。如由鉛、錫、錳、鎳、鉛、鐵、硅組成的銅合金。黃銅有較強的耐磨性能。磷青銅合號:Cu Pb Fe Sn Zn P Cu+Sn+PC5111 余量 ≤0.05 ≤0.10 3.5-4.5 ≤0.20 0.03-0.35 ≥99.5C5101 余量 ≤0.05 ≤0.10 4.5-5.5 ≤0.20 0.03-0.35 ≥99.5C5191 余量 ≤0.05 ≤0.10 5.5-7.0 ≤0.20 0.03-0.35 ≥99.5C5212 余量 ≤0.05 ≤0.10 7.0-9.0 ≤0.20 0.03-0.35 ≥99.5
青銅是指黃銅、白銅以外的銅合金。銅錫合金稱為錫青銅,其他青銅成為特殊青銅。特殊青銅又分為鈹青銅和鋁青銅青銅:青銅可分為兩大類。 (1)錫青銅:含錫20%-30%。若含錫在于20-30%則錢呈銀白色,俗稱“白銅”錢。含錫量少則錢呈淡棕色,俗稱青黃色。古代錫青銅都含有鉛,一般在3-8%,相當現代錫青銅的化學成份。白銅的缺點就是主要添加元素——鎳屬于稀缺的戰略物資,價格比較昂貴。 (2)鉛青銅:含錫2-10%,含鉛9-60%。若含錫、鉛量多,則錢呈灰白色,若含錫、鉛量少,則錢呈黃青色。在先秦時期青銅錢的含量都較多,一般都在7-56%,個別高達62%。到漢代含鉛量≈9%。若鉛量在≈33%,則相當現代鉛青銅的化學成份。
3、黃銅:黃銅在明清時期就用于鑄造銅錢了。明嘉靖年間就用黃銅大量鑄錢。古代稱“鋅”為“倭鉛”。用爐i甘石熔煉而成(即菱鋅礦ZnCO3)。元代就有:“赤銅入`爐i甘石`煉為黃銅,其色如金”的記載。在明代后期我國的鋅已向國外出口,鋅錠含鋅量達98%以上。鋅白銅的具體型號介紹以及其各自優缺點用途的簡單介紹:鋅白銅:型號有BZn18-18、BZn18-26、BZn15-12(Zn)-1。黃銅又可分為: (1)黃銅:含鋅3-40%。若含鋅量在10-20%稱為紅銅(新疆地區),俄國稱為丹銅。 (2)鉛黃銅:含鋅35-43%,含鉛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