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電氣現場安全作業的基本條件
1.1作業現場的生產條件和安全設施等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工作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應合格、齊備。
1.2 經常有人工作的場所及施工車輛上宜配備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應專人經常檢查、補充或更換。
1.3 現場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應合格并符合有關要求。
1.4 各類作業人員應被告知其作業現場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緊急處理措施。
1.3 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
1.3.1經醫師鑒定,無妨礙工作的病癥(體格檢查每兩年至少一次)。
1.3.2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和業務技能,且按工作性質,熟悉本規程的相關部分,并經考試合格。
1.4教育和培訓
1.4.1各類作業人員應接受相應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上崗。
1.4.2作業人員對本規程應每年考試一次。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3個月以上者,應重新學習本規程,并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恢復工作。
1 .4.3新參加電氣工作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應經過安全知識教育后,方可下現場參加工作,并且不得單獨工作。
1 .4.4外單位承擔或外來人員參與公司系統電氣工作的工作人員應熟悉本規程、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參加工作。工作前,設備運行管理單位應告知現場電氣設備接線情況、危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
1.5任何人發現有違反本規程的情況,應立即制止,經糾正后才能恢復作業。各類作業人員有權拒絕w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在發現直接危及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并立即報告。
1.6在試驗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同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經本單位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機器人碰撞體感機構機器人碰撞體感機構機器人碰撞體感機構機器人碰撞體感機構
人機交互發展階段
從以設備為主到忽略設備存在,是人機交互的基本發展思路。交互建立初始,從按鍵到觸控屏的轉變是關鍵,重點是提高觸控性能和擴大觸控范圍;同時顯示質量從VGA至UHD(4K);工業設計方面則是更纖薄的曲面顯示。之后,專注于用戶的個性化交互還是被廣泛應用,變革的標志是密碼的使用正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識別(用戶獨有的特征)。這將推動移動支付的普及,但仍需要協調銀行,支付機構,商家,技術提供商等各個環節,因此需要FIDO(線上快速身份驗證)聯盟來制定標準。所有變電、配電設備、動力設施、照明電器,未經允許任何人不準擅自移動或挪做它用,如確因生產檢修等原因需改動或改變用途,必須以書面形式向公司主管部門提出,經研究批準后方可進行。接下來,專注于環境的情景識別交互是必然趨勢,這個階段的目標是讓設備能夠了解環境情況,能夠預知用戶的潛在需求。這需要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一起工作,增強現實感。
體感技術總體設計
設計了機械臂體感控制系統,總體分為運動采集模塊、機械臂控制模塊、機械臂運動模塊三部分,。
運動采集模塊采集人手臂的姿態信息,經過姿態解算和無線傳輸到達主控制器,通過舒適控制算法的處理,實現從手臂姿態到機械臂動作之間的映射,令機械臂的肩、肘以及腕關節處的舵機轉到目標角度,實現體感控制機械臂。
1.2 機械臂系統設計
為減少加工機械臂結構所消耗的時間和成本,利用機器人套件的舵機及其可組裝散件,搭建了五自由度剛性機械臂,并以人肩部為原點建立手臂平面坐標系,。如需平臺下降回到地面,則小心同時松開兩個電磁制動器,使平臺緩慢下降,直至地面。分析體感姿態用到了運動學正反解算法,采集手臂角度α、β,解算后映射到右側機械臂的五個關節處舵機轉角(圖1中①~⑤),實現機械臂定位。
基于慣性體感技術,設計了一種集成MPU6050陀螺儀模塊、24L01無線發射模塊和STM32單片機于一體的小型可穿戴式無線姿態監測模塊,通過通信組網,將實時采集到的姿態信息經運算處理傳回主控制器。
狠抓現場標準化作業安全風險管控
(1)加大現場標準化作業管控力度,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標準化作業,規范作業流程、工序質量和操作流程。深化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的應用,持續優化改進各種現場記錄文本,繼續嚴厲查處不按標準化作業的嚴重w章行為。
加強搶修及小型作業現場的管控,規范對搶修工作和小型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和風險管控,重點加q開關柜施工作業安全管控,加強現場工作組織,強化現場安全檢查和監督,確保現場可控、在控和能控。
推進反w章工作,提高施工作業現場檢查覆蓋率,實行“檢查、曝光、分析、處罰、教育、改進”的反w章閉環管理。要保證變電檢修工作的安全有效開展,還需要結合實際加強對檢修人員的化培訓,在保證檢修人員知識技術掌握扎實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安全操作的規范性要求,強化安全檢修綜合能力。組織開展反w章自查自糾、加強“兩票三制”管理辦法,加大“兩票”獎勵力度,鼓勵一線班組完善反w章自查激勵機制,嚴格執行《公司反w章考核管理辦法》。
狠抓現場到崗到位監管,提升規程制度執行力。執行公司《各級及管理人員工作到位規定的通知》要求,將到崗、到位、履責納入生產管理流程,做到安全管理關口前移、中心下移,確保嚴格執行干部和管理人員到現場履行各自職責,必須在到崗到位單上簽名備注。
(2)嚴格管理工作過程。針對多豐線橋梁隧道、長大下坡道較多的特點,根據運量增加實際加強機車乘務員困難區段列車操縱的日常培訓和添乘指導,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從接到工作任務到計劃編制上報、現場勘察、四措一案、工作前人員與物資、施工工器具、安全工器具、著裝、辦票準備。許可、班前會、危險點分析、現場安措、工作任務交待、履行確認手續、工作結束、評價會。做到所有人員工作任務清楚、現場危險點清楚、控制措施清楚,作業程序、質量要求清楚。工作負責人、許可人、專責監護人、工作班成員認真履行相應職責,確保工作現場有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