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ABS吸塑成型的過程
吸塑成型(也稱熱成型)方法是在ABS板材的熔融溫度以下,玻璃化溫度以上進行的,ABS板材始終表現為固相,因此屬于固相成型。ABS吸塑成型與注射成型方法相比,具有成型設備簡單、能源消耗少、成型工藝周期短、制品強度高以及能成型大型和復雜形狀制品的優點。依據成型模具(陰模、陽模)、成型所需壓力(真空、壓縮空氣)等不同可以分為十數種。但一般情況下熱成型工藝過程都包括加熱、成型、冷卻、脫模等工序。
成型過程中的工藝控制對制品影響也很大,ABS吸塑成型過程包括吹泡、上模、壓柱塞、成型、冷卻、脫模等。其中板材溫度、吹脹壓力、吹脹高度、上模速度、柱塞移動速度、真空/壓空的快慢等都對制品厚度分布有影響。
ABS吸塑在加工過程中,不但熱穩定性好,而且不易出現降解現象。另外,由于ABS的吸水率較高,加工前應進行干燥處理。一般制品的干燥條件為溫度80~85℃,時間2~4h;對特殊要求的制品(如電鍍)的干燥條件為溫度70~80℃,時間18~18h。ABS制品在加工中易產生內應力,內應力的大小可通過浸入冰中檢驗;如應力太大和制品對應力開裂禁止,應進行退火處理,具體條件為放于70~80℃的熱風循環干燥箱內2~4h,再冷卻至室溫即可。
回收PS水口料:
TPU再生料是指廢棄的TPU原料(包括混料,雜料等)進行回收分解后作為原料之用。
1.沉水料――指比重大于1克/立方厘米的材料。這里特指是含有礦物填充的塑料材料(聚烯烴類填充)。
2.浮水料――指比重小于1克/立方厘米的材料。這里特指不含有礦物填充的塑料材料(聚烯烴類)
3.磨粉料――將塑料廢料通過塑料磨粉機磨碎后所得到的粉狀材料。
4.造粒料――塑料材料通過造粒裝置生產出來的粒狀塑料材料。隨造粒裝置的不同,粒形也不一樣,主要有半球形、圓柱形、方形等。
5.邊角料――塑料成型加工作業
6.再生料――塑料成型加工中的邊角料或其他來源的廢塑料,經過適當的處理而使其能再用于制造質量較低的制品的物料。
7.再生塑料――以再生料為基材的塑料。
8.水口料――指注塑制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流道、邊角和不合格產品所形成的廢料。(回收水口料)
9.機頭料――指擠出制品生產過程中的泄漏料或者過渡料以及注塑機打空時的清膛料。
10.副牌料――塑料原料在合成過程中因為更換牌號或品種而產生的部分性能不合格的塑料原料
11.花料――指多色雜料。
回收AS水口料的應用與特性
典型應用范圍:水量表和其它商業設備,電纜套,機械凸輪,滑動機構以及軸承等
注塑模工藝條件:干燥處理:加工之前應保證濕度在0.1%以下。如果材料是暴露在空氣中儲存,建議要在85C熱空氣中干燥4~5小時。如果材料是在密閉容器中儲存,那么經過3小時溫度平衡即可直接使用。
熔化溫度:240~300C;對于普通特性材料不要超過310C,對于有阻燃特性材料不要超過270C。模具溫度:對于未增強型材料為30~40C,對于薄壁或大面積組件為80~90C,對于增強型材料為90~100C。增加溫度將增加材料的結晶度。地控制模具溫度對PA12來說是很重要的。注射壓力:較大可到1000bar(建議使用低保壓壓力和高熔化溫度)。注射速度:高速(對于有玻璃添加劑的材料更好些)。流道和澆口:對于未加添加劑的材料,由于材料粘性較低,流道直徑應在30mm左右。對于增強型材料要求5~8mm的大流道直徑。流道形狀應當全部為圓形注入口應盡可能的短。可以使用多種形式的澆口。大型塑件不要使用小澆口,這是為了避免對塑件過高的壓力或過大的收縮率。澆口厚度較好和塑件厚度相等。如果使用潛入式澆口,建議較小的直徑為0.8mm。熱流道模具很有效,但是要求溫度控制很以防止材料在噴嘴處滲漏或凝固。如果使用熱流道,澆口尺寸應當比冷流道要小一些。